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的饲养方法(精选5篇)

家禽的传染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直接传播等传播途径将传染病毒传染给受感染家禽进而损害其免疫系统传播病原体而形成的传染过程。这种传染过程对于我国具有大型集约型特征的家禽业影响十分巨大,同时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惨重的。而在目前来讲,传染型家禽疾病对于家禽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传染型家禽疾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死亡率高等特点,而我国目前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又较低,所以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2.有毒化学物质摄取破坏免疫机制引起的疾病

目前在一项权威的调查报告中已经证实了许多化学元素的摄入能够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失控作用,这些包括卤素甚至农药在内的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对于家禽来说就是致死的毒药,但就目前科技水平来说,化学元素大量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之中,由于对人类无害且造价低广泛流通于现代社会中,殊不知,对于家禽却是杀身之祸。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所研究出的新型材料等的运用大大的减少了社会生产成本,收到社会上下的一致追捧,人们以为是社会进步带给人们的福利,却在悄无声息之中铸造了一把尖刀指向家禽,随时毙命。在化学元素无孔不入地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之中的今天,我们应该将这一因素重视起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应激反应引起的家禽疾病

动物的应激反应即是指动物对于过激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将动物的应激反应作为患疾病前的过渡,市疾病来临前的明确预兆,而动物的应激反应如果得到重视并正确治疗,则很容易恢复健康。但如果得不到重视且不加以治疗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应激反应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就是动物的应激热反应。所以夏季是家禽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夏季期间家禽的应激反应,及时重视并给予治疗。

二、家禽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

1.完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凡事紧跟党的脚步,听指挥。所以管理体质的革新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下最彻底的改革方式。所以要想真改善决家禽预防管理系统,改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是最有效也最根本的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动物防疫管理制度中最需要改进的就是科学管理。在科学技术水平急速发展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写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今天,科学发展是正确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动物防疫管理中,就是要根据科学的方式,规范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式,确保安全卫生,不将病菌带入饲养室,是对家禽业从业农民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家禽市场的负责,为我国食品安全市场的平稳发展贡献力量。

2.饲料和兽药的选择

首先,在饲料选择方面要务必要保证家禽所需的营养物质,丰盈的饲料营养能够保证家禽拥有良好的免疫力,有利于抵御病毒的入侵。家禽的营养不良会对其所接种的各种疫苗起不到更好的承载作用,会丧失抵御原本能够抵御的病毒的能力。况且丰盈的营养也能提升家禽的肉质和体质,对于市场的规范也能起到有利作用。所以饲料一定要根据所饲养的家禽品种选择合适的品种,确保家禽的营养物质。

另外在兽药的选择方面来讲,我国在兽药使用的方面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兽药使用要谨遵医嘱,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要听取兽医的意见,切莫自作主张,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3.积极接种疫苗

三、总结

参考文献

[1]王颖.家禽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85.

[关键词]家禽保健疾病防治

1前言

家禽养殖拥有者广阔的发展前景,最近几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家禽养殖的政策对家禽养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将养殖的中心转移到了家禽养殖方面。但是,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存在各种传染性疾病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家禽中很多传染性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提高养殖户的防病意识,在养殖户养殖过程中告知他们应该做好疾病预防的各种工作,以切实有效的手段控制疾病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家禽养殖的安全性。

2家禽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2.1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对于降低家禽传染性疾病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很多地区的家禽养殖过程中,为了满足及时上市的需求,很多养殖户都将养殖场建设在靠近城市的郊区,甚至是选择在工业生产区域养殖,这些地区的各种废物和污水会严重影响到家禽健康的生长,而家禽在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粪便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给城市周边的环境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养殖户在选择养殖地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空气质量较高,远离城市和工业重镇的地方。养殖场应该选择远离城市主要干道,接近水源的地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道路噪声污染以及养殖对水源造成的污染。此外,在选择养殖场所时,还应该选择地势较高的、光照充足以及通风良好的地区,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养殖的安全性,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

