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分布与趋势判断

美国是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大国,国土面积为983万km2,海岸线全长19924km[1],领海面积却高达1218万km2,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美国也是世界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

早在1920年,美国就开始对其沿海的油气田进行商业性开采。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认识到海洋的新价值,重视发展海洋产业,相继开展了海上油气、海底采矿、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等产业活动,使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海洋经济强国[2]。

为加强对海洋经济的统计和研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于2000年启动了国家海洋经济项目NOEP(NationalOceanEconomicsProgram),开展美国海洋和海岸带经济研究[3],旨在将人类活动的性质、范围、价值与海洋和海岸环境联系起来,为美国提供最新的海洋和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数据,并预测美国海洋和海岸带经济的发展趋势[4]。

从2008年起,NOAA的海岸服务中心(CoastalServicesCenter,CSC)又依托数字海岸项目成立“经济:国家海洋监测”(Economics:NationalOceanWatch,ENOW)数据系统,定期发布NOEP研发的数据产品和评估产品,逐步建立起了官方的国家海洋经济统计体系。

2009年6月,NOEP发布了《美国海洋与海岸带经济报告(2009)》,首次对美国海洋和海岸带经济现状进行全面分析[5]。之后ENOW和NOEP对2005年以后数据进行了重新修正,进一步完善了统计方法和体系。2014、2016年相继发布系列报告,分别对2012年和2014年美国海洋经济与海岸带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01美国海洋经济及产业分类

根据国家海洋经济项目(NOEP),海洋经济是指来自海洋(或五大湖),且其资源直接或间接投入经济活动中的产品或服务。具体一个机构是否纳入海洋经济统计需要从产业性质和地理位置两个角度综合考虑:(1)依据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orthAmericanIndustryClassificationSystem,NAICS),对于在产业范围明确包含与海洋有关的活动的产业,属于海洋经济;(2)对于与海洋部分关联的产业,依据地理位置来确定是否属于海洋经济活动范畴,若企业地点的邮政编码位于滨海县的邮政编码区内则属于海洋经济(如海岸带城镇旅馆)[12]。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和地区范围标准为测量海洋经济提供了最佳手段。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获得各州一致的数据,而且可以从中央向地方提取数据。按照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OEP的经济统计主要包括海洋矿业、滨海旅游娱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建筑业等六大行业,但它们仅代表涉海产业的一部分,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和海洋之间的关系。选择这些行业的原因是联邦数据可提供具有一致性的信息,从而可将这些涉海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剥离[8]。

02美国海洋经济发展

2.1整体水平

海洋经济是美国经济重要且具有弹性的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依赖海洋和五大湖的六大海洋产业。2015年,海洋经济依托152000家商业机构共提供就业岗位320万个,创造了约32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贡献了全国2.3%的就业和1.8%的国内生产总值。2005-2015年,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9年受2008金融危机影响海洋生产总值出现大幅下降,直到2011年才超越2007年经济衰退前的水平,之后稳步上升,2015年受海洋油气业产量、价格波动影响,海洋生产总值出现阶段性下降(图1)。整体来看,2015年,海洋经济的就业率比2007年经济衰退前的水平增长了约11.5%,而同期,全国就业率仅增长了约3.0%。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也显示了海洋经济的弹性。2015年,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海洋生产总值比2007年衰退前的水平增长26.1%,而同期,通货膨胀调整后全国GDP仅增长9.1%。

从六大产业增加值变动趋势来看,除2015年外,海洋矿业增加值明显高于其他海洋产业,且与海洋生产总值呈现同步波动趋势,说明美国海洋经济高度依赖海洋油气业发展。滨海旅游娱乐业整体稳定增长,2015年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海洋矿业,成为美国第一大海洋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长平稳,为美国第三大海洋产业。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建筑业缓慢增长,在海洋经济中所占份额有限,合计比重约10%。综合比较就业和GDP指标,六大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各不相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海洋矿业,仅以约5%的就业率就创造了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服务密集型产业如滨海旅游娱乐业,相比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容纳大量就业的贡献更为显著。

2.2区域概况

美国区域海洋经济在规模和构成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ENOW每年报告与海洋和五大湖水体直接相邻的美国30个州的海洋经济数据。平均而言,2015年各州海洋经济就业占本州总就业的2.8%,占本州GDP的2.8%。各州海洋经济占地区经济具体比重取决于该州海岸线长度以及海洋产业结构。例如2015年,在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海洋经济就业占总就业的15%以上,而在印第安纳州和明尼苏达州,海洋经济就业仅占地区就业的0.5%左右。从ENOW公布的2015年30个沿海州的海洋经济发展指标来看(表2)。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纽约四个州合计占据了美国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经济总就业的一半左右。加利福尼亚州无疑是美国海洋经济的最大雇主地区,吸纳了美国海洋经济就业人员的17.1%,而德克萨斯州对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约占29.3%。乔治亚州、威斯康星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海洋就业增长较快,2015年同比增长超过5%。

