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低粮价战略挑战我国粮食安全-乌有之乡

郑风田:低粮价战略挑战我国粮食安全

大量的粮食进口折射出我国粮食供应偏紧局面出现。

大量的粮食进口折射出我国粮食安全供应出现的问题,这就让我们反思:为什么进口那么多的粮食?中国的农业怎么啦?目前的粮食进口以及粮价上涨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流动资金的炒作、还是我们的农业政策和生产模式出现了问题?农产品价格应该如何调整?

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太低使农民不愿意生产粮食,导致粮食生产粗放经营,产量低下。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出现了大问题,目前的各种价格信号与制度约束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粮食生产粗放经营。农民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太低,新的工农剪刀差,即: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与种粮收入愈拉愈大,粮价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些因素对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种粮比较效益低使农民“抛荒”不种粮或者粗放种粮,能种三季的只种一季,使粮食供应愈来愈严重。

目前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应该是城市最低收入阶层了,但我国农民工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比在家粮种一年的收入还要高。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一直实行低粮价的粮食安全战略,这样的战略保证了城市消费者可以买到低价的粮食,但种粮的农民收入却奇低。目前我国的粮食有多贱一位东北的农民人大代表讲:“城里人挣工资,涨工资速度很快。1976年以前:每斤玉米8分收购价,当时工资40元左右。到2008年,玉米按提价到8到9角算,只提10至11倍;而城里人工资已经达1300至1400元,至少提了30倍以上”。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相当于农民居民收入的三倍,主要源于低粮价战略。低粮价战略的实行使那些粮食生产越多的地方越穷,我国粮食生产大县基本上都是财政穷县。新生代农民工回家种地第一件事是不种粮食,企业下乡也会选择非粮产业。这也是中国最奇怪的事情:最重要的粮食反倒是最便宜的,而这样的政策后果是种粮农民收入太低。如果有机会,他们就会选择不种粮,这么多年来种粮的农民一直在为我国低价的粮食安全战略埋单。长远来看,这种低价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可持续的。

种粮比较利益低下导致农民不愿意进行小农水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未来应付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愈来愈弱,粮食安全将面临大问题。

低粮价战略还带来过度的粮食浪费等现象。

低粮价战略使粮食价格太便宜,浪费现象严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与此对照的是我国每年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饭店里许多菜被浪费,学校餐厅被扔掉的馒头随处可见,粮食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仅北京市每天平均就有1600吨的剩菜剩饭泔水。按照餐饮业最保守的估计,餐桌食物每年浪费达10%以上。如果我国每人每年合理消费可节约0.5公斤粮食,每年则可节约6亿公斤粮食,相当于812万亩耕地的年产量。而我国每年又要光喝酒就要“喝掉”300亿公斤粮食。两者相加,我国每年仅浪费掉1亿亩耕地的粮食。提倡节约粮食,如果不提高粮食的价格,粮食永远如垃圾一样得不到珍惜。

低粮价战略也我国未富先胖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递增,呈现“未富先肥”现象,“将军肚”成一奇观。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瘦的国家之一,而目前中国肥胖的流行持续增长如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增长迅速。据我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的数据,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两者相加已超过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10年间中国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在我国近五年来城市儿童肥胖增长率是160%,农村儿童肥胖增长率是400%。根据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我国的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将很快赶上西方国家。肥胖率飚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素虽然很多,但过低的粮价价格带来的过量营养应该是主因。

从全球粮食市场来看,国际粮食波动很大,供给偏紧,基本上斩断我国靠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的后路。

联合国把饥饿、贫困、艾滋病列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重的三大挑战。历史上因为粮食安全而引发的战争、骚乱或者人口的死亡灾难屡见不鲜。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带来的饥饿等一系列问题,粮食问题日益尖锐,全球出现的粮食危机始终未能缓解。

我国有13亿人口,在国际市场上有极显著的“大国效应”,也就是说在中国看来是很一小部分的进口,拿到国际市场上看却是很大的一块,引起国际粮价的激烈波动。这种现状决定未来我国的粮食单纯靠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是不可能的。

改变低粮价的粮食安全战略,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异常重要。未来我国一定要缩小新剪刀差,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跟国际市场看齐,而应该跟日韩比。原因很简单,目前国际粮价主要由欧美加等大农场供应,他们有巨大的规模效应。所以中国的粮价不能和欧、美等国比,只能和日本和韩国等小农经济的国家相比。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另外应该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投入的重点应向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倾斜。当然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小农水的投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加大小农水的投入,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得到保障。