2.2家禽的饲养管理

在夏天时期,饲养人员更应该控制好养殖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多通风透气,为家禽供给充足的水分,每天应该安排的管理人员对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饲养条件不足的养殖场应该定期的在养殖场内喷洒一定量的水分,保证养殖场内部的空气湿度。同时,还应该加强饲料管理,多投喂一些有营养的粗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含量。夏季气候炎热,鸡舍的养殖密度比较大,因此应该加强通风透气,保证及设备内的空气流通。在进入秋冬季节之后,不应该让家禽饮用冷水,应该饮用温开水,同时,还要增加饲料投喂的次数,每天对养殖场进行清理,保证鸡舍的清洁和干净。在严寒季节应该减少通风的次数,降低家禽的应激反应。

2.3家禽免疫接种

做好家禽的免疫接种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家禽的疾病。养殖人员应该定期有计划的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一般来说,在制定家禽免疫计划时,应该将家禽的身体状况和抗病能力列入考虑的范围。同时,家禽的种类、年龄和区域内的家禽疾病发生情况、往年的疾病传染比率也是着重考虑的因素。养殖人员在为家禽进行接种之前,应该对家禽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家禽发热或者其他潜在的病症。对于身体状况欠缺或者正在治疗中的家禽不能进行免疫接种。注射过弱毒疫苗的家禽,身体的抵抗力可能需要2-3天的恢复期。在此期间,家禽可能会感染各种原发或者诱发疾病,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加强其营养,做好此类家禽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接种过活苗的家畜,应该对其进行观察,对家禽产生的各种过敏反应及其他异常应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用过的疫苗空瓶应该及时埋入土中或者烧毁。

2.4药物治疗

在家禽饲养过程中,有很多养殖人员对提高家禽自身的抵抗疾病能力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对家禽用药过程中很少会有养殖户会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用药,经常是多种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容易对家禽的集体造成伤害,导致家禽的机体变弱,最终会加重家禽的病情,甚至是导致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的爆发。因此,在家禽环境期间,应该要求饲养人员根据家禽发病情况合理的使用药物,保证家禽能够逐渐回复健康,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刚出生3天的幼禽,应该喂养一定比例的高锰酸钾进行肠胃清洗。比例以20g高锰酸钾与100kg的进行配比。对于常见的禽类疾病白痢应该在饲料中掺入0.04%的土霉素碱进行预防。对于超过10天地额幼禽,养殖人员应该加强球虫病的防范。在各种疾病的预防喂药中,养殖人员注意各种禁止药物混合使用,避免家禽体内产生抗体。

3结束语

随着我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将主业转向发展较好的养殖业。养殖业的良好发展,不仅能够转变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做好家禽的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是发展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在家禽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除了要做好家禽疫苗接种工作之外,还要加强禽舍及其外部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家禽生产的安全性。

[1]孙向东,刘拥军,蔡丽娟,陈雯雯.美国家禽改良计划特点和管理结构[J],中国动物检疫.2009(07).

[2]丁伟言,高来春,李海英家禽生产中发生免疫抑制疾病的原因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09(11).

【关键字】家禽;饲养;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家禽,是指人类以获得羽毛、卵、肉为目的,采用人工方式饲养的鸟类动物,常见有鸽、鸡、鸭、鹅等鸟类,本文探讨主要以鸡为例。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家禽肉、卵需求的日渐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家禽饲养技术也日趋成熟化,然而,禽病的屡治不绝却将当前家禽饲养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暴露出来[1]。家禽养殖场管理上的缺失不仅会加大鸡群生病率,造成鸡群损失及提高养殖成本,同时也为禽流感提供了传播途径,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见,如何实现家禽饲养的有效管理是当前广大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家禽饲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忽略消毒的重要性

目前,消毒方式不规范是家禽饲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消毒剂使用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导致家禽养殖户们只能是凭借过往经验来实施消毒措施;譬如采用氢氧化钠碱性消毒剂对育雏室实施消毒措施,没意识到这种高强度的消毒剂在实现彻底消毒的同时也会对雏鸡健康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对养殖场实行全面完善的消毒措施,为病原体提供了可供滋生的环境;譬如没有在养殖场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使得携带多种病菌的人员未经任何消毒措施即随意出入养殖场,为家禽健康带来隐患[2]。此外,还有部分养殖户长期使用同种消毒药剂而拒绝使用新型的消毒药剂,使得病原体逐渐提高抗药性,令消毒效果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养殖场消毒方式不规范主要是由于养殖户们缺乏消毒意识,忽略消毒重要性所致,可见,要达到养殖场消毒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端正养殖户对消毒的态度,实现消毒措施的规范化。

