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增长,一般会抑制粮价。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连上两个台阶,超过11000亿斤。但与此同时,粮食价格基本保持了稳定上涨的态势。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
8年粮食增产中,产量增幅最大的是玉米,但玉米价格依然保持上涨,涨幅甚至超过产量增幅相对较小的小麦。以玉米为例分析粮食生产和市场供需的变化,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粮食价格上涨的内在必然。
一、我国粮食实现较大幅度增产
在主要粮食品种中,产量增幅最大的是玉米。我国玉米产量2003年为2317亿斤,2011年增加到3835亿斤,增产1518亿斤,增幅达65.5%。这一增幅大大超过了粮食总产量增幅,也超过稻谷25%、小麦36.3%的增产幅度。
二、需求快速增长对粮食价格上涨带来强力拉动
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粮食消费也在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全国每年新增人口700万左右,增加了口粮消耗,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肉蛋奶需求增加,畜牧业饲料用粮增长很快,增加了粮食的消费总量。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工业用粮更是出现快速增长。因此,尽管连续增产,粮食供需偏紧的矛盾并没有根本缓解。
即使是增产最多的玉米,供需也不宽松。过去,我国玉米略有出口,2003年玉米的出口曾达到320亿斤,但2008年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出口转变为进口,2010年进口31.4亿斤,2011年仍然进口。
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种子用粮、食用、饲料用粮、深加工用粮。种子用粮和食用玉米总量少,也相对稳定,用量大、增长快的是饲料用粮和深加工用粮。饲料用粮、深加工用粮占到玉米消费总量的80%以上。
深加工用粮增长异常迅速。粮食的工业用途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达200余种。
主要有淀粉类产品(含淀粉糖),占深加工产品的55%,酒精类产品,占30%,还有味精、玉米油等。2000年我国淀粉产量只有455万吨,2010年超过1900万吨。玉米淀粉被大量加工成工业醇类产品,果葡糖浆、麦芽糖、结晶葡萄糖等糖类产品,赖氨酸、柠檬酸等酸类产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85%的柠檬酸以玉米为生产原料。近些年各地玉米加工项目上马很快、很多,由于原料需求大增,引起粮价快速上涨,国家在2006年、2007年、2010年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违规玉米深加工项目,这包括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目前全国各类玉米加工企业有500-580家。很多主产区,玉米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了玉米产量。2003年度我国深加工消耗玉米260亿斤,到2010年达到900亿斤。市场不少测算甚至称,深加工玉米消耗超过1240亿斤。即使按照比较保守的统计900亿斤计,深加工玉米消耗也比2003年增加650亿斤,增长2.46倍,年平均增长19.4%。
从2003年到2010年,玉米的产量年平均增长6.4%,而用于饲料的玉米消耗年平均增长4.1%,用于深加工的玉米消耗年平均增长19.4%。需求快速增长,供需关系趋紧,是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2003年到2010年,玉米价格上涨77.4%。
三、成本增加不断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近些年我国粮食增产的过程,也是成本大幅提高的过程。
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2003年尿素价格出厂价约1400元/吨左右,现在大部分地区达到2100元左右,上涨50%。国产磷酸二铵价格由每吨1700元,涨到3400元左右,上涨约1倍。柴油价格由每吨2700元上涨到7000多元,上涨超过160%。2003年到2010年,化肥价格指数上涨60.2%,农药价格指数上涨20%。
二是投入增加多。粮食生产在高产的基础上继续实现增产,需要增加物质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这些年,不论是化肥、农药等产量,还是农民使用量都在增加。
投入增加和农业要素价格的上涨,造成农业生产总成本大幅上升。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平均亩成本由377元增加到672.7元,增长78.4%。其中,玉米的亩成本更是由347.6元增加到632.6元,增长82%。粮食成本上升的幅度超过了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
四、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上涨有一定带动
我国三种粮食的进出口份额都不大,但进出口对国内市场仍具有明显的影响。每次粮食进口或出口的消息,都会在国内期货市场引起较大反响。美国农业部每次发布农业报告,都会对国际粮食期货市场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波动。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看待我国粮食价格变化,决不能脱离国际市场环境。
各国在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间都建有不同形式的“防火墙”,大多数国家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际市场。我国具有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和较强的调控手段,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际粮食市场出现的剧烈波动,但国内粮食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保持基本一致。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除了在几次暴涨后出现阶段性回落外,总的趋势是不断上涨的。目前国际市场稻谷、小麦价格比2005年底上涨70%左右,玉米价格上涨160%。
五、目前我国粮食市场正处在一个涨易跌难的阶段
总体看,我国粮价仍然偏低。目前农民种粮每亩利润只有227元,只相当于一个农民几天的打工收入。我国农业正在进入要素转移、成本快速上升的时期,因此,粮食价格的上涨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价格是刺激粮食生产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这些年粮食连续增产,很大程度上靠粮价拉动。在粮食供给偏紧的条件下,保持粮食价格稳定上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措施,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粮食市场的调控应促进粮食价格稳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