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韶关南雄市富村公司的探索,是新时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其发展路径、经验做法和需要破解的问题,给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一定的思考
南雄银杏美景
◎李馥含(澳门科技大学)
◎本文责编/郭芳
韶关南雄市水口镇的南雄市富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村公司”)是当地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企业,在推动当地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个案调研发现,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正一步步得到落实,水口镇党委政府、驻镇帮扶工作队及各村“两委”为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与问题。现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富村公司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个案进行剖析,以对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困境和前景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把握。
南雄“富村”探索
(一)成立背景。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到2025年脱贫地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在此背景下,水口镇按照韶关及南雄市的统一部署,通过政府牵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助、团结13个村集体加1个社区,采取“村集体经济平台+龙头企业+农户”的思路和抱团模式,于2021年12月创建镇级集体联营公司南雄市富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万元。
(二)经营范围。富村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包括农产品、农副产品销售,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业机械服务,农文旅项目开发经营,集贸市场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民宿,农业观光旅游红色主题教育和红色文化培训咨询服务等。
(三)分配原则。坚持发展与收益并重原则,公司每个订单所产生收益的30%直接反拨至产生该订单的村(社区)经联社,60%按股本进行分红,剩余10%中部分作为公积金用于公司业务扩大发展。
(四)运营情况。
1.人员配备。富村公司目前由水口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执行董事,社区干部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同时镇党委政府专门安排了2名镇干部、3名村干部协助富村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负责公司运行监管、业务扩展,协助帮扶工作队处理与富村公司关联业务。三级配备公司运营人员,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3.发展初见成效。截至2022年10月,富村公司营收为270万元。其中中秋节月饼销售额80万元;水口博物馆红色讲解、红色餐饮、博物馆零售、红色团建活动销售额23万元;西瓜、茶叶、清凉饮料等销售额20万元;大米、食用油、高山果等农特产品销售额约140万元(其中包括公司成立前经大部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大米业务);其他业务(含“832平台”收入分成)收入7万元。富村公司各项业务的利润额总计约43万元。
存在问题及面临困境
尽管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富村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困难,公司发展遭遇了瓶颈。其中,既有富村公司自身运营中的问题,也有需要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经营队伍不稳不强。富村公司成立后,按照三级配备原则明确了责任,但具体从事经营人员很不稳定。长期没有专职处理富村公司业务的人员,所有公司业务都由镇村干部兼职在处理,遇到紧急任务常需从各处抽调人员,导致富村公司业务连贯性不够、宣传时效性不强。此外,红色文旅是水口镇的重要优势,也是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以及农特产品销售的“红色引擎”,但目前富村公司红色文旅开发专业人才紧缺,尤其是路线开发和设计人员基本空白。
(二)自主独立品牌缺乏。从经营一般规律看,公司只有拥有自主独立品牌,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从而形成特色经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富村公司尽管形成了六大业务板块,但至今为止未能形成有水口特色的自主品牌,仍然以挂靠大牌制造商的品牌商品为其主要经营模式,只能从制造商与终端消费者的买卖差价中获利。
(四)承担风险能力偏弱。运营公司风险与收益并存。如果希望得到较高的收益,就必须同时承担必要的风险。由于富村公司作为村里的一个公司,任何运营风险都可能给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无论是售卖农特产品,还是承接红色文旅等研学课程,都处处受限。
(五)整合优势资源不够。水口镇如今由韶关市委组织部、韶关市教育局、韶关市供销社、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中国铁塔韶关市分公司和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进行对口帮扶,社会面资源良好。由于多种原因,在富村公司开展的多项业务中,尚未能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快速推进业务。如红色文旅可对接韶关市教育局,售卖农特产品可对接韶关市供销社等。资源配对是“借鸡下蛋”“借船出海”,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富村公司还未实现资源与社会力量强强联合,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六)业务对接不够精准。富村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承接多项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承接业务还缺少对实际情况的精准考量。如在向外供应大米时,水口本地的大米产量尚无法匹配对方的需求量,从而只能再从其他乡镇进货以满足需求——这样的做法难免削减消费者给予水口镇的乡村红利,需尽早改变此类现状,实现精确对接、有序发展。
(七)运行模式与政策导向未实现高度统一。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由镇级资金入股富村公司的方式,镇政府不能参与富村公司分红,但公司业务开发时,常常需要镇政府负担部分运营成本,给镇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
思路与对策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富村公司应运而生,所在地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公司运营模式充满时代性,存在问题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富村公司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造福乡村,必须巧借东风、乘势而上,直面问题、补弱固强,进一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一)用好农村土地好政策。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精神,以水田垦造、撂荒地整治等项目为抓手,通过村委会集中流转土地(土地入股),整合闲散土地,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使资产资源价值化。整合涉农、驻镇帮镇扶村等资金提升土地周边的配套设施,交由富村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以增加土地效益。在完成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撂荒耕地整治等目标的同时,提升农民土地价值,实现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双增长的目标。
(三)夯实人才建设硬基础。企业振兴,关键在人。富村公司经营要蹄疾步稳,必须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队伍,公司每项事务及业务都应实现优质对接。开发方面,应该有专业的产品管理团队进行品牌开发和产品特色发掘;宣传方面,应有专业的宣传团队对各项不同产品进行差异化宣传;营销方面,应有专职的营销团队代表富村公司洽谈业务,开拓市场;运营方面,应有完整的团队负责合同签订、提供产品或服务、收取款项、售后服务等完整流程。同时,要以各项业务板块任务为牵引,从各村选拔、抽调合适人员对富村公司各板块人员进行补充,通过培训后参与公司运营,使富村公司不仅成为富村先锋,还成为人才摇篮。
(五)加强“五兴联动”抗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五兴”目标,即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犹如一个拳头的五根指头,缺一不可。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当今,如果只想着富村公司的经营指标,不考虑乡村振兴的整体性、内在规律性,难免会出现昙花一现、难以为继的巨大风险。因此,应当着眼乡村振兴“五兴”目标推进富村公司发展步伐,不能搞“一枝独秀”,而要着力实现“春色满园”。尤其要在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村民、解难题聚人心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切实使产业效应实实在在落在13个村集体与1个社区上,落在每一个村民的日常生计上。
富村公司是新时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个例。其发展路径、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奠定的坚实基础,有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根正苗红”的富村公司以及全国乡镇的类似产业,一定能够有效开掘乡村资源、改善乡村条件、深度服务广大村民,从而带动和促进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体推进、共兴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