THE END
1.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而产权房屋价格的上涨牺牲的主体只是体制外部分都市白领的利益,换来的不过是网络上没完没了的牢骚和咒骂。 巨量资金必须有地方去,如今面临的房地产和农产品之间的选择,你认为zf会怎么做? 体制内中层、高层可以分到多套福利房,低层至少能够分到一套保障房,即使最不重要部门的底层员工,搞到由单位补贴的公租房是没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2.粮价上涨(精选十篇)从2003—2009年, 我国生产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生产投入要素中, 种子和化肥代表的可变投入物单位价格以及雇工工价和土地租金价格等上涨幅度较大, 最低涨幅接近90%, 最高涨幅约185%。而同期我国生产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平均销售价格由1.1元/千克上升到1.8元/千克, 仅上涨61.9%。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明显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3.玉米为什么价格这么低18363092206……》 过去,我国多次提高保护价,导致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国外玉米大批涌入国内,致使国内高价玉米存在国库内,国家难以忍受,取消了保护价和临储收购等政策性收购,采取市场定价,致使价格猛跌. 计阳今年的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 18363092206……》 国家单纯提高保护价,导致国外粮食流入严重,国库储存爆满,养殖亏https://www.da-quan.net/wa/adanynyth7c7ee7ndt7.html
4.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社会福利影响分析——以小麦为例期刊[1]陶璐.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D].2017. [2]高璐.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对吉林省农户影响研究[D].2018. [3]赵丽云.中国天然气进口:基于大国效应的社会福利分析[D].2020. [4]王世军.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D].2021. [5]王文亭.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与粮食安全:基于生产与贸易的视角[D].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gllysj201509007
5.《社会热点》今年粮食质好价贱粮农哭诉:为啥丰产不丰收2004年之后,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年提高价格,农民的种粮收益也越来越好。近10年来,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内粮价也持续多年上涨。当前,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国内外粮价倒挂、主产区与主销区粮价倒挂、成品粮与原粮价格倒挂等多重倒挂现象。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Detail/detail/catid/52/id/9663
6.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粮食安全小麦最低收购价是“托底”价格,不是托市价格,国家小幅上调价格,又为市场价格调整腾出空间。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机制确立,小麦收购已经实现由政策性收购为主向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转变,小麦最低收购价从“托市”过渡到“托底”。近年来,随着小麦价格高位波动,市场价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我国已经https://m.gmw.cn/2023-10/12/content_36888324.htm
7.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我国粮食库存充足进口依赖程度低近段时间以来,主要谷物国际价格同比大幅度上涨。其中2月份,高粱价格涨幅超过80%,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5%,小麦价格涨幅接近两成。这让不少人担心,全球粮食上涨会不会影响到中国人的“饭碗”呢?对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1日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实、供给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有基础有条件。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L10Nw9lOaiUiu6spUMHN210401
8.2022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产经企业2.2.3 饲料粮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低蛋白日粮推广的需求愈加迫切 因2022年初南美大豆减产,以及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粮食供给减少和能源价格抬升,国际粮食供需处于紧张状态,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数据,2022年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54.7点,较2021年上涨17.9%。2023年,受俄乌冲突带来不确定性https://news.foodmate.net/2023/03/656621.html
9.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业务流程及财务处理探讨MY聊审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是为解决"工农"问题,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而采取的重要手段。 我国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始实施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实行以来为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477163.html
10.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粮食收购;问题;对策;财务管理 从2005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1_/2009_11_25_ch462621393815211900212400.shtml
11.农业农村改革40年主要经验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这两项政策其实并不只是价格支持政策, 而且还是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收储政策、流通政策。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执行发挥了显著作用。 农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产量十多年来连年增长, 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充裕供给。 在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前些年http://www.sass.cn/109001/53033.aspx
12.国家为什么要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保护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政策定价杜绝谷贱伤农。如果只让小商贩收购粮食,国家不以价格干预的话,一些不良商贩就会乘机压低粮食收购价格,当粮食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后,大家都不愿意再种粮食了,这样对整个国家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国家主导粮食收购价格可以向市场释放价格信息,引导粮食价格合理上涨。随着我国物件https://www.wycfw.com/wangluozhuanqian/wangzhuanfangfa/1673.html?ivk_sa=102432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