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精选5篇)

坚持以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和免疫、消毒、监测、检疫为主。

二、应急指挥系统及部门职责

(一)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实行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发生疫情时,由政府立即组织民兵武装、公安、财政、畜牧、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学技术手段,遵循“早、快、严、小”的灭病原则,按照本预案的规定,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调配合,采取紧急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尽快扑灭疫情。

(二)某某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由镇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镇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镇长任指挥长,财政、公安、民兵武装、交通、工商、卫生、畜牧等为成员单位,负责指挥全镇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镇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畜牧站,由镇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疫情的诊断、收集、疫情报告、分析疫情发展态势、确定疫情等级、提出启动和停止预案的建议等工作,代表指挥部组织、协调各村、各单位落实《预案》,并监督实施。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本文来自领导全镇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决定启动和停止应急预案,决策有关重大事项。

根据国务院、全国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总指挥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1、畜牧兽医站:

(1)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和疫情的监测、调查、核实、上报,分析疫情发展态势,并对疫情作出全面评估;

(2)诊断疫病,确认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设,并参与组织实施;

(3)对设点内病畜禽及同群畜禽的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消毒等实施监督和指导;

(4)组织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对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活动实施监督与管理;

(6)负责紧急防疫疫苗、药品、器械等物资的组织、贮备和调配;

(7)负责测算病畜禽和同群畜禽的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补贴等所需资金及资金使用计划;

(8)组织扑疫人员的法制、技术培训,调集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人员参加疫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

(9)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动员群众对疫点、疫区内的畜禽依法防疫和扑疫;

(10)制定扑灭紧急疫情的实施计划,为政府组织扑疫提供依据。

2、财政所:

负责安排防疫资金预算,强化资金管理,并根据扑灭紧急疫情的需要,及时拔付资金。

3、武装部:

负责组织民兵开展救助,协助公安作好安全保卫工作。

4、派出所:

协助做好疫点、疫区的封锁,,采取强制处理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5、工商所:

根据疫区封锁的规定关闭疫区内的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市场。

6、民政:

负责疫区受灾群众的安抚和救济工作。

7、卫生:

负责疫区内人群的疫情监测、预防监测接触病源人员的检查诊断及发病人群的治疗工作。

8、村委会:

要积极配合镇政府和各部门做好防治禽流感知识的宣传,一旦出现疫情,应积极协助做好防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9、其它部门:

严格按照国务院、上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部门的职能、切实履行职责,为扑灭紧急疫情提供方便和支持。

三、应急措施

(一)疫情发生后,镇指挥部要立即上报市指挥部并根据本预案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扑疫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责任制;制定扑疫工作方案;组织人员、物资、资金,采取强有力的技术措施,组织扑疫,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各自的职责。

(二)疫情的扑灭程序:

1、报告疫情

一级疫情在6小时内逐级上报到全国总指挥部办公室;二级疫情在12小时内逐级上报到全国总指挥部办公室;三级疫情按照疫情报告制度逐级上报。

2、疫情的调查和确认

(1)牲畜口蹄疫由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认,禽流感疫情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认。

(2)调查内容:疫情发生的地点、范围、并畜禽头(只)数及同群畜禽头(只)数、发病原因。

3、安排和部署

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制定扑疫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安排和部署扑疫工作。

4、封锁

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由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对疫区下达封锁令,实行全面封锁,关闭疫区的屠宰场(点)、活畜交易市场,严禁易感动物进出。

5、消毒

按照消毒规范,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施强制消毒,杀灭病源。

6、紧急预防接种

对受威胁区及相邻地区按照由外到内、由远到近的顺序,对易感动物实行紧急免疫接种,防止疫情的扩散。

7、处理病禽及同群畜禽

对病畜禽及同群畜禽坚决扑杀,并按照gb16548-1996标准(即:《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作无害化处理;对扑杀的病畜禽及同群畜禽登记造册,签字后分别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备查;对病禽扑杀、无害化处理拍照、摄像、资料存档。

8、解除封锁。

疫区最后一头病畜禽扑杀处理后,口蹄疫须经14天的封锁消毒,禽流感须经21天的封锁,没有新的病畜禽出现,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核实后,由封锁令的人民政府,下达解除封锁令,方能解除封锁。

