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论文关键词:畜牧专业,大学生,科研活动

1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动手能力和一些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实验及实习培养后,对畜牧行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就以家畜饲养为例,目前我国养殖由传统的家庭散养逐渐转变为规模化的饲养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是养殖规模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的饲养管理下,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的饲养管理就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包括动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等研究。如果作为畜牧专业的大学生,不具备专业素养,认识不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很难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自己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有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在专业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大部分畜牧专业的在校学生能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也能意识到具备科研创新思想和掌握基本科研技术对自己在畜牧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同学积极参与到其中。

教师申报科学研究项目成败的关键是选题,同样,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创新课题还是毕业论文设计都需要做好选题。就大部分学生而言,其选题是在该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的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工作志向自主选题,然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立项、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完成等工作。

立项的完成,就进入试验操作,这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学生要从原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各方面独立、主动、按步骤地实施方案,做好试验结果记录,再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试验结论,并对该结论加以讨论。有时候在试验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败,这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能使其所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外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的承受能力更强。

2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羊生产学实践教学动物科学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拓展和深化。《羊生产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重要课程,也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主干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羊生产学主要讲授绵羊、山羊的生产理论和方法,为学生在今后养羊实际工作中运用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尤其在新疆畜牧业中,养羊业是支柱产业,学好这门课程尤为重要。羊生产学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获得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为提高教学质量,羊生产学课程组根据课程的特点,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羊生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校羊生产学的理论教学为40学时,实验教学为16学时。实验教学一般是老师准备好器械、样品,然后讲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操作步骤实验,最后写出实验报告。有的学生对专业或羊生产学这门课程不感兴趣,根本不想参加实践教学,有的学生在实验、实习时只是看,不愿意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因此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教师考核学生实践、实习时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很容易通过,造成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出现倦怠现象。

2.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3.1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3.2规范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为改变学生重视理论学习,觉得实验课不如理论课程重要,忽视实验学习的现状,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组成。带教教师在平时实验课时要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要求规范实验操作符合规程,不损坏仪器设备,不浪费材料,实验步骤符合程序;技术操作过程、方法均正确,结果符合要求,实验速度快,并对每份实验报告打分。实验完成后,不论实验成败与否,都要求学生将该实验过程完整记录并进行小结,若对本次实验能提出一些新见解,则给予加分鼓励。实验报告要求实事求是、文字通顺、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并按时上交。在总结体会中,能够看出很多学生加深了对学科的认识,并提出了看法。此项措施提高了学生平时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从理论到实验,又从实验到理论,知识逐步得到深化。

3.3重视生产实习实践环节

4.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羊生产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这门课中的重要性,只有合理地选择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服务相结合,建立符合畜牧业生产需要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相应的条件保障下进行有组织、有条理的管理和执行,才会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喜生,张春香,张建新,等.《羊生产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3):28-29.

[2]杨雨鑫,杨朝霞,陈玉林.《羊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2):106-109.

[3]孙延鸣,肖林晋.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12-113.

关键词:业务水平;创造条件;能力训练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畜牧业也在向现代化过度,农村急需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畜牧兽医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必须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使农村职中毕业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尽快进入角色。但如何突出实践教学呢?多年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以“学一技之长,兴农村经济”为办学宗旨,坚持突出实践教学,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现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必须认清实践教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地位

畜牧兽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是通过实践能力体现的,如果把理论教学当作运动员的平时

训练的话,那么实践教学就是出成绩的各种比赛,这比理论教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它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当今畜牧兽医业的发展中对理论人才的需求很少,急需的大都是动

手能力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所以,畜牧兽医专业只有通过突出实践教学,毕业生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在社会上谋职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实践教学做好师资保障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想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现代畜牧兽医技术在养殖企业的广泛应用,学校必须和养殖企业合作,学校只有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生产科研实践,更新养殖技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才能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学校还要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在现代养殖企业中学到的新技

术,带领学生走村串乡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延伸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

《畜禽解剖生理》《畜禽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畜禽病理学》等均为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其实就是养殖企

业生产实践的基础,如果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延伸,就能实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当然,这个实验教学的延伸要切合实际,要和本实验联系紧密,不能盲目延

伸。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延伸,为以后专业课学习埋下了兴趣之笔。

四、努力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做好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

(1)校内要建有标准的畜禽解剖实验室、畜禽病理实验室、实习养殖场、兽医实习诊所等实践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实习。(2)校外要和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养殖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创建校外定点实习基地,与兽医院开办校外兽医实习诊所,为学生更好地走出去进行实践实习提供好的场所,为校外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2.把课堂搬进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

