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古代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呢

李白桃红、一枕日红、艳紫妖红、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一、李白桃红

白话释义:李白桃红,成语,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朝代:唐

作者:羊士谔

出处:《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

翻译:满城都是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二、一枕日红

白话释义:一觉睡到次日太阳升起。比喻因酣睡而起床晚。

朝代:元

作者:张端

出处:《次杨孟载对花诗》:“一枕春日红。”

翻译:一觉睡到次日太阳升起。

三、艳紫妖红

白话释义:犹言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朝代:近代

作者:陈霆

出处:《渚山堂词话》卷二引元·白朴《玉耳坠金环》曲:“艳紫妖红。”

翻译:娇艳美丽。

四、万紫千红

白话释义: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东风荡漾,拂面而来,随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五、姹紫嫣红

白话释义:指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

朝代:明

作者:汤显祖

出处:《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翻译:原来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都开尽了。

古风优雅的四字成语有:百媚千娇、空谷幽兰、雾里看花、阳春白雪、风花雪月。

1、阳春白雪[yángchūnbáixuě]: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2、百媚千娇[bǎimèiqiānjiāo]: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出处〗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3、空谷幽兰[kōnggǔyōulán]: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4、风花雪月[fēnghuāxuěyuè]: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5、雾里看花[wùlǐkànhuā]: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两字的:

彩笺:诗笺。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乐器等。泛指服装、行装。方言。指体貌风度。

蓬瀛:指蓬莱仙境。

红笺、香笺:情书,或信笺的美称。

荣瘁:荣辱、祸福、穷达。

锦字:代指书信。

凤笺:珍美的信纸。

三字的:

烟月稀、伴紫陌、风拂尽

离人醉、落春泥、韶华凋

寒衣默、忆清绝、暮光涩

四字的:

倚楼听风、且听风吟、幽谷听泉

若如初见、浅凝夏烟、浅墨泼夏

浅渊夏觞、夏浅话残、轻云蔽月

百年孤寂、晓风无痕、开到荼縻

彼岸花开、紫檀未灭、一世蹉跎

夜半饮雨、醉释浮屠、孤舟停泊

五更凋落、半抹灯花、生如夏花

1、韶华如驶

sháohuárúshǐ

成语解释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红叶记·御沟得叶》:“看过眼韶华如驶,长日伴飞絮游丝。恨无能身生双翅,到人间尽倾心事。”

2、笙歌鼎沸

shēnggēdǐngfèi

成语解释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3、天涯咫尺

tiānyázhǐchǐ

成语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4、春山如笑

chūnshānrúxiào

成语解释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成语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5、静水流深

jìngshuǐliúshēn

成语解释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6、迷离惝恍

mílíchǎng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古典成语大全非常之多,在这里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

一: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1.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完璧归赵[wánbìguīzhào]

1.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三: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

1.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四:望梅止渴[wàngméizhǐkě]

1.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五:暗渡陈仓[àndùchéncāng]

1.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2.出自: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芳华如梦青鸟月鸣白驹过隙长亭离怨剑舞红袖幽夜苍茫昙缘忆梦枫叶如丹涛声如旧俩小胡猜义薄云天临安初雨潇湘夜雨毁天乏恕荆婵脱俏六道轮回星沉碧落君莫思归弦外杏雨惘川庄雨青冢昏晓茶龙古道*雨霏霏青梅煮酒烘云托月琼楼玉宇惊涛拍案淙湍潺涓尺树寸泓凝神致远春风拂体烟雨渡船颜雨秋凉频花渐老荻花飒飒夜阑莺语断桥残雪如匪浣衣青青子衿同舟共济风语如晦流萤若雪渡生斩罪殇海红泪浮生若梦箬水沉烟昔云楚楚素兮饶眉衾寒共语飞泉鸣玉韶华未央翰墨流离冷香金倪琉璃浅梦风熏廖浅醉释浮屠孑然凭栏染火枫林绯墨浮岚半挑灯花凌波漫步水落红莲世事如烟回眸莞尔飞檐亭角霜誓化雪锦鲤素笺长淮望断梧叶飘黄青渊久倦剧中人散素雪澜月红紫迁陌逝水无痕暮草秋忆寒山远黛昭君梦雪邃宇轩昂。

