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1.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19
Figure1.Thenumberofleisureagriculturebusinessentitiesandannualchangeofbusinessincome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19
Figure2.Thenumberofemploymentinleisureagricultureandthenumberoffarmers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19
3.2.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
3.2.1.农业自然资源丰厚
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资源条件,赋予了山东省农业与生俱来的发展优势。
Table2.Totaloutputvalueof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husbandryandfishery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22
Figure3.Relationshipbetweenthetotaloutputvalueof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husbandryandfishery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22
Figure4.Proportionalrelationshipoftotaloutputvalueof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husbandryandfisheryinShandongProvincein2022
3.2.2.区位交通便利
Table3.Annualfreightvolumeofroads,railwaysandwaterways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22
Figure5.AnnualFreightvolumechartofroad,railwayandwaterway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22
Figure6.TrafficmapofShandongProvince
3.2.3.政策强力引导
近年来,山东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总抓手,聚焦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休闲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46家,省级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46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41个,省级齐鲁美丽田园40处。充分利用电台电视、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新媒体扩大宣传,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提升休闲的知名度与吸引力,推动山东省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3.2.4.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民众的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升高,2015年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3.2万元到2022年已经增加到4.9万元。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精神需求的增加,人们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使得旅游需求从单一的景点游逐渐扩展到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旅游方式和目的地选择也日趋多样化,而休闲旅游则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Figure7.DisposableIncomeofUrbanresidentsinShandongProvince,2015~2022(Unit:Yuan)
3.2.5.旅游业的发展
Table4.Theannualnumberoftouristsreceivedandforeignexchangeincomefromtourism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5to2019
4.山东省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休闲农业总体发展不平衡
4.2.从业人员素质低,旅游服务质量待提升
4.3.休闲农业受季节性制约明显,营销理念落后
农作物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休闲农业项目也具有季节性,季节的制约因素带给游客游玩与出行上很大的制约与影响。旺季游客众多,淡季游客稀少,从业人员闲置,影响了休闲农业的稳定发展。此外,在营销方面,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观念保守、落后、缺乏变通性与灵活性,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不重视品牌的宣传力度,品牌观念薄弱,缺乏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分析,宣传渠道单一,导致游客的消费欲望降低,参与度降低,并没有确定合理、科学的宣传方案与营销策略,并没有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后期宣传方式也不够新颖,这就导致了很难去吸引新的客户,增加客户群体。同时,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挖掘不足,没有把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当地民俗文化结合发展。经营者对该产业的发展缺乏长远的眼光,维护了眼前利益的同时,阻碍了休闲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形成核心品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4.4.自然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
5.山东省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合理规划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休闲农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合理规划。一,区位选择上要科学、合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具体的区位位置,比如在旅游景区旁区位选择,旅游景点的周边往往存在着大量客源,以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为游客带来双重的游客体验,即既可以游览景点风光,又可以进行农业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当地休闲农业的知名度。或者选择在城市郊区的位置,对于城市周边的休闲农业,受众群体主要为城市市中心的居民消费者,消费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总而言之,在进行具体的区位选择时,不能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二,找准市场定位,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产业[7]。要搞好科学规划,突出农业特色,要根据市场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优势来发展休闲农业,注重协调开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进而发展优势产业,比如结合当地的艺术特色,设计一些旅游纪念品,或者在包装上介绍当地特色,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5.2.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休闲农业是基于农业产品和农业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休闲及观光旅游,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强化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休闲农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一,对休闲农业的参与人员,即当地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要积极开展村民的培训活动,定期定点的灵活开展,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提高村民的素质。比如开展对当地的农业旅游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让当地农民知道以合理的开发或者经营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同时保护大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可以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当地村委会组织,到其他的示范点示范村进行参观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二,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8],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扶持,加大招收力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要留住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激发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从而推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创新发展。
5.3.加强宣传力度,打破季节制约
5.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生态环境更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9],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对于游客来说,要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比如不随意丢弃垃圾,不践踏草坪等,保护农业生态自然景观。二,对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而言,要提升服务水平,避免恶性竞争,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保持区域山青水绿,重视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从长远开发考虑,坚持“尊重自然”的开发理念,注重对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保持当地特色大自然风光,比如多采用节能、环保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三,因地制宜的建立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站点,加强对当地垃圾及废弃物、废水的循环处理回收利用的能力。四,多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五,在重要区域切实做好生态保护,严禁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的行为。
6.结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朝阳产业”,是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0]。通过对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在发展休闲农业未来存在许多机遇和优势,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低,旅游服务质量待提升、休闲农业受季节性制约明显,营销理念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等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山东省需要合理规划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人才培训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打破季节制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推进山东省休闲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