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肉的5种伤害!

很多爱美人士坚持吃素是为了保持体形,甚至减重减肥。但实际上,吃素可不一定能减肥,反而有可能减掉珍贵的肌肉。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其实是能量摄入超标,虽然蔬菜、豆制品等素食的脂肪比肉类的脂肪含量低,还有一些因素会被忽略,那就是烹调素食是使用的食用油。如果食用油过多,也会造成摄入能量超标。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全吃素食很可能会造成营养单一,引起营养缺乏。

缺乏蛋白质减肥易反弹,如果一味吃素食来减肥,B族维生素摄入量也难以保证,不仅减肥困难,同时还可能导致出现口腔溃疡等症状。

此外,许多蔬菜的营养物质在加热后吸收率会显著增加,例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

总的来说,要想减肥最好不要只吃素食,健康减肥要更加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并且增加锻炼。

虽说肉类和植物类食物均富含蛋白质,但肉中蛋白质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免疫力降低、记忆力衰退等。

脂肪是人体激素分泌的原料。长期不吃肉,饭菜油水太少,可能导致脂肪摄入不足,进而影响激素分泌,造成女性的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还会加速人的衰老。

蔬菜中的铁吸收量只有1%,而肉类中的铁可达到10%~25%。不吃肉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不吃肉的人,膳食一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其通常含草酸,易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结石。

长期不吃肉,这些维生素也面临摄入不足的风险,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患上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40克~75克畜禽肉、40克~75克水产品和40克~50克蛋类。

肉的选择上,提倡吃瘦肉,肥肉可以吃,但要控制量,而以下6个时候是最该摄入肉类的。

缺铁性贫血虽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一般情况下是由饮食不合理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增加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的摄入。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素的需求量高于成年人,膳食中不能少了肉类,以保证蛋白质供应。

为延缓肌肉衰减,老年人也要保证肉类的充足摄入,推荐吃瘦肉、海鱼。实在不喜欢吃肉的话,要喝奶、吃鸡蛋。

此时的女性营养状况不仅关乎自身健康,还影响胎儿的发育。从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加速,营养需求增大,建议孕妇在这个阶段每天增加50克动物性食物,比如鱼肉、禽肉、蛋类、瘦肉等。

到了孕晚期,每天应增加125克。如孕妇肥胖,患高血压、糖尿病,则应在医师指导下饮食,不要盲目进补。

妈妈营养好,乳汁才会好。动物性食物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建议此时每天增加80克的动物性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饮食过于油腻,乳汁脂肪含量就会升高,宝宝比较容易长胖。

很多人认为减肥时不能吃肉,这是错误的。由于不吃肉,一些女孩虽然暂时瘦下来,却会造成皮肤黯淡松驰,得不偿失。

建议减肥者不必减少动物性食物,白天适量吃些瘦牛肉、去皮鸡肉等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晚上少吃。

有些人在健身时大量吃肉和蛋白粉的做法也不可取,会给身体带来沉重代谢负担。

从营养角度来说,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过,这些食物吃得太多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大家不妨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量,来合理安排“肉素比”:

荤菜:每日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40克~75克,水产品40克~75克;

素菜:每天摄入300克~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生活中大家可以参考公认的健康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来准备自己的一日三餐。

猪牛羊肉的脂肪含量较高,且以饱和脂肪为主,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鱼虾等海产品脂肪含量低,且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利于预防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适当调整肉食结构,减少红肉比例,增加海产品摄入。

有别于西方的蔬菜沙拉,我国日常烹饪蔬菜以炒为主,虽然会造成一些热敏维生素的丢失,但只要吃够300~500克的推荐量,仍可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现在大家的主食多以精米白面为主。地中海饮食建议,以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杂粮、全谷物食物为主食,有利于控制体重、稳定血糖、提高免疫力。

建议蒸米饭时加入糙米等全谷物,吃面食的话优先选择杂粮面制品,比如莜麦面条、高粱馒头等,还可以喝些杂粮粥,比如玉米、小米、薏米、红豆粥。

我国居民每天摄入水果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最好适当增加应季水果的摄入,200克~300克即可,不必追求昂贵的稀有水果。

