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撑,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科技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委关于强科技行动部署要求,重安排、育人才、活机制、增投入、强创新、抓推广、求突破,创新工作思路,聚合科技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农技专家抓点示范,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部署开展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抓点示范技术服务大行动,全力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全市农业农村系统785名专业技术人员包抓崆峒区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崇信县锦屏镇马沟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服务示范点166个,市直农业系统97名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技术服务示范点24个,引导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产业一线积极发挥作用。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科技服务团在县区开展技术指导,深入实施“三区”人才计划,组织农技专家采取“集中授课+课堂交流+实地实操”等线下培训和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云端讲堂”以视频点播、远程诊断、在线咨询、技术普及宣传、问题解答等线上指导等形式,发放各类宣传培训资料1.5万余份,指导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开展线上指导12期,完成在线问题解答、咨询指导2000人(次)。

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市农科院依托现有国家胡麻、高梁产业体系等平台,深化院企、院地、院院(校)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先后成立了果菜产业、旱作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平凉分院等科研平台,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系日益紧密,在信息共享、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日益频繁,交流领域不断拓展。指导市农科院与兰州大学签订了《旱作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麦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协议,合作成立平凉小麦科技小院暨旱地农业生态试验基地,形成一套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及服务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科技小院模式,为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科技服务。

三、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持续提升科研水平。立足保障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狠抓基础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开展科技攻关,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机协同发展,冬小麦、葫蔴、高粱、荞麦、辣椒、油菜、紫苏、大豆等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选育的一大批新优组合综合性状佳,田间表现良好。育成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4个,小麦新品种陇麦671亩产达400多公斤,较其他品种增产50公斤以上;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现场机收实测亩产达1310公斤,增产近600公斤,增产70%以上;陇麦671、陇紫麦2号、庄薯3号等品种入选品种布局推荐品种。

THE END
1.贵州农经网通过深入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技人员“揭榜挂帅”等措施,贵州粮食生产连续5年保持增势,2024年粮食总产量1146.1万吨,比上年增加26.4万吨,同比增长2.4%,单产比上年增加6.6公斤,同比增长2.5%。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较“十三五”末分别提升5%和7.8%。 https://www.gznw.com/gznjw_ydb/zx/nwtt16/938683/index.html
2.滨州无棣:“六力”同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争取棉花挖潜提质增效项目和棉花制种大县项目,目前两个项目正在推进建设。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4年衔接资金项目共58个,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大力提升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聚焦产业提质,筑牢乡村振兴“硬实力”。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http://cnews.chinadaily.com.cn/a/202410/21/WS6715be1da310b59111d9ee72.html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精选十篇)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化促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 推动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业机械化促进乡村道路建设和沙道疏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村容整洁;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带动农民素质的逐步提高, 促进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smfkfh.html
4.联村联户简报优秀10篇职场知识五是提升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能力。坚持把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采取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资等措施,将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打造成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牵动、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基地连动、专业合作社互动、技术信息引动、培训能手推动“六力并发”新https://wap.dy090.com/a/121237.html
5.关于聚焦“六个新突破”推进“六大举措”实现“六力提升”乡镇二、聚焦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推进资源配置大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是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实施樱桃、油橄榄、花椒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特别在要更大范围内开展樱桃认购活动,着力解决樱桃价格波动大、销售难等问题。二是推动文旅服务提效补容。全面摸排镇https://www.laojinfanwen.com/article/113272.html
6.青海省中小企业信息网湖北省国税局加大“六力”确保反腐倡廉任务的完成 全国税务系统人事干部捐资重建的平武县高庄小学竣工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 强化监督明确思路 努力开创督察内审工作新局面 关于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贷款项目的实施意见 完善政策体系 中央财政三项措施力促中部崛起 http://www.smeqh.com/Html/bszn/guos/index.html
7.易华录(300212)公司公告48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新基建)(第一期) 募集说明书 (2)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11 月 28 日,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嘉创一路 21 号,法定代表人为高辉,注册资本为 25,590.37 万元,https://q.stock.sohu.com/cn,gg,300212,8907236379.shtml
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毫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加速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循环、能源消耗的低碳化、产品供给的绿色化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http://lfdjt.com/info_32_66241.html
9.调研报告聚焦“六力”做强县域经济——安康市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构建月河川道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现代农业示范镇、休闲旅游示范镇、商贸物流重点镇。二是振兴乡村产业。各县(市)按照“三产融合”思路和“一村一品”要求,坚持农业产业化、绿色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方向,走龙头引领、园区承载、大户带动、品牌提升的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发展富硒粮油、食用菌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24/09/1077902129_1077902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