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解释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原因复杂

11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方面情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了中国粮价为何高于了国际市场。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央电视台记者:

陈锡文:

按照这个《方案》的制定,大家能够看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涉及到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体部分是耕地。我们根据第二次土地详查的结果,现有保有的耕地是20.2亿亩,其中大约有2亿亩是不太稳定的,比如它占了林地、草地或者是一些在江河湖泊的水位线以下,涨水了可能会淹掉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耕地涉及到亿万农民。我们现在整个农村有2.3亿户农民承包了集体的土地。所以对于耕地制度这个产权制度怎么进一步清晰,这是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问题,在这之前中央已经发出了通知,各地也都在进行,就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这项工作到今年已经是试点第三年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很顺利。去年提出了在三个省实行全省性的试点,今年已经达到12个省的范围内开始进行,全国2200多个农业县市区,2200多个县级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有它的试点在推进。到今年6月份已经有2.6亿亩农民的承包耕地明确了它的承包经营权,并且有的开始发证。通过确权登记颁证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下来,明确它的用益物权的性质,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第二方面,农村的非资源性的经营性资产。用我们的话说,过去大家讲得比较多的像乡镇企业,现在更多包括像物业经济、物流经济占用了农村的土地,使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投资建立起来的。这一块应该说数量是很大的,几万亿元的资产,这一块资产过去确实在一些地方没有管好,被少数人控制,利益也没有让农民共享。这个《方案》中提出要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方式,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通过一定的形式,让老百姓认可的方式,把它能够确权到每个家庭、每个农民身上。它的经营管理,农民要积极的参与,要知情,要有监督权,对经营收益,每一个拥有股份的集体组织成员都有分红的权利。

在现在这个阶段《实施方案》里提出主要是提高它的效率,怎么更好地给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我们讲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指这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问题还有比耕地内容更丰富的,包括怎么改革国家的征地制度,包括怎么改革农村的宅基地制度等等,在这个《方案》里都有涉及,而且已经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部署试点,去年就已经部署,目前这个试点正在推进之中。

第二个问题,讲到粮食和价格的问题。《实施方案》里对整个粮食改革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已经提出非常原则的重大的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我们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大家都知道,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稻谷和小麦的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至今还在实行中。从2007年开始实行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2008年开始实行大豆的临时收储价,这两个品种的临时收储价都只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实行,其他地区对这两个品种没有临时收储价。

现在的情况就像刚才讲到的一样,粮食的形势确实是非常复杂。从表面上来看,我把这概括为三个数量在不断增长。一是今年是第12年,连续12年国内粮食产量在不断增长。二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进口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增长。三是目前的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情况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当然我们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更重要的还是经济全球化,自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个影响延续到2010年以后,全球出现了对大宗产品需求的疲软,除了像农产品这样的大宗产品之外,也包括能源产品、矿产品,都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国际市场的粮价如果和2011年相比,目前的国际市场三大主粮的粮价差不多跌下去40%-50%,这是全球的局面。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地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这样和国际市场上价格的走向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状况。我们在不断提价,国际市场在不断涨价,过了这一个节点之后会出现中国的粮价高于了国际市场。当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其实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国内的价格增长,因为你能看到国内价格的涨幅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粮价的跌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还有其他因素。其他的因素,包括汇率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这些年总体上一直是坚挺的,今年8月份以后略有贬值,总体和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相比,人民币坚挺上升了大概28%左右,人民币汇率坚挺意味着进口的农产品,用美元购买的进口农产品进来就会便宜。比如一吨大豆500美元,如果按过去算,汇率按1:8来算,进来别的成本费用都不算,进来是4000块钱人民币。现在汇率是1:6,同样是500美元买的一吨大豆,进来就剩3000元人民币了,这就便宜了1000块钱。第二是全球的能源价格下跌,导致全球海运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我们都知道像粮食这样的大宗农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海运来进行国际贸易的,如果和2008年相比,我查了一下数据资料,2008年从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一吨的运费大概是135-138美元。现在你去看一吨的运费是35美元,每吨运费就便宜了100美元,折成人民币便宜600多。粮价出现这样的复杂情况有很多的因素,第一是我们农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第二是我们的保护政策使得粮价不断走高。第三是国际粮价在下跌。第四是货运问题。第五是汇率问题。所以这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化。像你刚才讲的,这两年我们对三个主粮基本上的政策,比如小麦和稻谷在已经实行最低价的地方维持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实行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没有提升,2016年正在研究过程当中。玉米的价格今年9月18号有关部门公布了,和去年相比主产区的玉米临时收储价平均降低0.12元,我们过去制定的玉米临储价在辽宁是1.13元,吉林是1.12元,黑龙江是1.11元,这次平均降低了0.12元,也就是降到了1元。因此,也能够看到整个市场,包括关内没有实行临储价的地区,市场价格也在下跌。但是应该看到,政府宣布的今年1块钱的临储价也好,还是当前市场的价格也好,仍然是高于国际市场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玉米的临储价也是考虑到当前粮价这种复杂的情况,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还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利益,下一步还要继续往前推进,原则是使得价格和补贴能够分开。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将来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弄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改革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如果说市价过低怎么办,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分开走。这是基本大的原则,未来走势也是这样,“价补”分开,贴近市场的价格,价格的形成机制是贴近市场,注意保护农民的合理的利益。谢谢。

THE END
1.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因货源不足,日本东京市场上鸡蛋平均批发价已经比今年年初涨了五成左右。美国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上涨,其中火腿肉和新鲜鸡肉涨幅最大超过了16%。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国民众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物价呢?中国人的“饭碗”是不是也会变贵? https://m.gmw.cn/2021-03/25/content_1302188088.htm
2.郑风田分析称目标价格改革适用于非主粮品种如果这两个作物目标定价也是以国际粮价为基准,这样做对中国的小农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我国的年均亩产与他们相比并不低,但我国人均耕地太有限。这些作物的目标价格制定不能仅仅看国际粮食,还要看与我国同是东亚小农的日韩。按照日韩两国的经验,为了保证口粮稻米的自给,相应的稻米价格比国际要高出不少,是同期国际价格的https://m.gaodun.com/new/561319.html
3.国际黄金油粮价格齐飙国内多举措保供稳价国内此外,面对国际油气价格进一步攀升,国内能源供应总体有保障。 3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http://news.subaoxw.com/guonei/2022/0307/40264.html
4.国际粮价持续走低粮食扩大进口纯属市场行为今年中国粮食进口有较大增长。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小麦为首的谷物进口量大幅提速,前7个月谷物进口同比激增80.7%。这引起国内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进口谷物增长是因为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并非是粮食缺口加大。 谷物进口同比增八成 今年以来,中国谷物进口特别是http://3g.sdchina.com/show/3055498.html
5.我国肉类价格和国际粮价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饲料原料价格表现仍需视国际期货“脸色”。要减少国际粮价上涨的冲击,最为根本的举措还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 中国国有谷物研究机构表示,中国今年大豆进口量或达到5700万吨,其中10月预估进口量为425万吨。11月及12月进口将“超出预期”,因美国大豆期货 价格近期急剧下跌。2012年5700万吨的进口量将较2011http://m.gdswine.com/a/164790
6.2021年国际粮价大涨中国粮食安全吗?国家统计局回应宁吉喆表示,现在国际市场都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进出口,国际商品价格会以输入通胀的方式影响中国市场,国际上的自然灾害也会对产量、价格、市场产生影响。中国最关键的是要管好国内自己的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就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117225182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