9、扑灭紧急疫情的总结。

紧急疫情扑灭工作完成后,要对扑疫措施、责任落实,物资、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效果及存在问题等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指挥部。

四、其它事项:

(一)资金保障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治问题对策

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动物疫病防治意识淡薄,动物防免工作难度大,散养户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动性不够,养殖方式主要是散养为主,养殖数量少,管理粗放,养殖水平低,防疫意识差,规模化程度、饲养技术力量、疫病防范能力等参差不齐,共同防范动物疫病风险责任意识匮乏,养殖户“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有的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甚至对无法医治的畜禽宰杀食用,影响了动物疫病整体防控,农村动物防疫非常被动。

2.饲料价格的上涨及肉食品价格的波动,当饲料价格平稳的时候或肉食品价格重上涨,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现象,一旦价格下滑,就马上出栏甚至空圈,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动物养殖环境糟糕。一般的农村及乡镇的养殖户们都是把茅房或者废弃不用的屋子作为圈舍,再加上养殖户专业知识缺乏,容易造成圈舍不通风,光照、通透性等较差这对牲畜的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养殖户反对统一管理,喜欢小户型养殖,缺乏科学性管理。一些农户基本上不管不顾相应的卫生消毒工作,养殖密度不合理,当疫病开始蔓延时根本无法控制其病源的扩散,经常会出现整个圈舍的所有动物全部感染一种疫病然后全部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让所有的前期工作全部白费。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相应的体系建立不完善。江城县虽有设立专门的动物疫病防治中心但是相应的医疗诊治队伍仍然没有完全建立。由于经费以及其他一系列原因,人们对于治疗兽医和以防兽医的团队的概念以及其区分不是很明。确服务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完善,商家知识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不管不顾诊治服务是否真实有效而仅仅是为了获得生产销售许可证。

2.江城县动物疫病防治站技术相对落后,人员管理不当,常出现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对业务了解不清等情况。与此同时经费的缺乏使得大部分员工的工作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相应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出现其他更严重的问题。

三、建议以及对策

以下几点是针对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畜牧业良性发展所提出的几点意见:

1.认真贯彻“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集中防疫,常年补针,力争做到应免尽免。平时的个季节的防疫工作完成后,各县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针对不达标的地方应当及时补针,争取做到牛、猪口蹄疫及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城疫疫注射密度达到应免数的100%,同时针对调入畜禽、怀孕牲畜及幼崽,要及时补针。

2.从观念上做好防疫工作。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江城县整体的经济水平发展。领导以及管理部门要向群众灌输这样的思想,动物疫病检疫工作的开展不只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是保护江城县整体经济的发展,更是对社会稳定、人们健康的保障。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及工作目标就是以人为本。

5.免疫、封锁、消毒以及检疫等工作不只是要进行监管还要强制其实施,动物的口以及蹄是防疫工作的重点。

动物病疫的检查以及检测工作是整体工作的核心部分,针对检测出的问题产品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要针对相应的病疫制定详细明确的报告。同时,一支积极团结的工作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出现重大的病疫现象,相应的工作团队要及时出面控制,避免疫情影响范围扩大,减少相应的损失。所有动物及动物产品都要百分百受检,并做好检疫档案。

参考文献

[1]《中国牧业通讯》杂志2007年第9期

为扎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我市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现就做好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动物防疫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事关我市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我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我市部分县(区)陆续发生O型口蹄疫、羊布鲁氏杆菌病、猪支原体性肺炎等疫情,暴露了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战略高度,认清当前疫情防控的紧迫性,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在工作部署、目标分解、组织落实、政策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确保今年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是用严格的立法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措施来防止动物疫病、寄生虫病入侵传播的一项防范性工作。家畜少发病、少死亡,最根本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为此,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今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牢基础,认真抓好基层动物防疫。认真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防疫制度,扎实做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不断完善“巡回免疫补针”、“畜禽补栏申报免疫补针”等制度,确保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在动物防疫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五统一”、“五到位”和“五不漏”,即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物资到位、宣传到位、质量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和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保证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公路沿线、老疫区等区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应免密度达100%,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新城疫应免密度在95%以上;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小区等的畜禽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散户畜禽免疫标识佩戴率在70%以上。