1.2用药剂量存在误差

无论何种药物,在发挥药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毒性,家禽药物也是一样,在适度剂量下,药物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一旦超出这一范围,这些毒性即会对家禽造成伤害。然而,当前一些养殖户往往没有形成正确的用药观念,一旦家禽发病即盲目使用大剂量药物以期促进治疗效果,实则不但无法起到治疗目的,扩大的药物毒性还会给家禽带来额外生理负担;譬如长期给家禽使用大剂量红霉素药物,导致其钙吸收能力下降,使部分雏鸡出现发育不全的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养殖户为节约治疗成本,一旦家禽病情得到改善即停止用药,期望家禽能自行康复,然而,所有疾病都是遵循一定规律变化的,而家禽病情往往就在停药后复发,甚至可发展为慢性疾病,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起到节约治疗成本的目的,反而还会提高药物费用,致治疗成本上升。

1.3滥用抗生素类药物

众所周知,抗生素虽然对病原体具有较好的抑制与杀灭作用,但由于其可提高病菌抗药性,且用药后将蓄积于家禽机体内,因此并不适于家禽使用。然而,一些养殖户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反而将抗生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禽病的首要选择,这种行为不但延误了禽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所有养殖户均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疗禽病,从根本上消灭抗生素对食品安全的不良影响。

1.4饲养管理方式粗放

养殖场管理方式粗放主要带来以下问题。一是温度问题。一些鸡舍在夏冬两季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恒温操作,导致鸡群中暑或因受凉而引发肺炎;此外,在温度较低的鸡舍中,鸡群为保暖而密集成群,最终导致相互挤压而死的现象并不罕见。二是湿度问题。过于湿润易导致鸡下痢,而过于干燥则会使鸡体流失大量水分,阻碍雏鸡的卵黄吸收,并使鸡舍堆积过多尘埃,使鸡患上呼吸道疾病。目前由于管理粗放,鸡舍常出现缺水现象。三是光照问题。缺乏充足光照不但会使鸡群健康受到影响,降低产蛋率,同时还会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当光线过强时,极易引发鸡群互啄,进而造成鸡群伤亡。

2优化管理将禽病拒于禽群之外

2.1提高消毒重视程度,遏制病原扩散

养殖户应在兽医部门与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消毒对象与消毒环境选购由兽药监察部门批准生产的消毒剂,以保证消毒剂的使用科学性与合理性。养殖场消毒主要分为预防性消毒与疫源地消毒,前者是对养殖场内所有存在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可能性的场地、饮水及用具等进行消毒;后者则是对有过传染病的场地、饮水及用具进行消毒。除对养殖场实施全面消毒措施外,为防消毒池内消毒剂药效挥发,需定期更换消毒药剂。此外还应严格管理养殖场人员进出,场内人员每次进场前需先入消毒室消毒;场外人员则必须经由场内兽医检查批准,方可于消毒后进入场内。最后,由于长期使用同一消毒剂将令病原体提高抗药性,因而需购买多种消毒剂交叉使用。

2.2重视家禽预防接种工作,加强抗病免疫能力

针对家禽养殖户用药观念不正确的问题,一是要规范药物使用剂量。根据病变规律与规定疗程给家禽用药,家禽病情改善后继续坚持用药以稳定疗效,从而使家禽疾病得到完全治愈。二则是要重视家禽预防接种工作。一方面,对家禽进行预防接种可以降低药物使用率,减少家禽的药物摄入,继而避免过多药物毒性对家禽生理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预防接种可以有效提高家禽抗病免疫能力,起到节约治疗成本的作用[3]。

首先明确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一般由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依照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结合各类流行禽病的特征、家禽年龄、母源抗体与疫苗类型来制定;其次,养殖户配合免疫程序进行家禽预防接种工作;最后,接种完成后,对所有家禽实行免疫监测工作,以预防存在免疫失败的例数,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完善免疫程序。需注意的是,为防止免疫失效,家禽免疫接种后十天内不宜使用消毒剂。

