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高中课本)原文翻译及拼音版庄子文言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3)。鲲(3)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4);化而为鸟,其名为鹏(5)。鹏(5)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4);怒(6)而飞,其翼若垂天(7)之云。是鸟也,海运(8)则将徙(9)于南冥。南冥者,天池(10)也。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11)者,志怪(12)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3)三千里,抟(14)扶摇(15)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16)也,尘埃(17)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8)。天之苍苍(19),其正色(20)邪(2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1)?其视下也(22),亦若是则已矣。且夫(2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4)大舟也无力。覆(25)杯水于坳堂(26)之上,则芥(27)为之舟;置杯焉则胶(28),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4)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0),而后乃今(31)培风(32);背负(24)青天,而莫之夭阏(33)者,而后乃今(31)将图南(34)。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蜩(35)与学鸠(36)笑之(43)曰:“我决起(37)而飞,抢(38)榆枋(39)而止,时则(40)不至,而控(41)于地而已矣,奚以(42)之(43)九万里而南为(44)?”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适莽苍(45)者,三餐而反(46),腹犹果然(47);适百里者,宿舂粮(48);适千里者,三月聚粮(49)。之二虫又何知(50)!小知(51)不及大知(52),小年(53)不及大年(54)。奚以知其然也?朝菌(55)不知晦朔(56),蟪蛄(57)不知春秋(58),此小年(53)也。楚之南有冥灵(59)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60)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54)也。而彭祖(61)乃今(62)以久(63)特闻,众人匹之(64),不亦悲(65)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66):“穷发(67)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68)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69)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70),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斥鷃(71)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72)而下,翱翔蓬蒿之间(73),此亦飞之至(74)也。而彼且奚适也?’”

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此小大之辩(75)也。

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了。

故夫知效(76)一官、行比(77)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78),其自视(79)也,亦若此矣(80)。而宋荣子(81)犹然(82)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8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84),定乎内外之分(85),辩乎荣辱之境(86),斯已(87)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88)也。虽然(89),犹有未树(90)也。夫列子(91)御(92)风而行,泠然善也(93),旬有五日(94)而后反。彼于致福(95)者,未数数然(88)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96)。若夫乘天地之正(97),而御(92)六气之辩(98),以游无穷(99)者,彼且恶乎待哉(100)?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故曰:至人(101)无己(102),神人无功(103),圣人无名(104)。

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5)鹏:古“凤”字,此处借用为表大鸟之名。

(6)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7)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8)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

(9)徙:迁移。

(10)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1)《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

(12)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13)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14)抟:盘旋上升。

(15)扶摇:旋风。

(16)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7)尘埃:空中游尘。

(18)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19)苍苍:深蓝色。

(20)其正色: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21)邪:通“耶”,疑问词。

(22)其视下也:它(指鹏)向下俯视。

(23)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4)负:承载。

(25)覆:倒。

(26)坳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27)芥:小草。

(28)置杯焉则胶: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29)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30)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31)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相当于“这时……然后才”。

(32)培风:乘风。培,凭。

(33)夭阏: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34)图南:图谋飞往南方。

(35)蜩:蝉。

(36)学鸠:斑鸠一类的小鸟。

(37)决起:迅速跃起。决(xuè),同“赽”,迅疾。

(38)抢:撞到,碰到。一作“枪”。

(39)榆枋: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40)时则:时或。

(41)控:投下,落下来。

(42)奚以:何必,哪里用得着。

(43)之:往。

(44)为: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45)适莽苍: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46)三餐而反: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47)犹果然: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48)宿舂粮:宿,隔夜,头一夜。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49)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50)之二虫又何知:之,指示代词,这。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又何知:又怎么会知晓呢。

(51)小知:小聪明。知,通“智”,下同。

(52)大知:大智慧。

(53)小年:短命。

(54)大年:长寿。

(55)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56)晦朔: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57)蟪蛄: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58)春秋:一整年。

(59)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60)大椿:树名。

(61)彭祖:传说中寿达八百岁的人物。

(62)乃今:而今,现在。

(63)久:长寿。

(64)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65)悲:可悲。

(66)汤之问棘也是已:汤,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67)穷发:草木不生的地方。发,草木。

(68)修:长。

(69)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风。

(70)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71)斥鷃:小池泽中的一种小雀。

(72)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73)翱翔蓬蒿之间: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间。