在基地边讲边练,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以达到实践教学之目的。

五、结合送教下乡,切身体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由于职中发展不景气,职中涉农专业毕业生质量差,当地老百姓对职中存在偏见,不愿把孩子送到职中来,特别是一些养殖户认为在职中学习两年还不如在养殖场干一个月,再加上大

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服务了当地经济,改变了老百姓的偏见,提高了职中声望,实现了“学一技之长,兴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

六、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强化动手能力训练,把好实践教学的思想关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层次低的特点,要在教学实习中对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之目的。在实践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怕脏怕累的思想,攻克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关,要在关键技能上反复训练,如兽医上的打针、输液,养殖上的人工授精、分娩接生等,必须人人过关。当然,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尽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愉快地掌握技能。

七、把好学生毕业生产实习关,确保实践教学出硕果

毕业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中的最重要一环,学生到实习单位

进行毕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既完成了学生的

各项毕业实习任务,又能磨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为日后能适应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毕业实习是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它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技能串起来进行一次综合检验,在实习中巩

固弥补,最后实现专业技能质的飞跃。所以,学校要组织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到标准化的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要人人交出有创新的合格毕业论文,要人人通过实习企业的技能考核。

总之,在畜牧兽医教学中要通过培养高水平师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技能训练来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送教下乡和毕业实习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的飞跃,从而达到培

关键词: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学生发展

“动物繁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求以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的模式共同推进,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又能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好地开展实践应用,从而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动物繁殖学”课程先后作为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网络示范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并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改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整个教改过程中不仅思考了“教师如何教”,而且探讨了“学生如何学”。因此,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老师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对等的地位,对教学产生等同作用。当前,由于观念和认识等因素的局限性,还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没有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改的突破点,对学生的研究和探讨比较薄弱。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由此,导致教学中的弊端频频出现,制约了课程建设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推动教学发展的突破口。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均已逐渐成熟,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无论学习或生活,均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关键的内因作用,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活动只起外因作用,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学活动的目的。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由于学习手段、环境和条件都非常方便,学生的学在教学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占主要作用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另外,教改方案的实施、教改效果的检验,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反映出来,忽视学生因素而行教改,则教改的效果难以达到。因此,在完善教学梯队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举措使教师与学生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之中,为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让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重提到了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体现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科知识,丰富学习方式。有人认为,教学的更高目标不是让学生确信,而是让学生处于不断质疑的状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过程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科研促进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研室具有完善的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和经费等资源,为支持本科生教学实验实习、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了保证。近五年来,本教研室累计承担了20余项SRT计划项目(约80人),其中5项获得了国家或江苏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并指导数名本科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获得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的佳绩。此外,教研室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于2010年与江苏省海门市联合组建一个校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海门山羊研发中心”,包括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科研楼及14栋约8000多平方米的羊舍,不仅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有助于增加高校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率。总之,教研室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改革。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学习渠道和机会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的结果。所以,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校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快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必须提高学生满意度,科学地评价学生

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对高等学校的感知质量与他们对学校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感觉状况,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在标准”和自己的“内在标准满意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它是学生心理层面的一种体验,是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一种反馈。因此,教师要赋予学生对其所消费的教育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从学生期望出发,了解学生的理想、想法、看法及内在标准,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满意度,是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凭感觉、经验办事的有效方法。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李克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周雪梅.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139-140.

[5]李长印.试析新世纪历史教学方法转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2):39-42.

[6]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9,(4):1-4.

关键词:岗位轮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动物群发病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对培养具有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方法的高素质人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09年9月~2010年12月,结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项目,我们根据《动物群发病防控》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岗位轮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生、实训单位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一、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是由校内专职教师和动物疫控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开发与建设,共同修定符合动物群发病防控实际工作任务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将群发病防控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始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依据、为实践教学服务。为保证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符合,课程的学习任务由学校和动物疫控中心共同完成,具有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和一线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实训课的带教任务,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用工作实践进行实训。课程的实训考核由学校和单位共同完成,由一线工作人员以实际工作项目来考核学生。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根据岗位需求,我们对《动物群发病防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上以动物群发病预防与控制项目培养为主线条,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疫病防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必须技能,培养学生工作的规范性与实用性。因此,对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做了较大修改。本课程分为动物群发病免疫、动物群发病监测、动物群发病检疫监督、动物群发病疫情上报、动物群发病诊断、隔离与封锁任务、动物群发病治疗、动物群发病的染疫动物处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的初步制订九项学习项目。

