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企业跨界种地,保护好农民利益是关键专题专栏

非农企业跨界种地,保护好农民利益是关键

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从农业生产本身来看,这些在资金、规模等方面有了一些积淀的企业,在涉足农业生产时,往往倾向于走规模发展的路子。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可以提升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农业生产毕竟不同于工业,农田不一定都是四四方方,农作物也不可能长得整整齐齐、分毫不差,总会有机器难以触及的边边角角,在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中,农民会通过拾边、捡秋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确保作物颗粒归仓。而以目前科技水平来看,规模经营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损耗,企业通过降低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等带来的规模效益,弥补单位面积产出遭受的损失。怎样统筹兼顾农业规模经营效益与单位面积产出,是摆在跨界种地非农企业面前的第一道题。

从农民这头看,对不少农民而言,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企业而言,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同样天经地义。具体到种地一事上,这就意味着企业也会更愿意选择那些连片的、好种的、产量高的土地,这势必会与农民的选择高度重合。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会认为,非农企业跨界种地,颇有些抢农民饭碗、与农民争利的意味。企业到农村种什么样的地、怎样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农民利益,是跨界种地非农企业需要解决的又一难题。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看到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看到了农业这一大有可为的产业。尤其是当非农企业在本行业内遭遇发展瓶颈时,农业这样一片充满机遇的新蓝海,便成为企业发展新方向的合适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厘清非农企业跨界种地的底线红线,未雨绸缪保护好农民利益。

一方面,企业要尊重农业生产的特点,做足跨界准备和行业研究。尽管同样是机械化作业,但农业规模经营并不等同于工业生产中的规模化活动,不能片面地用工业思维指导农业生产,不能丢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非农企业在跨界前就要想清楚这点,从生产观念上作出一些改变。在实际生产中,也不能一味贪大、盲目扩种,要深刻领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农机装备提升等方式,保证单位面积产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向更高水平发展。此外,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方适种品种不同,甚至同一块地、同样的品种,产量也会因为年景不同产生差异,带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这些都需要企业花费心思做好调研,形成充分预判。

说到底,非农企业跨界种地,只有在保护好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走得通、走得远。在欢迎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各类市场主体不要忘了这个根本。

THE END
1.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现代化大产业与当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什么联系?创新之处在哪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中,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VWkAZQtrU2YCMwdkUWNUNFcx
2.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角色变迁从山地牧场到现代化畜牧场尽管现代畜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它同样为当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它为农业产业链贡献了大量产品,从而支持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它通过出口商品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为国家税收增添了一笔可观的大宗财政收入。而且,在某些地区,即使是在城市中心,也有人开始尝试建立小型户外动物圈,使得都市居民可以享受到乡村风https://www.fhykpfauy.com/shui-chan-yang-zhi-zi-xun/627672.html
3.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连片规模经营——来自地块离散流转与连片流转摘要:本文根据农地流转双方地块位置是否相邻,将农户流转行为区分为离散流转和连片流转,考察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规模经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减少农地边界破坏行为和农业生产矛盾,降低相邻地块流转的交易成本,显著促进了地块连片流转,进而推进农地的连片规模经营。不仅如此,相比离散流转,连片流转的书面合同http://www.card.zju.edu.cn/2025/0113/c24475a3011253/page.htm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5年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CASDE玉米:2024/2025年度中国玉米生产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进行调整,播种面积调整为44740.7千公顷,比上年增1.2%;单位面积产量调整为每公顷6591.7公斤,比上年增0.9%;总产量调整为29491.7万吨,比上年增2.1%,再创历史新高。当前仍处于玉米传统售粮高峰期,市场购销活跃,销售进度同比偏快,农户春节后的售粮压力得到一定缓解。https://www.agri.cn/sj/gxxs/202501/t20250110_8705195.htm
5.在哪一时期,农业与畜牧业进行了分离?()阅读理解。 One day, Mr. Jackson took Paul to his favorite restaurant. It was a French restaurant. The waiter was from France, but he didn't speak to them in French. 'Would you like to see menu?', he aske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003e7fa975548d48023880f7d0ea736.html?fm=bdbds5028b205c52f1d5519b4317f9e46f070
6.关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小问题为什么畜牧业和农业两者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的原因是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的出现。农业获得很大的https://iask.sina.com.cn/b/gWxmbIMTcRQv.html
7.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B.农业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B.农业与工商业的分离 C.工业与商业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B.农业与工商业的分离C.工业与商业的分离D.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https://www.xueeyou.com/view/7deee23b186d79ef.html
8.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脱离了农业,这就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商品生产,原始货币也开始出现,因而出现了专门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人阶层,恩格斯将商人的出现称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https://www.douban.com/note/226409349/
9.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B农业与工商业的分离C农业与商业的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B.农业与工商业的分离 C.农业与商业的分离 D.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本试题属于优质解答,查看答案有本题目的解答分析】 温馨提示:做题需要 沉着、冷静、细致、认真!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题目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5/41318321.html
10.数字化时代8:从三次社会大分工中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大概在1万前,原始社会中后期。 随着一部分人类的智力的发展,这部分人类驯服了小麦、稻米、玉米、豌豆等植物,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到处游牧的生活方式,这部分人类被迫永久定居在能够适合生长植物的地方,这群人开始大规模群居,这群人称为农民。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06750125
11.灵宝农业畜牧业生产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知识普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是指粪便储存场或粪污储存池进行防渗防雨及硬化处理的养殖场个数与规模以上养殖场总数的比值。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指用于生产沼气、堆沤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的畜禽粪污量,占畜禽粪污产生总量的比例。 https://www.meipian.cn/344l7q5o
12.农产品企业所得税优惠梳理会计审计第一门户(七)远洋捕捞;——对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远洋渔业企业,从事远洋捕捞业务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八)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其中农产品初加工包括: 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711/1663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