(74)至:极致。

(75)辩:通“辨”,区别。

(76)效:功效,此处引申为胜任。

(77)行比:行,品行。比,团结。

(78)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

(79)其自视:其,指上述四种人。自视,看待自己。

(80)亦若此矣:此,指斥鷃。

(81)宋荣子:战国中期的思想家。

(82)犹然:讥笑的样子。

(8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全。誉:赞美。劝:勉励,奋发。

(8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非难,指责。沮:沮丧。

(85)内外之分:内,主观。外:客观。分:分际。

(86)辩乎荣辱之境:辩,通“辨”,辨明。境:界限。

(87)斯已:斯,这样,如此。已,而已。指宋荣子的智德仅此而已。

(88)数数然:急切追求的样子。

(89)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90)树:树立,建树。

(91)列子:郑国人,名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传说能御风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

(92)御:驾驭。

(93)泠然善也:泠然,轻妙的样子。善:美妙。

(94)旬有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95)致福:得福。

(96)犹有所待者也: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风飞行,也仍然不得不凭借他物。有所待:有所凭借。待,依靠。庄子的“有待”与“无待”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有否条件性。

(97)若夫乘天地之正:若夫,至于。乘:顺。天地之正:天地万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98)六气之辩: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与“正”相对。“正”为本根,“辩”为派生。

(99)以游无穷: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无穷,绝对自由的境界。

(100)恶乎待哉:还用什么凭借呢?恶,什么。反问句式加强了“无所待”的意义。

(101)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

(102)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103)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

(104)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圣人无名”,是全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曰”至结尾,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其一,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在庄子的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庄子理想人格所趋向的精神境界就是对这种人生困境的超脱,即摆脱各种精神纷扰,建立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这是真实和理智的。庄子通过对死生观念的超越,使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都不存在了。他主张喜怒哀乐应顺于自然,“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同时还实现了对世俗事务的超脱,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芒然徨乎尘垢之夕卜,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总之,庄子理想人格认为通过精神修养可以实现对死亡恐惧的克服、世事纷扰的超脱、哀乐之情消融,从而形成安宁的心理环境,这在人的精神过程中是真实、可行的。