三、课程的组织实施

1.岗位教学安排:岗位轮动教学总学时为6周,教学内容主要为各岗位核心技术操作,教学方法为实践操作。以一组为例描述学生在各岗位学习的具体方式:第一组共17人,分为3个小组,A、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人,B、动物卫生监督所5人,C、基层兽医防疫站6人(分三个站,每站2人)。每个小组在该岗位实训两周,后A组到B组,B组到C组,C组到A组,现两周后,再一次轮换,A组到C组,C组到B组,B组到A组。A、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0学时(十天)配备本系老师和实习单位专家老师;学生人数为6人;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教学内容为重点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和监测技术。B、动物卫生监督所:60学时(十天)配备本系老师和实习单位专家老师;学生人数为5人;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教学内容为屠宰场检疫的具体操作技术,公路动检站检疫的具体操作技术。C、基层兽医防疫站:60学时(十天)配备本系老师和实习单位专家老师;学生人数为6人;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教学内容为动物防疫站产地检疫的具体操作技术。

2.组织实施:①全过程参与根据岗位轮动前的教学安排,学生到实习岗位后,要对所在岗位的性质、要求和任务进行了解熟悉,完全执行所在岗位单位的各项制度,以所在岗位职工的身份全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岗位职工的指导下完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②发挥岗位专家的作用虽然试点班的同学工作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但同学们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能力较差,为此,在每一岗位有1名专职教师和至少1名企业技术骨干专家,负责本岗位目标培训和日常教学管理,由专职教师进行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针对试点班的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岗位技术骨干专家的现场指导下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和岗位技术专家一起指导学生确定最佳解决方案。③填写实训日志同学们一定要及时写实训日志,通过把在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把典型问题随时向老师反映,以便及时解决,为生产提供更好更佳的服务。同时通过填写实训日志,不仅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且通过知识的积累,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也为毕业论文提供很好的素材资料。

3.成绩考核。动物群发病“岗位轮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教分离。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和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

四、岗位轮动的成效

1.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在指导老师和岗位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企业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服务,同学们通过承担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去操作。这种全真的实践岗位教学,通过体验和感受企业工作的真实氛围,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规范的、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对于培养他们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严谨认真、与人合作、爱护公物等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轮动,学生与社会形成了零距离关系,学生变成了社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社会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3.提高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岗位轮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学生岗位工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在“岗位轮动”教学实施中,充分利用了企业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与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教学教育理念,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综合教学能力。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C].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年-2006“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2006.

[2]周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1998,(3):59-61.

THE END
1.畜牧业与灌溉农业:定义特点与发展前景畜牧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家畜的饲养、繁殖和管理。家畜包括牛、羊、猪、鸡、鸭等,它们的肉、蛋、奶等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来源。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餐桌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农民的收入水平。 畜牧业的特点主https://b2b.baidu.com/q/aland?q=193A0D081B7C1A22702971010C601B7C6A737F611B2C686B05117C2A1A227E6B1C700E797779&id=qiddaf1624334a085d895041338eaf0d86a&answer=5827798082598284892&utype=2
2.2022年英国畜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发达的原因行业动态3.2草场科技管理水平高,草料供应保障程度非常高; 3.3科技发达,畜牧业的投入产出率、生畜的成活率、出栏率很高;另外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规模化、自动化、专业化。https://www.zcqtz.com/news/284592.html
3.内蒙古日报始终坚持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添彩祖国他们筚路蓝缕、开启山林,走遍了内蒙古山川大地,结合自治区草原畜牧业特点,采集标本,制作教具,白手起家,保存了数以万计的教学、科研第一手标本材料,在有关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草业科学教学标本的制作、保存和利用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势和特色,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https://xiaoyou.imau.edu.cn/info/1052/1816.htm
4.畜牧业发展(通用8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e97c2gb.html
5.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校史(第一集:1940.91990.9)校史一、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教学特点 学校根据当前青海畜牧业战线对中级专业人才的需要,设有畜牧、兽医、草原、畜牧兽医、畜牧业经济管理5个专业。1951年设有农科,1956年该专业并入青海省农业学校。各专业除共同开设政治、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体育等文化基础课程外,其他课程各有不同。 https://www.qhxmzy.cn/html/933/2020-09-22/content-5209.html
6.特色现代农牧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正蓝旗农牧正蓝旗畜牧业以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近年来,该旗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转变思想和经营方式,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以“少养、精养、优养”的思路,重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化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做长现代肉牛产业。 https://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9/09/03/0127701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