03美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分布

3.1海洋矿业

海洋矿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以及海岸海域环境中的砂和砾石开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海上石油开发的国家,海洋矿业发展至今已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海洋产业之一。2015年,美国海洋矿业增加值为1068亿美元,吸纳从业人员15.7万人,以占海洋从业人员总数的4.9%贡献了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3.4%。其中,油气勘探开采与加工业是海洋矿业的核心产业,2015年增加值占海洋矿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8.3%,从业人员占比达到96.1%。从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源于海洋矿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高危风险行业,对基础设施、操作设备和人员技能都有较高要求,使得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其中,油气勘探开采与加工业人均工资超过15万美元/年,两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砂和砾石开采业人均工资约6.6万元/年,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墨西哥湾中部、阿拉斯加半岛海域、加利福尼亚外侧海域是美国海洋油气的三大主产区,沿岸有关地区凭借丰富海洋油气资源,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润。2015年,德克萨斯州、阿拉斯加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加利福尼亚州海洋矿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80.27%、8.21%、6.94%和3.07%,列全国前四位。其中,德克萨斯州更是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心,墨西哥湾的浅大陆棚区和二叠纪盆地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14],堪称美国的石油聚宝盆。砂和砾石的开采通常在建筑活动中加以利用,而建筑活动的广泛性,使得砂石开采产业的产品广泛分布在美国沿海各州。通常情况来看,经济规模大、海岸线长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砂、砾石和石灰岩的产量也较大。

3.2滨海旅游娱乐业

3.3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远洋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及航海设备制造等活动。201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658.63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0.6%,吸纳从业人员45.4万人,占全国海洋从业人员总数的14.3%,人均收入达到7.2万美元/年,属于海洋高收入行业之一。其中,仓储服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最大组成部分,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46.6%。尽管海洋交通运输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例低于滨海旅游娱乐业或海洋矿业,但仍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交通运输业统计数据不包括港口进出货物本身价值,但仅2015年通过美国港口进出口货物的价值就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额的40%和对外贸易总重量的69%,间接体现出沿海港口的广泛影响力。

加利福尼亚州拥有美国最大的港口运输业,该产业约21.4%的就业和25.7%的增加值由加州提供,2015年增加值达到169.13亿元,反映出美国对太平洋西岸贸易的巨大需求。而坐落其中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吞吐量分列北美前两位,为加州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除加州外,海洋交通运输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但大多集中在海港附近。典型地区有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以及德克萨斯州,201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分别为83.95、46.65和44.13亿美元,分列二、三、四位。其中,佛罗里达具有美国南部沿海地区规模最大、装卸设备最先进、管理经营水平最高的迈阿密集装箱枢纽港,号称“美国的南大门”;新泽西州则坐落着美国东海岸最繁忙的港口也是美国第三大港口——纽约/新泽西港;德克萨斯州主要港口为休斯顿港,是墨西哥湾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小麦输出港。

3.4船舶制造业

船舶制造业包括建造、维护和修理轮船、游船、商业渔船、渡船和其他海洋船舶。2015年船舶制造业增加值约为179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5.6%,吸纳就业16.06万人,占全国海洋从业人员总数的5.1%,人均工资6.6万美元/年,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万美元。其中,大型轮船制造、维护和修理业贡献了83.7%的就业和84.7%的增加值。

3.5海洋生物资源业

海洋生物资源业主要包括商业捕鱼、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和贸易。2015年,在美国海洋和五大湖经济中,生物资源业产值约为76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6.22万个,仅占就业岗位的2.0%和生产总值的2.4%。由于美国劳工统计局所统计的就业人数为企业雇员,而实际海洋生物资源业中个体经营者数量也有较大规模。与美国的高产农业相似,生物资源业虽然GDP占比相对较小但却提供了美国所需海产品的全部国内供给,同时也对沿海渔业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海产品加工业是生物资源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占该产业就业人口的58.3%和产值的57.0%,也贡献了该产业最多的就业岗位。

3.6海洋建筑业

海洋建筑业广泛分布在美国大部分沿海地区,但高度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2015年,这几个州合计占到该产业就业人数的55.9%和生产总值的53.9%。由于海岸沉积和侵蚀受天气影响较大,以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每年新项目资助能力不同,各州乃至全国海洋建筑业活动年度波动较大。同时,随着一些大型港口疏浚及海滩河口整治修复项目开始与竣工,海洋建筑活动变化趋势更加不稳定,往往呈现出急剧上升和迅速下降的趋势。

