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粮食安全面临主要风险与对策研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粮食安全面临主要风险与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粮食的生产,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目标。我国的粮食产量从1950年的13213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6949万吨(13390亿斤),实现了我国粮食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达到基本平衡的改变,推动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虽然我国粮食产业目前的发展比较稳定,但粮食安全的风险依然存在。

二、粮食安全概述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安全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基础是人民,而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因此我们想要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要保证粮食产业的安全。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先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因此,粮食安全同时也是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就像***总书记曾经说的一样,“中国有14亿左右的人要吃饭,吃饭才能生存,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能稳住。”[3]因此,粮食安全是我们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使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只有粮食安全健康的生存和发展才真正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国家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任何生产都必须要讲究以人为本,所以,注重粮食安全更是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理念,粮食安全的发展才是我国国家富强的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4]

三、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断北移

经有关数据调查,2018年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58.2%,总产量约占全国的58.4%,其中,粮食产量同比上升比较快的有我国的吉林省、河南省、xx省、黑龙江省,这几个省的产量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将近一倍,为全国粮食供给提供了基础。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耕地面积缩小,而北方地区还是以传统的农耕产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粮食生产的发展。[5]

(二)粮食进口数量增加,且增幅较大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7年粮食进口24571斤,为我国粮食进口创造历史新高,而在2017年之后,两市进口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价格不占优势,相较于国外的机器生产,国内的粮食生产大多还是以半机器化为主,高生产成本决定了高价格。[6]

(三)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因此,在被迫或者是主动的选择下,资本开始代替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的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的提高。截至2018年,我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98783.35万千瓦,且各种农作物的机播比例稳步上升,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从传统耕作方式转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阶段。[7]

总之,我国粮食产业目前还可以说是处于安全的,但在产业安全方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正在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

(一)外资价格垄断的风险

我国农业产品进口规模较大,且对外依存程度较高,这也就导致了一旦国外供给出现问题,就会对粮食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2019年的中美贸易发生重大冲突,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提高关税,其中就包括许多的粮食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以大豆为例,2017年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超过86%,且占进口规模和量95%以上的的三个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阿根廷。假设巴西,美国,阿根廷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对大豆的价格进行哄抬,进行价格垄断,那么在短时期内寻找第二个能够供应如此大规模的大豆的供应商是非常不容易的,且在寻找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选择被动接受这个价格,那么我国大豆进口的成本就会上升,从而大豆在我国国内进行销售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加,一种粮食产品价格的增加,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多种粮食进口供应国家联合起来进行价格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外资价格垄断成为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首要风险。[8]

(二)粮食进口禁运的风险

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许多国家因为疫情封国,不再进行粮食的出口。其次从非洲来的蝗灾侵略了大部分的产粮国家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粮食产粮下降,自己国家也可能面临粮食危机,出口粮食对他们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从今年看,我国面临的粮食禁运的风险大大增加。

(三)“双挤压”的风险

“双挤压”风险,一部分原因是国内的土地基本上是散户经营,投入生产要素多且生产要素价格偏高,成本的管理意识相对缺乏,及时了解粮食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较低。还有承租关系不稳定,大户不能长期投入和产出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国内粮食成本急剧升高,甚至高于进口粮食的价格,造成双挤压风险。[11]

(四)浪费现象严重

粮食浪费的重灾区是各地城市餐饮行业,特别是宾馆、酒店、餐馆等场所,浪费行为处处可见。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餐饮业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前者相当于2000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

如果避免无谓浪费,我国每年至少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12]此外,在学校食堂、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餐厅,浪费粮食和菜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甚至个人和家庭不易觉察的粮食浪费现象也不可低估,这一种浪费属于“细水长流”型,在不知不觉中把粮食浪费了。例如,城镇居民随意倒掉剩余饭菜、采购太多导致过期发霉后抛弃做垃圾处理等,浪费量十分惊人。[13]

五、我国防范粮食安全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在对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本文也从政府、企业、种粮主体、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加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相对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健全现代农业生物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大机械生产。

