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动物营养学家、系统动物营养学奠基人卢德勋先生
先生和杨胜先生夫妇先生和R.J.Moir教授
一、初心不改报效祖国
回顾回国后创业的历程,先生深深感到,报效祖国、痴心不改是回国创业巨大的力量源泉。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只要坚持胸怀报效祖国大志不动摇,就能不断冲过难关,走向胜利。不过,光有报效祖国的热情还不够,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创业思路。只有把个人创业融合到集体创业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实现报效祖国的创业目标。
先生在回国初期开展课题研究
二、不忘初心推陈创新
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
退休后,先生继续从事系统动物营养学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每年主持举办一次全国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论坛。2008年5月,在扬州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论坛”,为系统动物营养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先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反刍动物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动物营养工程技术,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并推动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战略,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先生先后获农业部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丰收奖一等奖2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72篇,其中第一作者和唯一作者的共计79篇,14篇被SCI收录。2019年5月,以卢先生为首席专家的内蒙古神州动物营养发展战略研究所与长江三角洲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建立“饲料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创新中心(thecentreforinnovationoffeednutricinemicsresearch,CIFNR)”,这是一件在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大事。
系统动物营养理论是先生一生投身科研的苦心思考与不懈研究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灯塔,取得的成就享誉中外。我们深信先生在系统动物营养学领域的认知与实践将永垂不朽,历久弥坚。
先生作报告
三、成果落地奉献社会
先生指导青贮制作先生到绒山羊养殖场指导工作
四、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先生始终把教书育人、报效祖国,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40年来,先生已培养出博士后3名、博士28名、硕士60名、私塾弟子6名。他们已成为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教学、科研、企业的领军人才与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贡献。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先生不仅注重培养他们如何做学问,更注重培育他们如何做人。坚持把教育学生正派做人放在首位,用“团结协作、博采众长,求实创新、奉献社会”作为师训来教育学生。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认识“做人”和“做学问”的关系,鼓励他们培养严谨的学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回国后,工作再繁忙,身体状况再不好,先生一直坚持给学生每周讲课或辅导,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学生们受益良多。经过三年学习,先生的学生在思想和学术上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的学生都怀念在他指导下度过的那些难忘的学习生活。回国后,对一代新人的精心培养,使他个人创业融入到了集体创业的洪流中,真正感受到创业者的价值。
改革开放40多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先生之所以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成绩,显然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分不开的。正是改革开放才给了先生的科学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回顾过去40多年风风雨雨的创业历程,使先生感到欣慰地是他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重托,在报效祖国的征途上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退休后先生继续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承办的全国《动物营养学报》主编职务,2019年12月从主编岗位退下来,继续以荣誉主编为学报发展努力工作。与此同时,先生继续推动系统动物营养学的传承、创新、发展应用的工作。在先生的指导和主持下,每年召开一次全国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论坛,从2008年起至今已举办15届,成为国际动物营养学创新发展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
先生与研究生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桃李天下;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淡泊名利,一心为公,报效祖国。用自己行动实现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立下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庄严诺言,为国家畜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他的离世是我国畜牧业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先生德范、山高水长、桃李天下、四海仰止,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