今年中国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有效平抑国际粮价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央视网消息:粮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民生商品。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这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来看记者调查。

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中,玉米产量占比最高,今年达到43.07%。

据初步统计,按照玉米用途来分,不到10%的玉米作为食用,超过90%都被用作饲料、深加工等。去年春节过后,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库存减少、需求增长拉动和市场炒作等因素影响,我国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当前,新粮上市,对玉米价格有何影响?记者来到玉米优势产区吉林梨树。目前,这里的粮食企业正在开库收粮。

吉林省某粮食企业物资收储部总监王宪岐:购销两旺,产量提高幅度在20%左右,农民收益也特别好,我们正在组织全力收购。

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当地玉米品质好,收购价格稳中有升,但上涨幅度已经比去年同期缩小。

吉林省梨树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王彬: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比稳中有升。粮食质量方面,一等粮占比达到100%。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产品,记者在不少养殖场户了解到,由于玉米丰收增产,饲料供给有保障,价格出现回落。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企业营销总监杨富宇:常规饲料配方中玉米的用量最大,占到60%左右,今年粮食大丰收,玉米价格比去年下降了1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三大主粮中,今年玉米增产幅度最大,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产量达5451亿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玉米产量较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市场价格。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玉米产量大幅提升有助于缓解市场上玉米供需偏紧的局面,也能够改善市场上对玉米持续看高的一个预期,进而也能改善资金对玉米市场的恶意炒作,有助于限制玉米价格的涨幅。

小麦丰收增产供给充足面粉价格平稳

受玉米价格上涨带动、品质提升等因素影响,去年6月以来,我国小麦价格出现温和震荡上涨。今年,粮食产量增加,对小麦价格影响如何呢?

山东是小麦大省,记者在潍坊安丘一家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满了高筋粉、饺子粉等多种面粉,价格浮动并不大。

山东省安丘市某超市粮油区领班刘雨龙:现在门店里有12—15种面粉,价格跟去年比基本没有什么浮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全国小麦产量达到2739亿斤,比上年增加54亿斤,增长2.0%。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监测显示,由于供给充足,今年新麦上市到收购旺季结束,小麦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小麦的丰收增产对于稳定国内企业的采购心态、维护国内的粮食价格走势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上涨,部分小麦作为替代饲料增加了消费量,进而抬升了小麦价格。特别是今年10月初小麦收购旺季结束之后,受消费预期和储备需求强烈等因素影响,小麦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但随着玉米成熟大量上市,小麦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抑制。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玉米产量增加也有助于饲料企业在采购饲料主粮的时候扩大对玉米的采购,从而减少饲料企业对于小麦进入饲料领域的依赖程度,让小麦的价格进入到合理的区间。

中国粮食丰收有助于平抑国际粮价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那么,这对我国粮食价格有何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扰乱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推动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今年,国际粮价上涨了40%,其中,小麦价格为近9年来的新高。我国主要进口大豆,受国际粮价上涨拉动影响,大豆进口价格涨幅约40%。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去年以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主要是部分国家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出台粮食出口限制和增加进口储备措施,以及全球物流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和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叠加的结果。

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削弱了贫穷国家和弱势群体获得粮食的能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达到8.1亿,比2019年增加了1.61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表示,尽管2021至202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预计增长,但仍低于消费量的增长。由于粮食供应链受到扰乱,粮价预期还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饥饿人口有可能还会增加。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世界饥饿人口不减反增,这说明我们已经偏离了(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零饥饿”目标的轨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取得了丰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平抑国际粮价,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正常运行。

THE END
1.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因货源不足,日本东京市场上鸡蛋平均批发价已经比今年年初涨了五成左右。美国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上涨,其中火腿肉和新鲜鸡肉涨幅最大超过了16%。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国民众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物价呢?中国人的“饭碗”是不是也会变贵? https://m.gmw.cn/2021-03/25/content_1302188088.htm
2.郑风田分析称目标价格改革适用于非主粮品种如果这两个作物目标定价也是以国际粮价为基准,这样做对中国的小农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我国的年均亩产与他们相比并不低,但我国人均耕地太有限。这些作物的目标价格制定不能仅仅看国际粮食,还要看与我国同是东亚小农的日韩。按照日韩两国的经验,为了保证口粮稻米的自给,相应的稻米价格比国际要高出不少,是同期国际价格的https://m.gaodun.com/new/561319.html
3.国际黄金油粮价格齐飙国内多举措保供稳价国内此外,面对国际油气价格进一步攀升,国内能源供应总体有保障。 3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http://news.subaoxw.com/guonei/2022/0307/40264.html
4.国际粮价持续走低粮食扩大进口纯属市场行为今年中国粮食进口有较大增长。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小麦为首的谷物进口量大幅提速,前7个月谷物进口同比激增80.7%。这引起国内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进口谷物增长是因为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并非是粮食缺口加大。 谷物进口同比增八成 今年以来,中国谷物进口特别是http://3g.sdchina.com/show/3055498.html
5.我国肉类价格和国际粮价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饲料原料价格表现仍需视国际期货“脸色”。要减少国际粮价上涨的冲击,最为根本的举措还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 中国国有谷物研究机构表示,中国今年大豆进口量或达到5700万吨,其中10月预估进口量为425万吨。11月及12月进口将“超出预期”,因美国大豆期货 价格近期急剧下跌。2012年5700万吨的进口量将较2011http://m.gdswine.com/a/164790
6.2021年国际粮价大涨中国粮食安全吗?国家统计局回应宁吉喆表示,现在国际市场都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进出口,国际商品价格会以输入通胀的方式影响中国市场,国际上的自然灾害也会对产量、价格、市场产生影响。中国最关键的是要管好国内自己的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就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117225182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