2.3优化兽医诊治管理,以正确方式防治禽病

为尽可能消除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现象,最为有效的方式即是优化兽医诊治管理,只有在兽医的指导下,才能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实现用药合理性。为此,需要当地政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基层兽医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诊疗与兽药使用水平。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疫病监测体系,保证禽病的及早发现与及时治疗,通过应用科学的疫病防治措施来最大程度的降低禽病发生率。

2.4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减少致病可能

由上述可知,松散粗放的管理模式并不适于家禽饲养,因此,为实现家禽的有效管理,养殖户应以科学合理的态度优化管理模式,减少养殖场致病可能。首先,每日定时查验鸡舍温度计所示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过热需通风散热,过冷则应实施鸡舍保温工作,以确保鸡舍温度时刻处于要求范围内。其次,每日定时为鸡群提供饮食饮水,以保证其体内水分充足,如鸡舍过于干燥,可将水盆置于供温炉上加湿;如鸡舍过湿,则可通过增加通风量或更换垫料的方式控制鸡舍湿度;需注意的是,冬季应避免开窗通风,以防冷风使鸡患呼吸道疾病[4]。其三,对鸡舍实行夜晚间歇式光照措施,保持光照适度,并确保灯泡干净。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家禽饲养管理模式中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纠正错误观念,重视用药合理性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就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养殖场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鸡群健康。

参考文献:

[1]任志.肉鸡饲养常见的几个问题[J].四川畜牧兽医.2011(03):37-38.

[2]张宝静,肖喜东.目前家禽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畜禽种业.2010(02):126-127.

[3]李春艳.鸡场的消毒及应注意的问题[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03):84.

[4]李嘉红.家禽饮水给药须“八防”[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03):42.

一、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1.发生频率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禽流感的季节性特征逐渐减弱,原来是冬春季节高发,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流行,成为真正的地方流行性疾病。

疫苗更换的速度不断加快,2000-2006年:Re-1;2007—2009年:Re-4、Re-5;2010-2013年:Re-6;2014年:Re-7;2015年:Re-8。

2.发生范围迅速扩大。由广东省扩至全国(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由家禽养殖场,扩散至野禽栖息地。

3.毒株变异频繁且愈发复杂。(1)血清型:H9N2、H5N1、H5N2、H5N6、H5N8、H6N6、H7N9、H10N8等等。(2)基因型:Clade0、Clade2.2、Clade7、Clade2.3.4、Clade2.3.2、Clade7.2类Clade2.3.4。(3)抗原性:Re-1、Re-4、Re-5、Re-6、Re-7、Re-8。(4)宿主范围:家禽野禽哺乳动物人。(5)致病力:LPAIHPAI。

4.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1)混合感染更常见:不同血清亚型AIV,AI与其他病原。(2)临床症状非常典型。

5.自然感染动物种类不断增加。(1)家禽野禽。(2)禽类哺乳动物,甚至鱼类。

6.病原污染程度加重。由养殖场向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场等扩散,并随着家禽产品运输工具扩散。

二、影响禽流感发生的主要因素

1.家禽养殖生产方式。(1)养殖方式:散养,集约化饲养,工厂化饲养。(2)组织形式:单一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小区”、“公司+农村”、专一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2.经营方式。单一经营(种禽、商品代)抗疫情风险能力较弱。

3.销售方式。鲜活: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街头排挡。屠宰:热鲜、冰鲜、冰冻。

4.生产过程。(1)品种(抗病力、生长性能之间的关系)。(2)营养。(3)疫情防控(生物安全措施、疫苗之间的关系)。(4)饲养管理(日常消毒、自动化设施设备、人员管理、标准化饲养)。(5)环境控制(地理位置、隔离缓冲带、无特定疫病区、生物安全隔离区、饲养环境净化、异常死亡家禽的无害化处理)。(6)企业作为疫病防疫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

三、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对策建议

1.政府的政策导向。

(1)养殖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有计划控制养殖规模和发展速度,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养殖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鼓励发展“一条龙”生产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