乳制品:增加摄入量

目前我国居民的每日摄奶量远低于推荐量(奶类及奶制品约300克),因此要大大提高奶类摄入。奶制品最好选择纯牛奶,避开“风味奶”“乳饮料”等。

地中海饮食中,油类以橄榄油为主,其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血糖均有改善作用。考虑到橄榄油的口味和价格,偶尔拌凉菜时使用也可。日常饮食中最好增加坚果的摄入,每天大约10克即可。

51万年历小编

饮食要均衡,吃素不一定能减肥,反而有可能减掉珍贵的肌肉哦~

THE END
1.执业兽医网行业新闻各类食物供给量质齐增。今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大豆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油料连续6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全年肉蛋奶、蔬菜、水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供应充足。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总产量超过4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5%以上。森林草原食物开发潜力不断释放,预计森林食物资源达到http://www.zgzysy.com/index/news_xq/id/11206.html
2.欧美民众与畜禽降关系之CPi数据解读:为何如此引人关注?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畜禽产品的安全与健康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欧美国家,其民众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与畜禽健康相关的CPi数据也因此成为了热点话题。本文将解读欧美民众与畜禽健康关系之CPi数据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原因。 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http://m.zhengyij.top/zyzx/6876.html
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日畜禽肉类蔬菜类的摄入量分别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日畜禽肉类、蔬菜类的摄入量分别为()、()。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b009494e6b2143ab8637436c1e2c7271.html?fm=bd009b1ae9262a1efa411f4542ab954ff6
4.正确解读“大豆及坚果类的每日最佳摄入量为25~35g”水、谷薯类、水果类、蔬菜类、蛋类、水产品、畜禽肉、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油、盐。其中把坚果和大豆归为一类,合并计算,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为25~35g。 1、坚果不能完全代替大豆 大豆及坚果合并推荐每日摄入25~35g,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每天可以吃25~35g坚果来代替大豆。 https://www.meipian.cn/w7h7hpm
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谷薯类食物。谷薯类食物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水果类为200 克-35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类食物,其每天摄入量推荐合计120-200克,其中畜禽肉推荐每天摄入40克-75克,水产品40克-75克,蛋类40http://www.ybcdc.cn/News_View.asp?NewsID=1566
6.猪肉的营养与降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的畜禽肉摄入量,是平均每日50-100克,在此范围内,中国人已有条件从过去单一的猪肉消费向多元化转化。所以,居民就应尽量降低猪肉在日常肉食中的消费比例,以牛肉、鸡肉取代之。 吃单独用猪肉烹制的美馔,如粉蒸肉、扣肉、红烧肉、酱肘子等,应特别注意要适可而止,切忌暴食。暴食,容易引发胆道、胰腺https://blog.csdn.net/cuixie2370/article/details/100340498
7.每日热点0304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2024-03-04 内容导读 热点追踪 多部门合力打通老年人移动支付痛点 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 高层动向 五部门开展儿童参加基本医保专项行动 力争到今年年底,80%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 疾控动态 北京市疾控系统对口技术支援凉山州攻坚行动专家组扬帆再出发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100
8.头条文章10、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每日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是( )μg A、5 B、10 C、15 D、20 E、25 【正确答案】:B、10 11、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成分之一是( ) A.抗坏血酸B、视黄醇C、吡哆醇D、尼克酸 【正确答案】:D、尼克酸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1051924398325
9.中国居民膳食2022l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l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核心推荐: l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 l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https://www.jd.com/pccontent/1563773
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E.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食品摄入量逐渐增高。全国平均每标准人日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总量为137.7g,其中畜肉占动物性食物总量的比例最高,为54.4%禽肉最低,仅10.7%,畜禽肉两者共占65.2%。在畜肉中,猪肉摄入的比例最大,高达85.7%。与2002年调查结果比较,虽然动物性食物摄入之增加了https://www.jianshu.com/p/ebe2755a5b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