[14]对培育粮食种子的企业增加投入,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进粮食种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优质的粮食品种,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助推粮食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2.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内的粮食很难满足人口的需要和消费,所以进口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进口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避免因进口过多而失去国内粮食生产的独立性。选择多个国家进口同一种产品,分散进口有利于我们进口安全,同时也能避免出口国坐地起价。也可以多批次进口,避免国际上粮食大亨抬高粮价。[15]

(二)企业方面

1.加强粮食新品种的研发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人民从“吃的饱”向“吃的好”“吃得健康”转变。但是在种子这方面,虽然有政策扶持,但还是存在以产量为主,质量不足的现象,虽说袁隆平院士为我们的水稻带来了高产量,但是高端优质大米还是靠进口,因此,必须加大粮食优质种子的研发。

2.积极参与农业期货市场

(三)种粮主体方面

1.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土地面积广阔,但是相应的,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不可利用土地所占面积较广,这就导致了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土地所导致的耕地退化、沙化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作为种粮主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利用自己所有的土地资源,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并提高土地利用率[17]。

2.加强科技投入,进行规模化生产

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国家富强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粮食安全方面更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达到规模化生产、利益化生产的目的。种粮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模的包地,购买大机械,进行规模化的种植。

3.增强粮食质量安全的意识

(四)建立强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然而,民众更担心“一阵风”“一呼隆”过去后,一切照旧。因此,“崇俭抑奢”必须采取治本之策,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强化持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1.改革公务制度,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中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利剑,首先要直指“公款消费”。还有与公款消费行为相伴的各种其它现象。因此,必须改革公务制度,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中,铲除挥霍浪费和诱发腐败的温床。依据法规制度,对于违反党纪国法、肆意挥霍公款者,不仅要给予党纪国法的严惩,还要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2.完善餐饮业考核监管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奖罚分明

迄今,粮食和食物浪费的重要场所在宾馆、餐厅、休闲等餐饮业。无疑,在这个行业必须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崇俭抑奢的文明经商之风,提倡分餐制、自助餐,对因用餐多取而造成浪费的人要加倍罚款。对此,同样要制定完备的考核监管制度,对于饮食质量、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废水废物数量、废弃物处理等都要制定出具体指标,随时进行检查,实行严格奖惩。

THE END
1.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是怎样的从最近几年或–手机爱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是怎样的从最近几年或十年内开始论述,要结合表格,走势图之类的最好。谢谢了15719 2009-04-26 09:08:24 举报 好评回答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人口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以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制约,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https://m.iask.sina.com.cn/mib/15170968.html
2.浅议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食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国有粮食企业“三老”(老人、老粮、老帐)问题的基本解决,职工身份全员置换,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粮食企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发展关键期。面对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国有粮食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立足主业,创新经营,积极破解增收、增效难题。 https://www.chinairr.org/view/V08/200902/26-13574.html
3.关于农村土地弃耕抛荒的思考和建议新闻一、当前粮食生产现状 祁阳县的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辅以玉米等农作物,粮食生产在国家和省市占有重要地位,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粮食生产大县、粮食先进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标兵县、先进县。为实现国家、省市确定的“稳面、提质、增效”这一粮食生产总目标,我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每年投入粮食生产资金达4800http://www.chinafarmernet.com/index.php?c=show&id=35735
4.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晨光党课宣讲稿六、粮食安全是什么?中国当前的粮食安全现状是什么? 粮食是指稻谷、小麦、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大豆、薯类。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市场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粮食的需求基本满足、粮食质量安全符合国家规定。 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工业产品的基本原料,是重要的国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jgdw/xxyd/sjjdk/1688717015795523585.html
5.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全文)第一篇: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现状,农产品销售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16亿公https://www.99xueshu.com/w/ikvbig6tqi9d.html
6.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当前,国内学者关于主产区粮食生产及利益补偿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宿桂红和常春水,王洁蓉和何蒲明等认为粮食主产区是中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承担着70% 以上的粮食产量和提供全国约80% 的商品粮,其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引起了他们的担忧。贾贵浩指出主产区规模化、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6421-e.htm
7.新中国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领域杰出人物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确保粮食安全面临更高要求。 一、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http://www.jsxzyz.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356&wbnewsid=8420&wbpagenum=3&wbnewspageid=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