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12.3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章的开头两句。

这两句往往会被人所误解,尤其是在各种网络文学或地摊文学中,它常常被看作是上天或者上位者冷酷无情的意思,被理解为是,天地没有仁义,践踏万物,所以人应该自私自利。

其实不然,那么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自然应该要根据原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否则就是断章取义,意思是不全的。

全章内容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其次我们要弄明白刍狗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话实际是说说: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不仁,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引申,天地无为,对待万物,顺其自然,这样万物反而能够生生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过来看,“多言数穷”,政令太多,不厌其烦,反而会违背自然规律,带来事物的衰败和灭亡。“不如守中”,安静的呆着吧,人家自有人家的规律,切莫越俎代庖,更不要牝鸡司晨,多管闲事。

天地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所以也就无所谓仁与不仁。其实我们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确实如此。羚羊被老虎吃掉,老虎被猎人打掉,猎人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最后尘归尘土归土,天地何曾爱过谁,何曾恨过谁?

下雨的时候,植物需要雨水滋润,在外行走的人却讨厌这雨淋湿了全身。

艳阳高照,有人觉得天晴了,心里舒服,有的植物却要被晒干。

在天地运行之时,无有对错,无关利弊,该来什么就会来什么。这就是道。但再深入,其实一切所来即同业或别业而已。

刍狗还有一个含义:

万事万物都有新陈代谢,要与时俱进

社会制度是新陈更替的,不适合的旧制度就要像刍狗一样及时抛弃。孔丘追求的那套周礼奴隶制制度是陈旧腐朽有害的。天地不搞仁义礼智信,腐朽的有害的一律淘汰,新生的有用的得到祭祀前的刍狗待遇,得以迅速发展,等到它们腐朽落后的时候,天地毫无偏私的将他们淘汰。

作为取法天地的圣人也是这样,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百姓和制度他就采纳提倡,腐朽的落后的人和制度他就抛弃,绝不搞什么礼教仁义。

THE END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 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D6D49p5nhg.html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处及意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摘自《老子·道经·第五章》 译文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注释天地不仁:天地没有意志,也没有仁爱之心,它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不具备人类的感情。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古代用于祭祀中,当用之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2cb33760400e.aspx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无善亦无恶,仅仅是一种意志,并不会因人的善恶而喜怒,视众生如一。圣人师法天地,观天之意执天之行,以天地之道自勉,清净无为,以此明道。引用: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独立性。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09/21/47045354_693593187.shtml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什么意思?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http://pic.wenwen.soso.com/z/q128893306.htm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做一下注解: 天地不仁——这个不,是没有的意思,类似的词比如:不才(没有才能)。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 https://www.coozhi.com/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17610.html
6.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么,“不仁”的含义也就清楚了,就是“利用”的意思。 我们带入原句子,得到: 天地不仁,利用万物。 圣人不仁,利用百姓。 人类不仁,利用刍狗。 “利用”这个词一出现,我们就讨厌,觉得不是什么好词,心里想: 利用刍狗的人类,理所当然。 利用百姓的圣人,勉强可以理解。 https://www.jianshu.com/p/18e669ddbf36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异星灾变第二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非常喜欢看《异星灾变》,但一直没时间详细分析。这里简单记录一下几个观点,看看未来是否有时间去展开。《异星灾变》把密特拉教和无神论之间的战争作为时代背景,而密特拉教的各种预言作为线索。但宗教的形而上学架构并不是这部剧的目的,不过了解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59569/
8.老子《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文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同的诠释有不少,私以为理解原文的关窍在于”(不)以……为刍狗”。 远古无纸,文人不是惜墨如金,而是惜皮(羊皮)、惜竹(竹简)如金。纸张普及之前,文人不敢好好写作,文言文为了省字减句而晦涩艰深。纸张普及之后,文人可以好好说话了,https://www.ewtop.com/archives/31192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chú)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③?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⑧,不如守中⑤。 【注解】 ①仁:仁爱、仁慈。 ②刍(chú)狗:用野草扎成的狗,古人祭祀时用,用后即扔。刍,野草。 ③橐(tuó)龠(yuè):古代的风箱。 ④数:通“速”。https://www.5000yan.com/5.html
10.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与圣人视万物怎么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味着天道对待万物没有情感,将宇宙间的一切视作平等的存在。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芸芸众生,天道都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对待,没有偏袒之心。在天道眼中,万物皆为刍狗,平等而无差别。 圣人与百姓的关系 相比之下,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则展现了圣人对待百姓的仁慈和怜悯。圣人虽然也不以情感左右https://www.9game.cn/news/9951658.html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再看“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如果是不仁不义,没有爱心、冷血、冷酷,那怎么还会有所谓的圣人?“那些圣人竟然像冷血动物,无情无义”,这样完全解释不通。所以我们要了解,“不仁”讲的就是没有私心、没有偏爱、没有自我。你有自我,就会这样 :“这是我所爱好的,我会对你特别照顾一些 ;这边常https://www.meipian.cn/4sdxk0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