04美国海洋经济近期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在海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主党政府截然不同的政策和行动。2017年4月,特朗普发布《实施美国首部海洋能源战略的总统行政令》,启动对奥巴马发布的《外大陆架石油与天然气租赁计划》的全面审查,希望大幅度地、迅速地扩大联邦水域的海洋石油与天然气生产[18],使得美国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政策退回到2008年;此外,特朗普还要求对国家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国家纪念碑进行重新评估,以明确保护区管理成本与潜在的开发机会成本;2018年6月,特朗普发布《关于促进美国经济、安全与环境利益的海洋政策行政令》,宣布废除奥巴马2010年发布的《关于海洋、海岸带与五大湖管理的行政令》[19],将以“保护脆弱的海洋环境”为主的国家海洋管理政策转变为“有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为主的新政策,意味着美国在海洋政策上产生方向性转变。上述政策的改变,势必对美国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安全。这在海洋矿业和海洋生物资源业上表现尤为明显。

05结论与讨论

美国基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仅开展海洋矿业等六大产业统计测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和海洋之间的关系。但这些产业易于与其他产业相剥离,可操作性强,联邦数据和州县数据能够达到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同样重视海岸带经济的统计核算,通过NOEP开展海岸带经济的统计分析,从空间角度去量化分析海岸经济承载能力与变化,是海洋对社会经济影响更为全面的体现。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相对复杂,可以说是世界上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横向涵盖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统计核算体系日趋完善,统计标准逐渐统一,但可操作性受局限,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误报、漏报和错报问题,仍然有较大修改完善空间[24]。与美国相比,我国尚未建立起海岸带统计核算体系,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陆海统筹管理的推进,对海岸带空间管控日益重视,适时建立海岸带统计核算制度的必要性逐渐凸显。

滨海旅游娱乐业、海洋矿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是美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纽约是美国海洋经济的重点地区。美国各海洋产业的空间分布各具特色:以油气勘探开采与加工为主的海洋矿业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地区、阿拉斯加半岛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滨海旅游娱乐业则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大西洋沿岸以及夏威夷群岛海域;由于美国对太平洋西岸贸易的巨大需求,促使加利福尼亚州拥有美国最大的港口运输业,此外,海港集聚区如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以及德克萨斯州海洋交通运输业也较为发达;船舶制造业中大型造船厂主要集中在华盛顿州与弗吉尼亚州,以制造军舰为主,小型船舶修造则分布较为均匀,以商业捕鱼和休闲船舶为主;海洋生物资源业分布与生物资源分布高度匹配,阿拉斯加州全美捕捞量最大,华盛顿州海洋生物资源业产值最高;海洋建筑业分布较为广泛,但在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州较为集中。

近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系列海洋政策的出台将对美国海洋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有利于其获得国际原油领域主导权,将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鉴于此,我国应提前积极谋划,从深耕国内、稳油增气,布局全球、多元供给,完善预警、强化储备等多途径多角度开展应对策略研究;美国海水养殖业潜力的扩展将在未来对我国海产品的国际市场造成冲击,我国海水养殖也面临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的更高要求。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背景下,我国应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资源供求格局、资源对外依存度、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等资源供需影响因素,深入量化我国海产品资源供需情况,在保障资源调整弹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此外,由于中美两国对未来渔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共同的利益关切,可强化中美两国海洋专家的持续对话和合作关系的建立,共同引领研究与合作,解决水产养殖业的环境问题,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5]。

THE END
1.20252029年中国建筑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锐观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建筑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建筑业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背景环境以及国际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具体介绍了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绿色节能建筑业、智能建筑、建筑工业化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建筑业做了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399836.html
2.黑龙江重磅新政到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新建和改造面积达1000万建筑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欧美发达国家均将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和现有节能标准的重要补充,国内先进省份通过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动了相关制造业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在严寒地区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制造业产业规模和https://www.gbwindows.net/news/1848.html
3.2024更新提示:《2024-2030年中国建筑业行业现状与趋势预测》已发布2025版,如需了解最新目录,请Email(Kf@Cir.cn)或电话(400 612 8668)咨询!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从传统建造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转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节https://txt.cir.cn/3098685.html
4.《2024年中国建筑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简中国建筑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报告 2 0 2 4 智研咨询 编制: I N D U S T R Y R E S E A R C H R E P O R T 精品行研报告 专项定制 月度专题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产业规 划 目 录 CONTENT 建筑材料行业相关概述01 中国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3 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投融资动态分析04 https://doc.mbalib.com/view/c728748f64d47647a13cd4bc9c0e1e1c.html
5.建筑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篇1:建筑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城乡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县建筑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破解难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最近,笔者通过实地视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8cea9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