古代的四字成语有寓意

1.()()古今四字词语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打草惊蛇、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纸上谈兵,合纵连横,老马识途,霸王别姬,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

马革裹尸,乌合之众,揭竿而起,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血肉横飞,胡服骑射,纸上谈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哪些是成语四字的成语

1.古典的诗意的四字成语、

爱屋及乌

爱如朝涌

朝思慕想

情深似海

体贴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晖

深情厚谊

忠贞不移

舐犊之爱

色衰爱弛

仁民爱物

秦欢晋爱

男欢女爱

洁身自爱

节用爱民

甘棠遗爱

冬日可爱

爱憎分明

爱惜羽毛

爱日惜力

爱人好士

爱莫能助

爱毛反裘

爱国如家

爱财如命

爱不忍释

寓意深刻的四字成语

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

1、吉星高照

吉星高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íxīnggāozhào,吉星:指福、禄、寿三星。意思是吉祥之星高高照临的意思。

出处: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白话译文:那刺青是他在香港当学徒当时候刺的,有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当意思。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句:你所办之事没有一样不是顺顺当当的,可真是吉星高照。

2、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读音guīlónglínfèng,汉语成语,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白话译文:太皇太后亲理政务,就好像龟龙麟凤降临一样。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3、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ǐqìdōnglái,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白话译文: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上海临东海,是紫气东来生成的地方。

4、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是汉语成语,拼音:juéchùféngshēng,释义: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白话译文:幸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遇到一个拄着拐杖走来当老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死攸关。

例句:不要过多考虑前进路上的障碍,有时“无知”也会产生绝处逢生的壮景。

5、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gāobādǒu,才,指文才、才华;斗,器具名,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知识丰富。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李白才高八斗,人称“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百度百科-吉星高照

百度百科-龟龙鳞凤

百度百科-紫气东来

百度百科-绝处逢生

百度百科-才高八斗

1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

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

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黔驴技穷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亥郸忿肝莜菲冯十辅姜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黔——音钱,就是黔州,在现今贵州省境内。庞然——庞,音旁,庞大,形体或数字很大。

庞然,身体高大的样子。应应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骇——音害,惊骇,就是恐惧的意思。遁——音盾,逃遁,跑开、逃避的意思。

搏——音脖,搏斗,就是双方对打。狎——音狭,表示亲近但态度放荡、不庄重。

踉——音狼,踉跄,乱步行走的样子。喊——老虎跑哮、大叫的声音。

柳宗元——人名,生于公元七七三年,死于公元八一九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作家,著有《柳河东集》。4“夸父逐日”出处:《山海经·海外北经》古文原文: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④,道⑤渴而死。

弃其⑥杖,化为邓林⑦。翻译:夸父与太阳相逐而跑,进入了太阳的光轮。

他很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

被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注释;①逐走:互相竞赛,相逐而走;②人日:进入了太阳的光轮;③河、渭:黄河和渭水;④至:到;⑤道:名作状,在路上;⑥其:代词,此指代夸父;⑦邓林:桃林。

对我有帮助。

有关历史的四字成语及解释五十字

1.有哪些成语是四个字以上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千日打柴一日烧亦作“千日斫柴一日烧”。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②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语出《老子》:“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语本《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千里姻缘一线牵谓夫妻婚配是命中注定,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语出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谓远粮不解近饥。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谓将才难得。

千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卑之无甚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隔肚皮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本谓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今朝有酒今朝醉亦作“今日有酒今日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比喻只图眼前享乐。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后经改造,用来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语出《韩非子·难一》。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语出《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谓以同样的手段或办法进行回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它是仁,智者见它说它是智。指对待同一事物,其见解因人而异。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谚语。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参考资料:

岌岌可危、风尘仆仆、大名鼎鼎、开门见山、左邻右舍、烟消云散、空空荡荡、提心吊胆、

先发制人、自言自语、自尊自爱、自作自受、开门见山、口是心非、无影无踪、喜新厌旧、

坐立不安、兴高烈、小题大做、欢天喜地、顶天立地、小题大做、方寸大乱、冰天雪地、

愁眉苦脸、忐忑不安、心急如火、恩重如山、碧空如洗、胆小如鼠、心花怒放、度日如年、

恩将仇报、举一反三、一言九鼎、死而后已、失魂落魄、文质彬彬、气急败坏、足智多谋、

事半功倍、日积月累、双龙戏珠、任劳任怨、三羊开泰、张灯结彩、喃喃自语、情不自禁、

信口开海、出言不逊、夸夸其谈、眉飞色舞、慢条斯理、炯炯有神、眉飞色舞、口蜜腹剑、

风言风语、漫天飞舞、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栩栩如生、小巧玲珑、绞尽脑汁、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先人后己、心潮起伏、忧心如梦、历历在目、白头偕老、鸟语花香、炎炎夏日、

秋色宜人、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心事重重、

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鸡飞狗跳、

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波涛起伏、一动不动、

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心惊肉跳、缝缝补补、大吃一惊、十指连心、溜之大吉、

怒目圆瞪、兴高烈、和蔼可亲、闪闪发亮、一命呜呼、罪魁祸首、风雨同舟、囫囵吞枣

拜托,给我一点分数!!

语是指人民群众长期以来习用的,形成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成语。绝大多数是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于四个字的,如“下马威”、“鸟兽散”、“无风不起浪”、“一年之计在于春”等

(1)从古代寓言中来的。如“自相矛盾”、“拔苗助长”等。

(2)从历史故事中来的。如“草木皆兵”、“纸上谈兵”等。

(3)从古典作品的辞句中来的。如“一鼓作气”、“山穷水尽”等。

(4)从民间口语中来的。如“一刀两断”、“七手八脚”等。

此外,还有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些类似成语,或正向成语方向发展的词组,如“大是大非”、“分秒必争”、“排除万难”“与时俱进”等。

应为成语通常四字,所以常称四个字的成语

联袂而至比喻一同来到。

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1、“()()而至”的成语如下: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形容行动迅速。

无胫而至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2、没有“()以计()”的成语,常见的“难以计数”不是成语,含“以计”的成语只有一个。联翩而至形容人接连来到。

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

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以计代战yǐjìdàizhàn解释用计谋来代替阵前的交战。

1.与历史有关的成语50个

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不学无术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靡靡三音入木三分八仙过海人琴俱亡三令五申下逐客令门可罗雀寸草春辉天衣无缝不名一钱未雨绸缪出尔反尔乐极生悲乐不思蜀礼贤下士对牛弹琴曲高和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囫囵吞枣投笔从戎敝帚自珍余音绕梁杯弓蛇影画龙点晴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吐哺握气夸父逐日抛砖引玉围魏救赵过门不入曲突徙薪投鞭断流为虎作伥一衣带水车载斗量分道扬镳开卷有益天经地义井底之蛙马革裹尸。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打草惊蛇、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纸上谈兵,合纵连横,老马识途,霸王别姬,

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马革裹尸,乌合之众,揭竿而起,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血肉横飞,胡服骑射,纸上谈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你的意思是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吧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1、一暴十寒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2、退避三舍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唇亡齿寒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坚壁清野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5、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

多泛指人民起义。6、如火如荼出自《国语·吴语》。

解释: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解释: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

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9、朝秦暮楚典故: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0、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11、毛遂自荐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12、负荆请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13、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14、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现比喻决一死战。15、投笔从戎[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

投:扔掉。[语出]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

见《后汉书·班超传》。16、三顾茅庐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

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7、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8、单刀赴会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1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释义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20、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

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21、望梅止渴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

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2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权倾朝野,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

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24、黄袍加身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

也指登上帝位。25、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26、指鹿为马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

