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中国以及世界的农业分布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22湖南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种植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①小麦:

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比较广。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一般为80~120天。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比较长、地区差异也比较大,南方一般为120天,北方一般为270天,西南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我国以冬小麦为主,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②水稻:

水稻喜温、喜湿,根据对热量条件的不同要求,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我国秦淮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地区以双季稻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

③玉米:

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80~140天。在我国分布比较广,主要分为北方春播玉米、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和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是我国主要玉米区。

①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别是:

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重要的水稻产区。

洞庭湖平原:在湖南省北部,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江淮地区: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和,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著名的“天府之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土地广袤,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三江平原:在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珠江三角洲:水热资源丰富,农业多种经营,农产品商品率高。

这些商品粮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中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别是:

南疆棉区:位于新疆南部,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这里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同时,该地区有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如塔里木河等,为棉花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条件。南疆棉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所产棉花纤维长、品质优,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声誉。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这一区域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大规模的棉花种植。气候方面,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棉花生长的需求。此外,该地区交通便利,便于棉花的运输和销售。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主要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沿江地区以及浙江的部分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水源丰富,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该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棉花的高产和优质栽培。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湖密布,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该地区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能够保证棉花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而且,江汉平原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淮平原:涵盖了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黄淮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力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这些商品棉基地在我国棉花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我国的纺织工业等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料。同时,各基地也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棉花的质量和产量,推动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我国有四大牧区,即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C青海牧区和D西藏牧区。

①内蒙古牧区:

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等。

②新疆牧区:

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细毛羊等。

③青海牧区:

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等。

④西藏牧区:

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越。灌溉农业区,新疆的绿洲农业,坎儿井。河西走廊,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有以瓜果闻名国外。表性水果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宁夏枸杞。四、青藏地区,高寒牧场,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是喜温凉的青稞和小麦,:藏民的主要食物是酥油茶,青稞酒和糌粑。

西南天然林区、东北天然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

我国三大林业区分别是东北林业区、西南林业区和南方林业区。

①东北林业区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等。

②西南林业区

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等。

③南方林业区

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毛竹等。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知识拓展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水产养殖的优势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地区,水域面积占大陆水域面积的3/4;大陆架宽广。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养殖经验丰富;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高。

A种植业占主导地位,B畜牧业只占27%,C渔业、D林业比重较小。

(1)建立稳定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农业主要包括四大部门:种植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主要有哪几种形态?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在八年下(册)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北方地区》这一章的种植业讲到“旱作农田”,《南方地区》这一章的种植业讲到“水田农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虽然自然条件较差,形成以畜牧业为主,但局部也有种植业的分布,西北地区讲到“灌溉农业”,青藏地区讲到了“河谷农业”。

水田农业比较好理解,土壤的含水量高,说明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很容易联想到水稻。水田农业是指在降雨和热量较丰富、灌溉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主。这里利用筑有田埂可经常蓄水的耕地,以种植水生作物为主的农业,除了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由于水稻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同时南方地区热量充足,可以实现一年两熟至三熟,所以水田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密集区。

对于旱作农业,很多同学会误认为是在干旱的地区发展的农业。旱作农业的定义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湿润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也就是说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一样都是依靠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生产,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由于所处的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且不稳定,所以多选择耐旱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我国的旱作农业区主要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部平原大部分。

灌溉农业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猜到八九,是需要人工引水灌溉而不是天然降水。灌溉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冰雪融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棉花、瓜果等。

其中绿洲农业又属于灌溉农业的一种,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我国以新疆绿洲农业最典型。这里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农作物品质高。新疆的长绒棉、瓜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新疆的水果顶呱呱)驰名中外,这些优质农作物都产自新疆的绿洲农业区。说到新疆绿洲农业,还不得不提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正因为坎儿井的存在才使得高山冰雪融水能够低损耗地输送到山麓绿洲。

河谷农业的名称告诉我们,它分布地区在河谷地区。简单地讲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高原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高原、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我国青海省的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都是典型的河谷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等,这里和西北地区一样,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颗粒饱满、品质优良。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东北地区。

①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农业。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

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②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3)问题与不足: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易受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4)可持续发展道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生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

位置、走向: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主体位于40°N~50°N,120°E从大兴安岭中部纵贯。

地理意义: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目前由森林开发为主转向森林的保育为主。

②小麦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北部。北部春小麦,中部冬小麦,由气候决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注意与我国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的共同点)

③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社会条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不合理开垦,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④玉米带---分布在小麦区之间。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⑤棉花带分布在美国的南部。这里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宜棉花的生长。

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美国西部山区。这里气候干旱;在中央大平原的西部,降水较少。干旱的气候,使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草场资源比较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畜牧业区。

1.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点,①粮食作物是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②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棕榈油(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椰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蕉麻(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的最大产地。

