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课题负责人县政协副主席李初恒课题承担单位县政协办公室课题协同单位县政协农村经济委员会

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建设“生态大省”和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必然要求。而我县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通过对壶镇、舒洪、双溪口、三溪、雁岭、前路、新建、双川等乡镇10多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专题调研,和对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面上情况的调查了解,初步掌握了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经过认真地讨论与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区域特色相当明显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大洋、壶镇、前路、东渡的高山茭白;溶江、双溪口、舒洪的黄花菜;大洋、石笕、南溪、大源、前路等地的高山云雾茶;东方、新建、壶镇的蚕桑;大洋、舒洪、新建等地的食用菌;白竹、雁岭的中药材,大洋的高山花卉;五云、七里的蔬菜;新建、新碧、壶镇、东方等地的畜禽养殖等等,为我县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更上一层楼。笋峰茶叶有限公司等3个茶叶生产企业的品牌茶叶通过了国家有机茶认证,填补了我县有机食品的空白。有13家企业的1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有1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370亩,总产量达12760吨,总产值近6000万元,其效益是普通生产基地的数倍。在2003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我县选送的16个优质农产品全部获奖,取得了4金4银8优质的好成绩。2004年上半年大洋的“山啦”牌茭白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为加快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二、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意识不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少种植户缺乏对农产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许多农户追求自身短期利益,仍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阻碍了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健康发展。(二)基地规模偏小。主要原因是农业企业资本积累缓慢,扩大生产规模比较困难。如浙江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孟峰牌茶叶(有机茶),已取得基地+茶叶加工厂双认证,产品销路很好,供不应求,但其基地面积只有300亩,因无资金实力而无法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三)品牌效应有限。全县成立了不少产销协会、专业合作社,但有些企业光为了向上争取资金,只抓一个产品的认证,后续工作没有很好进行下去,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外地慕名前来收购的不多,产品主要还是在本县销售。品牌效应没有真正发挥,效益不明显。

(四)公司贷款不易。农业企业、营销户贷款难问题制约着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如我县括苍大集茶果有限公司,公司有股东8人,其中有7人外出推销茶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好形式,全村1070人,人均种茶1.09亩,全村约有1300亩茶叶,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茶叶专业村,该公司为把本村茶叶经营好,要求贷款30万元,但难以解决。

(五)产品流通困难。一是我县尚未开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对此,部分农产品营销户反映比较强烈。二是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仓储和交易场地问题亟待解决。如壶镇镇里隆村1000多亩水果基地,附近的麻狸洞、黄坑也有1000多亩水果基地,水果量大也有品牌,但没有一个上规模的交易场地。同样前路南弄村也是交易场所狭窄,各家各户的水蜜桃只能放在自家门口交易,显得拥挤,交通不畅。

此外,基地的基础设施差、基地发展与林业用地的矛盾、市场信息传递缓慢等问题,都是种植户迫切希望解决的。

三、促进我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健康发展的建议

(二)建立机构,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一是要加强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领导和协调。目前我县主要是由县农业局负责这项工作,实际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涉及发展计划局、林业局、工商局、质量监督局、科技局、科协、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建议县政府成立“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制定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规划,根据我县实际,确立以麻鸭、香菇、茶叶、黄花菜、高山蔬菜为主导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项目的扶持。

(四)整合力量,加强培训,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科技支持力度,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总的说来,县农业局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对香菇、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还专门成立相应的负责机构(食用菌办公室、菜篮办等),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发布信息。但据种植户反映,对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科技培训仍欠缺,主要是全县缺乏统一的科技培训计划。对此,建议县政府整合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农业局的科技力量,统一部署技术培训计划,一年搞几次重点科技辅导培训,尤其要加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关键技术如高抗、多抗新品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县农业局要进一步加强检测机构和农产品管理机构建设,对绿色有机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规范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行为,保障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THE END
1.绿色农产品发展情况(精选8篇)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是我县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为切实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进行专题审议。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至4月,我们组织调查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县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深入20个乡镇(街道)走访座谈;实地考察了部分重点基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96nx3gq.html
2.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文献综述.doc全文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文献综述一、前言随着人类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也呈现了出来,与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的绿色营销观念也随之出现了。不少学者对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内涵,调查分析了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分析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328/13895804.shtm
3.中国绿色生态农产品网中国绿色生态农产品网产品应用领域包括产品中心。是集科研、设计、生产、检测、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公司以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难题,也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http://www.lsstn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