(2)兽药厂:加强对禽流感疫苗质量管控和临床应用效果的监测评估,根据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疫苗生产用种毒,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研发针对性强、更有效的疫苗,鼓励公平竞争,政府招标疫苗逐渐退出。

(3)政府防控禽流感的工作原则,应该是“正确定位、部门联动、数据公开、适度防控、调整产业”。①正确定位:对该病的特性及其在家禽和人群中的危害性要充分评估,准确认识,区别对待,不要过度渲染,也不要麻痹轻视。②部门联动:农业、卫生等部门在防控工作中应步调一致(包括工作程序、监测方法、判定标准、公布信息等),相互及时沟通信息,做到资源共享、措施相宜。③数据公开:把监测结果尽量公开,并且形成定期公开制度;加强科普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让公众清楚规范的养禽场所的家禽感染的风险是低的,食用熟透的禽类食品是安全的;做好风险沟通,政府与公众,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④适度防控:重点防控,分类指导,重点地区包括禽类交易较大、养殖量较大、疫情毗邻的地区;实施分类监测:集约化养禽场、散养密集区、交易市场及环境、运输工具等。⑤调整产业,推动家禽业优化升级:养禽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育种、营养、防控、环境控制、加工、销售等全程改造升级,集中饲养、科学防疫、集中屠宰、冰鲜销售、多元发展;兽医企业。新产品研发与使用效果评估,减少对政府依赖,按照市场规律依法经营。

2.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关键词:养殖小区;问题;规范化措施

1畜牧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

1.1养殖小区规划选址不合理

养殖小区开始建设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出现了布局规划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小区的规模大小不一,划分不合理,出现家禽混乱,活动不受限制。另外,在选址上,有的养殖场首先注重自己的利益,将其建立在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的公路两侧,大搞“形象工程”。由于这种选址方式,养殖场受到各种交通噪音,人流量多的影响,使家禽的日常生活与繁殖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家禽的生活环境,降低了家禽的生活质量,同时家禽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扩散传播给附近的人群,是很大的健康隐患。还有的养殖场选址在郊外,靠近水泥厂化工厂等污染工厂,工厂极易污染周边的水源与牧草,会使家禽受到污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一些传统家养的养殖就近将小区建在村落附近的湿地,这种方式不利于排水,并且环境湿冷,很可能会发生疫病。

1.2养殖小区管理不规范

养殖小区建立起来以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小区内的各种事务缺乏管理人员协调组织,使小区的各个环节得不到联系,很多养殖小区独立自营发展,并且小区内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秩序混乱,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销售量下降,综合效益没有得到提升。

1.3养殖小区设施不健全

养殖小区缺乏投资,基础设施不健全。特别表现在防疫设施上,小区不仅防疫制度不完善,而且缺少防疫人员,对家禽的卫生情况掉以轻心,家禽不按时接种疫苗和清理消毒,降低了家禽的防疫能力,给禽疫的产生提供可能性。家禽非正常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也得不到正确的消毒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疫。家禽的粪便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1.4养殖小区家禽品种杂,数量少

养殖小区还存在品种繁杂,品种多却数量少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单一品种大规模养殖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殖小区的发展。另外,饲养户之间缺少联系,独立自营,使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充,难以规模化专业化,使销量日益下降,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

2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化措施

2.1合理选址与布局

养殖小区的正确选址,合理布局非常重要,这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建议,考虑好各方面如水源、饲料、交通、防疫等各方面的问题。尽量选择在干净、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同时要远离人群,利用人烟罕至的野外荒地,减少经济开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各个方面要做到与家禽的生活习性相一致,为家禽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2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养殖小区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并且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小区组织品种引进,选择有质量保障的饲料,做好各种防疫措施,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且联系各饲养主,加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对产品进行安全检测与销售,帮助养殖户寻找买家与商机等,为小区提供全面的服务。小区还应建立起严格的消毒制度,将各项检测落到实处,一旦检测不合理,需立刻申报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与惩罚力度。使养殖小区实现生态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3大力投入资金,增加基础设施

养殖小区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各种基础设施,特别要对防疫设施进行配置,建立检疫解剖室、疾病诊断治疗室和疾病隔离区,同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防疫人员,保证各种家禽的定期消毒检查,病死家禽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家禽的粪便处理,阻止疫情的产生与传播。因此,国家应在此方面增加扶持政策,为农村养殖小区提供更加先进的防疫设备,帮助养殖户更好的经营。