THE END
1.宿字的拼音笔顺意思组词成语汉语字典【chenyinan.com】宿字的拼音、笔顺、意思、组词、成语http://chenyinan.com/zi-2452.html
2.粮,粮字,粮字拼音,粮字部首,粮字笔画,粮字含义,粮字解释,粮字典故查询的字:粮 粮 音节:liang注音: 部首:米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7总笔画:13 笔顺:4312344511534 浏览:1841 liáng ①<名>旅行用的干粮;军粮。 《过秦论》:“赢~而景从。” ②<名>粮食;谷物。 《商君书·勒令》:“民有余~。” ③<名>田赋;田税。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B2%AE
3.春宿左省——唐代·杜甫–叶子李YEASLEE傍晚时分,“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 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 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 http://yeaslee.com/?p=20407
4.适百里者宿舂粮解释适百里者宿舂粮拼音适百里者宿舂粮造句《适百里者宿舂粮》 更新时间:2023-06-27 10:54:21 词语适百里者宿舂粮 拼音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ɡ liánɡ 书写适百里者宿舂粮 解释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https://www.chazidian.com/zuci-%E9%80%82%E7%99%BE%E9%87%8C%E8%80%85%E5%AE%BF%E8%88%82%E7%B2%AE/
5.适百里者宿舂粮的意思适百里者宿舂粮是什么意思【成语拼音】: 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结构类型】: abcd 【繁体字形】: 適百里者宿舂糧 适百里者宿舂粮意思 解释: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https://chengyu.100xgj.com/ci/91b4316b
6.适百里者宿舂粮是什么意思适百里者宿舂粮的解释是什么拼音:shì bǎi lǐ zhě sù chōng liáng 注音:ㄕˋㄅㄞˇ ㄌ一ˇ ㄓㄜˇㄙㄨˋㄔㄨㄥ ㄌ一ㄤˊ 适百里者宿舂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说明人“有Hao86.com所待”而举的事例。 成语解释 【解释】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适读音:shì,kuò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596243ac9e5962/
7.适百里者宿舂粮的意思适百里者宿舂粮是什么意思词语适百里者宿舂粮 拼音shì bǎi lǐ zhě sù chōng liáng 注音ㄕˋㄅㄞˇㄌㄧˇㄓㄜˇㄙㄨˋㄔㄨㄥㄌㄧㄤˊ 基本解释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相关汉字适百里者宿舂粮 https://www.chaxw.com/cidian/id_zroRn9XBaqA6.html
8.适百里者宿舂粮的意思适百里者宿舂粮是什么意思适百里者宿舂粮含义解释 ⒈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事业财运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流年运程 适的拼音和组词语 适 适的拼音:shì kuò适的注音:ㄕˋㄎㄨㄛˋ适的简体笔画:9画 https://cidian.yw11.com/ci/%E9%80%82%E7%99%BE%E9%87%8C%E8%80%85%E5%AE%BF%E8%88%82%E7%B2%AE
9.适百里者宿舂粮适百里者宿舂粮怎么念词语适百里者宿舂粮 拼音shì bǎi lǐ zhě sù chōng liáng注音ㄕˋㄅㄞˇㄌㄧˇㄓㄜˇㄙㄨˋㄔㄨㄥㄌㄧㄤˊ 解释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更多:https://www.bmcx.com/,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https://cidian.bmcx.com/shibailizhesuzhongliang__cidianchaxun/
10.适百里者宿舂粮成语适百里者宿舂粮解释及出处【拼音】: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简拼】:sblzscl 【解释】: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https://www.guoxuemi.com/chengyu/31841s.html
11.宿舂的意思,解释,句子,拼音,成语宿舂 拼音: su/xiu chong 声调: sù/xiǔ/xiù chōng 宿舂 的意思和解释1.《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宿舂 的词语适百里者宿舂粮 宿舂 的成语适百里者宿舂粮 https://www.dictionarysearch.org/cidian/%E5%AE%BF%E8%88%82
12.藏怒宿怨是代表什么生肖,答案落实解析生肖马的奔腾与进取3.藏怒宿怨-生肖宿舂粮与生肖的机智关联: 生肖蛇在石投大海中,或许更像一条灵动的游鱼,悄无声息地融入广阔的世界,蛇的智慧与坚韧,就像石头投入海洋后悄然潜行,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蛇生肖的人,他们善于洞察,懂得隐藏,如同蛇之于暗夜,以独特的策略和耐心,等待着时机的到来,然后一举突破困境,展现出惊人的耐力https://www.hywww.net/yczx/381099.html
13.舂字拼音和意思例句:舂,捣粟也。——《说文》 chōng: 舂 例句: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常见含义 chōng róng: 舂融 1.融和﹐融合。 chōng liáng: 舂粮 1.《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https://www.5y666.com/pinyin/zi/%E8%88%82
14.塞蔽的意思塞蔽的拼音拼音: [sāi bì] 解释: 1.犹闭塞。 工具简介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之分。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广义的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https://www.loghao.com/cidian/%E5%A1%9E%E8%94%BD_cidian
15.宿舂的意思宿舂是什么意思宿舂解释宿舂拼音汉语词典词语: 宿舂 拼音: sù chōng 注音:ㄙㄨˋㄔㄨㄙ 引证解释:《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周书·韦孝宽传》:“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命之劳。”宋 苏轼 《杭州https://www.d777.com/cidian/suchong/
16.以疏间亲的读音,拼音是什么,以疏间亲怎么读亲操井臼->臼头深目->目眐心骇->骇心动目->目瞪口歪->歪七竖八->八方呼应->应节合拍->拍板成交->交臂失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火光阴->阴疑阳战->战火纷飞->飞禽走兽->兽聚鸟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唱筹量沙->沙鸥翔集->集萤映雪->雪案萤灯->灯红酒緑->緑酒红灯https://www.shuashuati.com/ti/d2f8d53a7f0419538462960b4e38b228.html
17.“舂药”的“舂”真不读chūn!你知道拼音怎么读吗?《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书容切,音摏。《说文》擣粟也。黄帝臣雍父作舂。《诗·大雅》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庄子·逍遥游》适百里塡宿舂粮。《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黄藜,搤伏鸡。 又官名。《周礼·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又乐器。《周礼·春官·笙师注》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3199_1120831885.html
18.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北冥有鱼拼音版.docx适莽苍者,三餐而fǎnfùyóuguǒránshìbǎilǐzhěxiǔchōngliángshìqiān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lǐzhěsānyuèjùliángzhīèrchóngyòuhézhī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xiǎozhībùjídàzhīxiǎoniánbùjídàniánxīyǐzhī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qírányěcháojūnb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30/5142144221010024.shtm
19.适材适所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组词>>相关词语(适组词、适的组词、适字组词、所组词、所的组词、所字组词):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当其时 适得其反 适丁 适罚 适逢其会 适妇 适过 适婚 适居其反 适民 适莫 适寝 适适 适心娱目 适兴 适缘 适軄 适主 宝所 避所 裁判所 厝所 多历年所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恒所 火所 进退无所 http://m.hydcd.com/cd/htm13/ci252465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