3.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所以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及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

4.欧洲西部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好劳动力少。周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牧草,被称为绿色金子。欧洲西部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等牲畜为主,同时种植谷类作物及牧草主要生产肉类,鲜奶及奶制品,羊毛等畜产品。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的产量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6.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牧羊带,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农作物混合经营带,②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③粗放牧羊带。

7.美国农业生产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便于推广①先进的生物技术,②耕作技术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④便于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⑤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南棉(棉花带)北乳(乳畜带)西灌溉(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中间混合(混合农业区)玉米带,玉米两边种小麦(小麦区)。

8.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咖啡,甘蔗,柑橘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2022年全国各省市水稻总产量为20850万吨

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为2718万吨,排名全国第一

湖南省水稻产量为2640万吨,排名全国第二

江西省水稻产量为2037万吨,排名全国第三

湖北省水稻产量为1866万吨,排名全国第五

湘鄂赣三省,都是水稻大省!

印度:1750万吨

泰国:876万吨

越南:810万吨

巴基斯坦:450万吨

美国:230万吨

柬埔寨:190万吨

中国:160万吨

缅甸:150万吨

巴西:120万吨

乌拉圭:100万吨

主要分布亚洲季风气候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为主。

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种植水稻,栽培面积常年在1.40亿~1.57亿公倾,世界稻谷产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播种面积占全球的近90%,产量占全球的91%。

水稻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水稻种植。世界水稻面积和总产的约90%集中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水稻面积分别占6.0%、4.3%和0.4%,大洋洲面积较小,主要在澳大利亚。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其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球水稻面积的28.1%和18.5%。产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分别占全球水稻总产的28.5%和21.7%。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东亚: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韩国、朝鲜、日本等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

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

位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好暖喜湿的特性

大多数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沿海平原、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适合种植水稻的社会经济条件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这里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地矛盾。同时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

②生产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的历史),精耕细作,有丰富的生产经验。3.饮食偏好,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

根据直链淀粉含量,大米可分为三种:籼米、粳米、糯米。

籼米蓬松,适合做米饭、米线

粳米黏韧,适合做寿司、煮粥

糯米软黏,可做粽子、汤圆、年糕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分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高约1.2m,叶长而扁。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手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是为“国际稻米年”。水稻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优良性状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

一年生草本、几乎无芒,籽粒不易脱落,便于收获

多年生草本、芒长、籽粒易脱落。

如再次细分,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萌发期、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下面就是每个阶段的过程和关键因素。

水稻种子一般在春季播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才能萌发。当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后,种皮会破裂,胚芽开始伸出。此时,种子中的淀粉会转化为糖类物质,提供萌发所需的能量。

在幼苗期,水稻需要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才能正常生长。此时,水稻的根系开始向土壤深处扎根,同时,幼苗的叶子也开始展开,进行光合作用。

在分蘖期,水稻会逐渐产生新的茎,形成分蘖现象。这是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之一,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水稻需要适量的施肥和浇水,促进分蘖,增加产量。

(插秧后)移栽的水稻在新的环境重新扎根,继续分蘖。反复的分蘖结束,就开始拔节,茎秆的顶部里面也开始孕育稻穗。在这个期间,人们会下稻田里拔出杂草和害虫。

分蘖期:首先从稻株主茎上长出分支(第一次分蘖),接着在第一次分蘖的基部又长出分枝(第二次分蘖)。一株水稻能有更多次分蘖,便能结出更多的稻谷。

拔节期:水稻的茎秆一节一节向上生长。茎秆长得越高越有利于获得更多阳光,从而转化更多养分,使稻穗健康生长。

孕穗期:幼穗在茎秆顶部慢慢生长,在叶鞘内膨胀。(图片来自网络)

抽穗期:稻穗顶端最先抽出,并未开花。(图片来自网络)水稻的茎秆里幼穗渐渐生长,不久后开出不显眼的花。一株稻穗上会开出两三百朵花,每一朵花授粉成功后都将变成一粒稻谷。

在抽穗期,水稻开始长出花穗。花穗上的小花逐渐开放,进行授粉。此时,水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足够的养分,以确保花粉的正常授粉。

在成熟期,水稻开始变黄,成熟。此时,水稻籽粒已经形成,颜色变为黄色。此时,水稻需要逐渐停止浇水,以减少籽粒吸水,从而避免产生霉菌和病虫害的影响。随后即可进行收割和加工。

雨水:准备开垦稻田。

惊蛰:浸泡稻种、育苗。

清明:幼苗开始生长。

立夏:幼苗长成成苗,开始插秧。

小满:秧苗开始成长分蘖、拔节。

大暑:水稻开始长穗、开出稻花。

立秋:稻谷开始成熟。

秋分:过了秋分之后开始收割稻谷。(每个地区稻谷的生长与收割稻谷的情况不一样,请视当地气候条件为主)