(二)强化措施,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把动物疫病监测作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增加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全面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明确重点监测对象,切实做好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抗体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物疫病的发生状况和流行趋势,为有效做好动物疫病控制、彻底消除疫情隐患提供科学依据。落实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市畜牧局要随时掌握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和市内外疫情信息动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报疫情信息。

(三)创新机制,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与残留监控,以及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系统,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有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对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的监控能力,对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跟踪追溯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确保能够独立开展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抓好动物防疫体系项目库建设,统筹规划、超前谋划,本着在建一批、申报一批、筹备一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进行申报。

(四)加强监管,高度重视动物卫生监督。进一步完善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落实检疫人员,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在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派驻检疫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全流程同步检疫。确保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小区产地检疫率达100%,以行政村为单位,散养户产地检疫开展面达100%,上市动物及其产品持证率达100%。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流通、内外调运的监管,严格执行引种引畜申报审批、报验和隔离观察等制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对拒不接受或不按规定要求实施免疫、检疫的业主和不执行有关规定私自跨区域引种引畜导致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六)强化培训,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采取培训提高、人才引进、外地参观学习和邀请兽医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兽医专家队伍。要抓好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创造条件,在乡镇或一定区域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作为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促进检疫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以检促防。

三、完善机制,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一)明确责任分解。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分行政、业务两条线,层层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动物防疫工作列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和“双评双考双挂钩”的重要内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明确责任区域,杜绝防疫死角。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各项防控措施,以扎实的工作确保动物防疫工作实效

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的要求,从各个环节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强化防控措施,“控”是手段,“防”是重点。

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去年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并在自治区动物防疫目标综合业务考核中排名第一,动物防疫工作总体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县区间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还不平衡,在去年自治区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三区普遍存在防疫人员缺乏,乡镇兽医站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以及个别成员单位档案资料不健全、配合不到位等情况,导致了考核扣分、排名靠后,直接影响*市的考核结果。对此,我们要认真改进,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控指挥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今年对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要考虑在自治区考核的排名,名次靠后的将取消以奖代补资金;对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地区在动物防疫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并在农村工作考核和年终总体考核中扣分。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加强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建立地区间的动物疫病联防联控和信息互通机制,开展地区间的学习与交流,增强防控能力。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工作协调,对上级部门要及时通报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支持,对市直部门要做到衔接紧密、配合有力,对各县(市)区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要加强指挥部工作制度建设,把过程监督逐步列入工作考核范围,有效防范个别单位、个别人心存侥幸的现象。加强平时的督促检查工作,要将平时督促检查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经验教训,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技术规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规范动物防疫行为,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要切实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练兵、兽医技术大比武等方式,提高防疫人员素质。

三是要强化督导检查。各地各部门防控目标责任制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要建立健全督查和考核机制,加大动物防疫督查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防疫隐患。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要给予政纪处分。

[关键词]小规模养殖防疫误区建议

一、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牲畜圈舍的建造布局不当

动物圈舍不可能特地建造,大多数是一些老旧或废弃的屋舍改造的,这些屋舍大多阴冷潮湿,不怎么透气通风,没有足够的光照,而且由于墙壁和门窗的老化,屋舍特不能很好的保暖,这就很容易因为一些天气原因引发一系列的疾病,例如流感等。还要散养的方式不尽合理,而且缺乏散养缺乏一些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了具体操作时的不规范性,例如没有足够生长活动空间,很多的圈舍都是户挨户、场接场的养殖方式,这样太过密集,不利于空气的流通,而且养殖场种缺乏必要的隔离和安全措施,这样很容易引发疾病,更严重的是很难隔离开来,这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传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部分养殖户的养殖仍然是粗放型的,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对于动物的饲养仍采用大规模混养的方式,并没有对动物的年龄、用途、生长周期和饲养用途进行明确的分类,这样使饲养密度过大,不仅不利于管理,而且一旦发生疫病,很难隔离控制。

2.防疫意识不高,存在侥幸心理

当地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不高,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养殖过程中过分追求发展,一味的扩大生产规模,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养殖过程中对于动物的保护,没有充分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把养殖和防疫脱离开来,认为养殖不一定需要防疫,对于动物防疫工作不仅没有主动去支持,还对动物防疫工作一再阻挠,不利于当地防疫工作的全面进行。