好了,今天关于古代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古代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古代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THE END
1.粮怎么读粮组词粮的解释读音笔顺拼音笔画粮是什么意思《国语字典版》 「粮」 拼音:[liáng] 怎么读: 1. 名词谷类食物 2. 名词赋税、田赋 粮是什么意思《辞典简编版》 「粮」 拼音:[liáng] 怎么读: 1. 谷类食物的总称。【组词】乾粮、杂粮、粮食 2. 古时以粮为田赋。【组词】纳粮、粮税 粮字组词 「粮」词语组词 五粮液 粗粮 粮票 杂粮 粮https://zidian.bi0.cn/7CAE__hanyu.html
2.粮,粮字,粮字拼音,粮字部首,粮字笔画,粮字含义,粮字解释,粮字典故查询的字:粮 粮 音节:liang注音: 部首:米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7总笔画:13 笔顺:4312344511534 浏览:1841 liáng ①<名>旅行用的干粮;军粮。 《过秦论》:“赢~而景从。” ②<名>粮食;谷物。 《商君书·勒令》:“民有余~。” ③<名>田赋;田税。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B2%AE
3.食粮造句3、洗簌器具不乱用,买菜购物戴口罩。出门自带喝水杯,集体餐饮消毒碗。疾控中心常检验,烟酒不沾肝舒安。蚊虫苍蝇消灭掉,杂食粮蔬身体康。愿你远离肝炎。 4、不知什么东西在使他从陈腐的学说里摄取精神食粮,仿佛他那壮硕的体格的唯我主义已经不再能滋养他那颗唯我独尊的心了。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b00d43ac9ab00d/
4.字音复习资料大全(精华)1.(2013大纲全国,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女红(ɡōnɡ)安土重迁(zhònɡ)商埠(fǔ) 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 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ào)两栖(qī) 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坍陷(t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ktplex8.html
5.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女:看来同学们真的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为了宣传爱惜粮食,提高人们的节粮意识,联合国把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可见全世界人民都已投入到惜粮节粮的活动之中,让我们把勤俭节约时刻铭记在心吧!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7884.html
6.睛字可以组什么词1、两字词语类 眼睛、张睛、猫睛、凝睛、鹘睛、龙睛、目睛、青睛、回睛、点睛、定睛、金睛、转睛、瞳睛、重 睛、停睛、悍睛、守睛、睛、通睛 2、四字词语类 目不转睛、火眼金睛、擦亮眼睛、龙睛凤颈、眼睛发白、金刚眼睛、鼓睛暴眼、眼睛珠子、眼不转 https://youxi.xkyn.com/wy-reh2e5s5h5b2ser5hye.htm
7.寅吃卯粮的近义词寅吃卯粮的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寅吃卯粮用法 寅吃卯粮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寅吃卯粮怎么造句 寅吃卯粮的成语用法词语近/反义词 含寅的词语 含吃的词语 含卯的词语 含粮的词语 字典查询 寅的意思 吃的意思 卯的意思 粮的意思更多词典汉语词典国语辞典词语造句 词语字数两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多字 http://m.gudian8.com/jinyici-fanyici/detail/e5af85e59083e58dafe7b2ae/
8.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奇诗怪词这首吟松月诗为联珠体诗中的另一种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而不是前后蝉联。 这种体一般每句有两个相同的词,可称之为两字连珠诗。这首可叫松月连珠诗。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 明 唐寅】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https://www.360doc.cn/article/559263_889221958.html
9.府字组词大全带府的词语有哪些京府、府户、土府、府差、府史、府镇、绛府、庾开府、府朝、府端、府丞鱼、府学、府帅、天府之國、俭府、莫府、兩府、闔府、府庠、府命、府君、府戶、府廨、二府、拜府、风府、府实、府兵制、府种、府聚、府守、讼府、幕府書廚、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https://www.zhcidian.com/cidian/zuci/2395.html
10.诸暨方言词语的文化透视这不仅说明了诸暨的地理、文化,也揭示了诸暨人民的性格:性直,易解,即直爽;好斗,即稍逊谨慎;聪慧[48]。这些都对诸暨方言词语的产生了并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可以这么说,诸暨方言是诸暨地方特点的总合,是诸暨地理、人文的总合。有相当多的词语,只有结合诸暨的文化的有关因素进行阐发,才能真正把握其意义。http://ywh.usx.edu.cn/info/1031/2156.htm
11.中国方言(三)福建境内主要有闽语和客话两种方言,其中以闽语影响最大。 闽语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其中又以闽南方言影响为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09/23/2478227_132622416.shtml
12.[世界遗产在中国138集]解说词.doc圣迹图 在陈绝粮 圣迹图 退修诗书圣迹图 职司委吏三圣图 颜回 孔子 曾参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12.15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在中国18(CCTV高清)——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2001.12 在这段东西绵延一公里的山崖上,矗立着二百五十二个窟龛、五万一千余尊精美的佛像。它们最大的高十七米、最小的仅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001/5655815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