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0/12/1713:45:00浏览次数:8757次作者:朱文婷

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教学难点:感受梅兰芳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

(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理解生字,记忆生字。

2.多媒体课件,京剧视频选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视频。(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

2.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课件出示对梅兰芳的介绍和旦角剧照。)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这位京剧大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二、初读课文,品读课题

1.读课题。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我们读完课题后,产生了什么疑问

预设:梅兰芳唱戏与胡须有什么关系

2.品课题。

课文的题目告诉了我们梅兰芳蓄须这件事。你们知道“蓄须”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来看看“蓄”,“蓄”的意思是积蓄,“蓄须”即积蓄胡须。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梅兰芳是唱什么的与他的胡须有什么关系(梅兰芳在戏台上唱花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须,就不能演戏了。)

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本课有“蓄、迫”等11个生字,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分小组汇报。

读音指导:“租”是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能读成“dìn”。

2.掌握多音字。

课件出示:宁níng(安宁)nìng(宁可)

要yāo(要求)yào(需要)

3.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围绕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

课件出示:

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

第一件事(第2自然段):避港拒演

第二件事(第3自然段):蓄须明志

第三件事(第4自然段):卖房度日

第四件事(第5~7自然段):打针装病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课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斩钉截铁、纠缠”的意思。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纠缠:烦扰;搅扰。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理解“避港拒演”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教师谈话引入:1919年4月,梅兰芳先生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日本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精湛艺术深感佩服。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避港拒演

(1)梅兰芳在上海、香港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2)梅兰芳深夜在家关紧门窗,细声吟唱。

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一个热爱京剧、有民族气节的京剧大师。

3.指导朗读:朗读第1~2自然段时,要把“闻名世界”“总是”重读,体现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五、学习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蓄须明志”

1.学生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思考:(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梅兰芳蓄须说明什么

(3)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中的“志”指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问题。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

(2)梅兰芳蓄须说明他不想为日本人演出。

(3)“蓄须明志”的“志”指的是:梅兰芳身处逆境,始终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其高尚的民族气节。

六、教学第4~7自然段,理解“卖房度日”“打针装病”

1.学生读第4~7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

思考:(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2).找出表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的句子,读一读。

(2)面对日军的反复邀请,他坚定地拒绝演出,不顾危险毅然装病。

3.梅兰芳先生是怎么装病的

预设:梅兰芳装病是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额头滚烫滚烫,差点儿丢了性命。

此时此刻,你认为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填空。

课件出示:梅兰芳先生是一个坚贞不屈、铁骨铮铮的人。

4.教师谈话:梅兰芳的行为,赢得了许多中国人的尊敬,人们仅仅是被他的京剧艺术所折服吗(不,更是为他的民族气节所折服。)

句式练习:他宁愿(蓄须),宁愿(卖房度日、自伤身体),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5.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朗读时要把“宁愿”读重一些,语速快一点。

七、学习第8~9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人们仅仅是喜爱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吗

预设:人们喜爱梅兰芳先生精湛的艺术表演,同时更敬佩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

2.对比。

日寇侵华时期,梅兰芳先生想方设法不为日本人表演。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却主动要求登台表演。前后态度对比鲜明,更加突出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

3.教师总结:人们不仅喜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先生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八、升华感情,总结本课

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感慨万千,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有着如此铮铮铁骨,如此爱国热情,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梅兰芳先生说,请大家都来说一说吧。

板书设计:23、梅兰芳蓄须

避港拒演强烈的爱国情感

梅兰芳蓄须明志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反思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介绍梅兰芳本人

2、介绍背景资料

4、升华主题,感悟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体会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状态还不错,但是还是应该更加贴近学生,融入学生们的心灵,做好引路人的角色。

THE END
1.后鼻韵母ing的正确写法后鼻韵母ing的正确写法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特特农村生活 湖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上课不认真听讲会怎么样,老师一个生动比喻,让学生瞬间懂了 篮球搞笑 1933跟贴 打开APP 老外发明新高科技,一顿操作伤脑筋,这是告诉我们折射原理 萌小宠搞笑 1732跟贴 打开APP 二年级的奥数题,只需要简单几步就能解决https://m.163.com/v/video/VGJ1FNTAC.html
2.后鼻音韵母视频教学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后鼻音韵母视频教学”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后鼻音韵母视频教学”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http://client.so.pps.tv/so/q_%E5%90%8E%E9%BC%BB%E9%9F%B3%E9%9F%B5%E6%AF%8D%E8%A7%86%E9%A2%91%E6%95%99%E5%AD%A6_ctg__t_0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iqiyi_m_11_bitrate_3
3.汉语拼音教学视频23个声母教读及书写笔顺示范ang: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 eng: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ing: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ong:发音时,先发 o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9/18/150887_557622609.shtml
4.全册教学设计(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并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语文园地”通过交流、朗读、背诵等形式,学习“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了解分号的用法;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https://www.360doc.cn/mip/1045640508.html
5.集体备课:识字10《升国旗》教学设计兴义市盘江路小学【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刚才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了一个视频,看完之后,请你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上课前给学生看天安门升旗的视频) 2.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也要举行升旗仪式。 板书:shēng升 国旗 指名拼读(正音:升,后鼻音),师领读,生齐读课题。 http://www.jzjyyun.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613317
6.查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所有教学资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出自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教学备课有帮助。https://www.renjiaoshe.com/kewen/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