2.4增加单一品种数量,规模化养殖

养殖小区引起新品种时,应进行市场调查,主要引进市场需求高、被群众广泛接受,受群众欢迎、容易饲养、适应当地的环境的品种,并且增加引入该品种的数量,形成大规模经营,使经营趋向规模化。经营主之间应实现信息开放,团结合作,提高品种的销量,实现互利共赢,提高经济效益。

THE END
1.家禽饲养管理要点.ppt家禽饲养管理要点.ppt 26页内容提供方:137***1633 大小:5.23 MB 字数:约2.76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07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家禽饲养管理要点.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家禽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03/7103124121006115.shtm
2.家禽的饲养管理有哪些基本内容?【题目】 家禽的饲养管理有哪些基本内容? 【题目】家禽的饲养管理有哪些基本内容?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9154573.html
3.辽宁抚顺昆鹏家禽养殖经营有限公司所属地区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登记机关抚顺市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国标行业 其他家禽饲养(A0329) 英文名Liaoning Fushun Kunpeng Poultry Breeding and Operation Co., Ltd.(自动翻译更新) 注册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章党镇三家子村附近企业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家禽饲养。(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https://www.qichacha.com/firm_a9cd1dd66eb8dac07ee2fc33c152776a.html
4.家禽的饲喂与管理家禽的饲养并非易事,饲养过程中要考虑诸多问题。比如:饲养场的选址,饲料的选择与喂养,家禽疾病的防治,饲养过程的管理等等。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家禽的饲养。 饲养场的选址:因家禽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所以家禽养殖场不应建在风景名胜游览区,水源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 http://www.afmchina.com/kelijibaike/482.html
5.家禽养殖包括哪些动物家禽养殖管理经验及注意事项→MAIGOO知识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通常是以卵、肉、羽毛等的生产为目的,但也有为玩赏用而饲养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常见的有家鸡、火鸡、珍珠鸡、鸽、鹅等。 家禽养殖管理经验及注意事项 养鸡 1、饲养成本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5636.html
6.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范围为(),高温可使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高温可使产蛋量、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A.12—23℃B.12—28℃C.15—30℃D.15—35℃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8d60fff583c043e9a7c795c5c4d66331.html
7.家畜饲养范文4篇(全文)肉牛、羊产业开发是项务实的事业, 要在认真做好繁殖和饲养管理工作的同时, 还要搞好卫生保健, 疾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 家畜饲养 第4篇 第一条 为加强城区犬类及家畜家禽饲养管理,规范饲养行为,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共秩序,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有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ehbsggv.html
8.种禽孵化管理系统◇ 对标管理,结合预算分析进行管控,对每月及至整年的计划与实际生产完成情况做比对。 ◇ 禽群按批次管理,生产转栏、转群、淘汰、产蛋、喂料等情况集中采集录入,减少人工采集数据的工作。 ◇ 饲养员与饲养批次相关联,为考核饲养员管理业绩提供依据。 ◇ 种禽场每天的“生产日报”管理,根据批次自动生成存栏和日龄。 https://www.ajiaxi.com/h-pd-24.html
9.动物科学专业《家禽生产学》动物科学专业1.了解和掌握与家禽生产有直接影响的营养与饲料、遗传育种、繁殖等基础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使学生了解现代家禽业发展的动态和经验。 2.了解国内外家禽的优良品种,并能够合理选用品种。 3.熟悉和掌握现代养禽生产中的科学饲养管理技能,使学生能按照家禽的生产规律发展畜牧业,生产优质的禽产品。 http://bio.huanghuai.edu.cn/2017_03/23_00/content-38466.shtml
10.家禽平台家禽智能养殖整体解决方案这些信息通过智能网关上传到后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学习,形成家禽健康状态的分析与预警模型,以利于养殖的生产管理。 深农智能家禽穿戴式传感器与配套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更精确地预测家禽的环境舒适度、疾病状态、抢饲或发情等行为,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例如,试验表明家禽在https://info.caaa.cn/html/info_kj/info_jjfa/2022/030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