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必须依法“中和”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从未停止。《巴黎协定》在《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础上,确定了根据各自的国情和能力自主行动的原则。《巴黎协定》的目标是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立即明确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造林、碳消减技术、节能减排、碳汇等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抵消,从而实现“零排放”的一种调控温室气体强度的措施。

我们认为,在遵守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各方参与主体需充分了解并遵守法律规则,运用市场手段和技术手段,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路径。

1、制定上位法

2、建立配套法律制度

市场手段主要是指始于《京都议定书》生效时期的碳排放权交易。目前已有欧盟、新西兰、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区域已启动或计划启动碳市场。国际碳市场实践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预计将大幅降低全社会总的减排成本,可帮助中国较早实现一个相对较低的排放峰值,这将降低中国后续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4]

1、碳配额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1)碳交易试点

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CO2当量。在碳交易试点阶段,主要以碳排放配额的现货交易为主,并对碳金融及衍生品创新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全国碳交易市场

2021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生效,预计今年6月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根据规定,目前的交易产品仅包括碳排放配额。从以往碳市场价格低迷、金融属性弱、交易流动性差等表现看,碳市场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等规定,未来全国碳市场上碳金融产品和市场化碳金融投资基金有望加速全国碳市场功能的发展。

2、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发展状况

(1)CCER市场现状

2012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可用于抵消碳排放。CCER项目形式较为灵活,地域限制少,价格低于碳排放配额。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开发自愿减排量项目产生额外的收益。按照前述办法规定CCER的5%抵消比例,每年将产生上亿吨的CCER需求[5]。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建立,2017年3月后暂停的项目备案,应被重新提上日程。

(2)CCER市场未来

2021年3月24日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北京将筹备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全面运行,自愿减排量交易凭借自身的特点将为二氧化碳减排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并在碳中和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将为实现碳减排创造更多可能。

技术运用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极为重要,根据技术特点可分为降碳、零碳及负碳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由来已久,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将资金投入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产生的碳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的履约,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煤炭消耗国,其加入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注入强劲动力。

碳中和是一项完全基于国家政策自上而下开展的系统工程,政府机关是碳中和的政策制定者、主导者及监督者[6]。碳中和在纵向上涉及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的各级政府机关,在横向上涉及生态环境部、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为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需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同时兼顾实际情况。归根结底,政府机关要完善法律框架,并据此对碳中和行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碳管理合规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树立碳管理意识,将碳排放与企业核心业务相结合,通过明确其中的关联性,指导企业开展各项工作时注意合规风险。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2、碳中和方案制定合规

对于碳中和方案的制定,应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将合规要求贯穿到日常业务、重点减排领域各个方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规

4、并购交易风险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投资的理念和方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候友好型投资往往能够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10],参与中国投资的国际资本也将更加青睐于气候友好型投资。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发展、完善,未来有可能会引进外资参与国内碳交易。

THE END
1.中国为什么要走碳中和之路?碳中和背后的经济博弈是什么?总之,中国走碳中和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赢得国际竞争与合作新机遇的必然选择。而碳中和背后的经济博弈则涉及碳排放权的争夺、经济利益的冲突、新能源技术的竞争以及国际政治地位的较量等多个方面。https://blog.csdn.net/2401_86189088/article/details/144853896
2.碳中和服务平台线上预约更方便,怦然心动 及时提醒 全流程提醒,时间可贵 优惠看得见 持续不断的优惠,像您家里的wifi信号从不断线 标准化服务 提供细致的标准化服务,检车无忧 即刻起,从各大应用商店下载“我的长沙”APP 或关注“盈诚服务”微信公众号 begin 优质会员优质服务 http://www.qianyitan.cn/
3.中国碳中和(01372)股票价格行情中国碳中和01372- 行情中心数据中心财经频道 - -- 今开:-最高:-成交量:-买入价:-内盘:-振幅:- 昨收:-最低:-成交额:-卖出价:-外盘:-量比:- 全球市场行情 更多 名称最新价涨跌幅 --- --- --- --- --- --- --- --- --- --- http://quote.eastmoney.com/q/116.01372.html
4.碳中和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推动了绿色的https://baike.sogou.com/v387155.htm
5.碳中和腾讯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 腾讯2030碳中和路线示意图 SBTi认证 我们在碳中和承诺的基础上细化了减碳路径,并设置了符合《巴黎协定》的绝对排放量减排目标,目标覆盖了范围一、二、三,并已经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 https://www.tencent.com/zh-cn/esg/carbon-neutrality.html
6.碳中和是什么意思?碳中和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并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并且成为受到各国政府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通常可以通过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实现碳中和。对于车企而言,碳中和的意思就是吐出多少就要吃回多少,不造成浪费https://3g.china.com/auto/mip/489380.html
7.什么是碳中和?怎么才能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均衡状态,也可称作净零碳排放。简而言之,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自然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实现碳中和有多种途径。以德国为例,他们开发的合成燃料就是一种有效的碳中和方式。这种燃料,如合成汽油、柴油等,并非源自石油,而是由电解水产生的绿氢和从https://www.yoojia.com/ask/17-13991727597533144731.html
8.碳中和的目的与意义?碳中和的碳指什么?碳中和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排放总量降至零,从而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具体来说,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碳中和,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https://www.carbon-metaverse.com/carbonnews/1891.html
9.碳中和是什么意思碳达峰和碳中和有什么关系→MAIGOO知识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中和意义是什么 实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碳中和https://m.maigoo.com/goomai/24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