雨水(2月18-20日):可以进行选种工作。

惊蛰(3月5-7日):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

春分(3月20-22日):气温逐渐稳定,开始播种育苗。

清明(4月4-6日):加强秧苗管理,注意通风、浇水。

谷雨(4月19-21日):视天气和秧苗生长情况,进行插秧。

立夏(5月5-7日):插秧完成后,进行补秧工作。

小满(5月20-22日):水稻开始分蘖,适时施肥,促进分蘖。

芒种(6月5-7日):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可喷施适量农药。

夏至(6月21-22日):水稻进入孕穗期,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小暑(7月6-8日):水稻陆续扬花,注意田间环境,避免高温干旱影响授粉。

大暑(7月22-24日):灌浆结实期,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立秋(8月7-9日):水稻逐渐成熟,注意观察成熟度。

处暑(8月22-24日):适时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需要精心安排,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第一季稻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播种,7月上中旬收割。收割完成后,立即进行土地整理和施肥等准备工作。

第三季稻则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次年3月至4月收割。在第二季稻收割后,同样要尽快完成第三季稻的播种工作。

春小麦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春播夏收)

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收割。(秋播夏收)

一年二熟: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地区。第一季稻通常在4月至5月播种,7月至8月收割;第二季稻在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至11月收割。

一年三熟:多在我国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第一季稻一般在1月至2月播种,4月至5月收割;第二季稻在4月至5月播种,7月至8月收割;第三季稻在8月播种,11月至12月收割。

我国分为6个温度带,每个温度带对应的作物熟制、作物种类分别为:

①热带。积温≥8000,一年三熟,种植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②亚热带。积温≥4500℃,一年两到三熟,种植水稻、冬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

③暖温带。积温≥3400,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种

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④中温带。积温≥1600℃,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和甜菜等;

⑤寒温带。积温<1600℃,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马铃薯等;

⑥高原气候区。积温<2000℃,部分地区一年一熟,种植青稞等。

生长周期:春小麦的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只有80~90天。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要经历苗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以及灌浆期,生长期在230天左右。

THE END
1.全国:畜牧业总产值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多数据图表系统>>免费图表工具>> 下载表格数据全国:畜牧业总产值 的数据如下: 序号时间(年)单位:亿元 注:时间后面标注“E”其对应的值为系统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所得,仅供参考。 12026(E)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22025(E)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1544084db979a819.html
2.《中国畜牧业》期刊杂志社编辑部征稿启事正规国家级期刊一、期刊简介:《中国畜牧业》是正规国家级期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可查,首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二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畜牧兽医代表期刊一等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优秀期刊特等奖、发行创新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16/S,国际https://www.qikaning.com/zazhi/771.html
3.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我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24-11-06] 农业农村部:我国形成秸秆多元利用新格局[2024-11-06] 张晓仑出席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024-11-06] 向着农业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农”发展成就综述[2024-10-09] 美联储降息对美国农机市场影响几何?[2024-10-10] http://nmzbzx.cwms.org.cn/
4.国家数字畜牧业(生猪)创新中心建设设计项目结果公告国家数字畜牧业(生猪)创新中心建设设计项目经过磋商谈判,结果公告如下: 成交价格:人民币玖万元整(¥90,000.00) 采购内容: 公告期限:自发布之日起公告期限为1个工作日。 如对上述成交结果存在疑问,请在有效的质疑期内以实名书面(包括联系人、地址、联系电话)形式将意见反馈至采购与招标中心。 https://ztb.hzau.edu.cn/info/1023/11519.htm
5.赵雯出席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开幕式提议建立“以荣昌为核心区的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2008年,在九三学社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与中共荣昌县委签订“九荣合作”协议,12年来,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院士、专家及学者多次到荣昌指导核心区建设、参加畜牧科技论坛等,助推生猪交易市场等一大批国家级平台相继建成,全国第一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47397
6.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简介前身是1951年川东行署设立的“川东荣昌种畜场”,经十四次易名九次变更隶属,2006年定名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系公益一类畜牧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是国家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宗旨是开展畜牧科学研究、促进畜牧业发展;职责任务是开展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技http://www.cqaa.cn/jigou.html
7.中共中央批转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少数民族牧业区工作和牧业区人民公社在工作中应该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牧业区的特点。对收业区的阶级分析必须从牧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执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路线。在工作中特别要依靠贫苦牧民和其他积极分子。 二、进一步强调指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牧业区作为国家畜牧业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06/t20070606_11619894.shtml
8.现行畜牧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录20220713191736.pdf畜牧现行畜牧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录.pdf 35页内容提供方:ps4123 大小:1.03 MB 字数:约3.24万字 发布时间:2022-07-17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9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现行畜牧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录.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3/52011122240043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