3.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生态保护

在农村养殖中,散养、小规模饲养仍占据主导地位。养殖户一心只想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防疫工作要不就直接忽略,即使进行防疫也不是很严格,重效益轻管理,不多扩大饲养密度,对畜禽排泄物不但没有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甚至出现乱排乱倒的现象,对动物尸体也没有严格处理,出现大量乱扔乱弃现象,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不利于疫病的预防。

4.对防疫工作的认识不正确

在疫病防疫过程中,以为疫苗是万能的,就方式了饲养管理中的疫病预防工作,片面认为防疫就是接种疫苗,只要接种疫苗了防疫工作也就做好了,对消毒、隔离等安全措施仍没有充分的认识。最终导致外界的病原进一步扩大,加大了畜禽疾病的感染率,给养殖业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5.交易流通环节无检疫

在当地畜禽交易中集市的仍然是主要的交易场所,集市交易也是主要的交易方式。很多地方的交易、屠宰、加工等场所的动物防疫工作不合格,而且很多交易市场建在闹市之中或者路边道旁,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畜禽来自四面八方,也没有进行检疫各防疫就进入利润交易市场,很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

二、当地动物疫病危害及现状

据权威数据统计,近几年来,当地动物疫病种类有大量增加高达就有余种,其一些疫病例如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疫病给当地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0在当地爆发的动物口蹄疫给小型养殖户造成的打击堪称是毁灭性的。总体上来说,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亚急性型疫病日益增多,病情更复杂

养殖户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就贸然引进种畜、种禽、野生动物,动物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配套措施的不齐全,导致疫病种类增多,流行范围也迅速扩大,而且还包括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养殖规模的不规范、饲养过于密集等问题造成疫病种类的不断增多,防疫技术落后、检疫不严格等造成了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2.动物疫病变异,给养殖业带来更大的危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畜禽饲养朝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畜禽及其产品有更多的流通渠道,这些都为疫病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导致猪瘟、结核病、奶牛布氏杆菌病等已经被控制了的疫病又卷土重来,某些疫病呈扩散蔓延之势。

3.滥用药物,使病原产生抗药性

在流行过程中很多被误诊从而免疫失败,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未能充分掌握病原体的发生与变异规律导致的。同时,在病害防治中,很多养殖户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也不是科学合理的,这增强了病菌的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三、建议和对策

1.重视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基础动物防疫队伍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培训班或讲座形式,对动物防疫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的提高,使知识处在快速更新的状态中。同时也不能忽略对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防疫技术水平的提高,集中力量建立一支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动物防疫员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2.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推广

3.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健全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各个环节,没有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予出具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畜禽严禁销售、宰杀和进入流通环节;

THE END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12篇(全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管理;动物防疫 【Abstract】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doing grassroots work of epidemic prevention, control and extinguishing of major animal disease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nimal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a3jilot.html
2.兽医法规课件3动物防疫法.ppt兽医法规课件 3 动物防疫法.ppt,3 动物防疫法律制度 3.1 动物防疫法制度概述 动物防疫是动物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动物健康和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1998年1月1日《动物防疫法》开始实施,该法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与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法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07/8002100126003013.shtm
3.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通用10篇)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纳入政府公共卫生管理的程度不够,基层政府对基础免疫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在免疫实施过程中的宣传、组织、管理上存在不力、不作为的现象。 2、兽医管理体制建设滞后,动物防疫体系网络不完善,村级动物防疫组织形同虚设,防控政策、计划、方案等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32q8jbu.html
4.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承担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的技术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畜牧兽医机构,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https://www.abeedata.com/home/article/detail/id/22613
5.执业兽医网行业新闻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宣传畜牧兽医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内容;实施动物免疫工作;做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识读器的保管、以及动物防疫信息的采集和上传工作;协助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疫情报告等工作;畜禽饲养统计工作;具体实施死亡畜禽收集和统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http://www.zgzysy.com/index/news_xq/id/8401.html
6.2021年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介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9年04月,其中畜牧兽医专业于1975年开办,是目前学校办学最早专业之一,2008年列入国家第三批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区各地,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及欢迎,为西藏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开设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和草业技术三个专业。 https://www.xzgzy.cn/zsjy/info/1008/1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