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分包合同范本
本合同目录一览
第一条合同订立依据与目的
1.1合同订立依据
1.2合同目的
第二条合同主体
2.1分包方
2.2主合同方
2.3监测机构
第三条工程概况
3.1工程名称
3.2工程地点
3.3工程规模
3.4工程类型
第四条监测内容与标准
4.1监测内容
4.2监测标准
4.3监测方法
第五条监测实施计划
5.1监测方案
5.3监测人员安排
5.4监测设备与材料
第六条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6.1数据采集要求
6.2数据处理方法
6.3数据存储与管理
第七条监测报告
7.1报告编制要求
7.3报告内容
7.4报告审核
第八条质量保证与责任
8.1质量保证措施
8.2责任承担
8.3违约责任
第九条合同履行与变更
9.1合同履行期限
9.2合同变更程序
9.3合同解除
第十条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10.2争议解决机构
10.3争议解决费用
第十一条合同生效与终止
11.1合同生效条件
11.2合同终止条件
11.3合同解除
第十二条违约责任
12.1违约情形
12.2违约责任承担
12.3违约赔偿
第十三条合同解除与终止
13.1合同解除条件
13.2合同终止条件
13.3合同解除程序
13.4合同终止程序
第十四条合同附件
14.1附件一:工程概况表
14.2附件二:监测方案
14.3附件三:监测设备清单
14.4附件四:监测人员名单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分包方为具备环境监测资质的企业,负责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的具体实施。
主合同方为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监测机构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对分包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
建筑项目
省市区
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住宅及商业综合体
1.空气质量:颗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噪音:昼间、夜间噪声。
3.水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指标。
4.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等。
1.监测点位:根据工程概况及环境监测要求,确定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根据监测内容,制定监测频率。
3.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等效方法。
1.分包方指派专人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2.主合同方负责监测工作的协调与监督。
1.分包方负责提供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与材料。
2.监测设备与材料清单详见附件三。
1.采集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
2.采集数据应按时限要求提交主合同方。
1.数据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方法。
2.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安全、保密。
1.数据存储应采用电子化手段。
1.报告应包含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等内容。
2.报告编制应符合国家标准方法。
1.监测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分包方应向主合同方提交监测报告。
2.分析结果:包括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等。
3.结论:包括监测数据达标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
2.审核通过的报告,双方签字确认。
1.分包方应确保监测设备、仪器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并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