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理阐述丨水产养殖中的硫化氢是怎么产生的?

H2S超标会严重危害水产动物健康。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硫化物浓度不超过0.2mg/L(ppm),某些特种动物养殖水体H2S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育苗水体应不高于0.05mg/L。然而,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水体H2S含量往往会高于安全阈值范围。

在富H2S环境中生存的动物需要平衡环境高浓度H2S与体内低浓度H2S的矛盾,通过行为、代谢等策略将H2S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浓度范围内,这需要消耗机体较多的能量。当水体H2S浓度过高,可致鱼虾蟹类呼吸困难,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力减弱,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养殖水体硫化氢的产生途径

H2S产生的基本条件:水源硫酸盐、大量的有机物残留、缺氧、低pH值。

1)有机质微生物降解。剩余饵料、粪便以及死亡的动植物残渣内富含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为各类微生物(病原性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及放线菌等)、寄生虫、蓝藻类等水体生物提供大量繁殖的温床。当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水动力不足时,厌氧微生物能够将含硫蛋白质(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分解产生大量H2S、NH3等臭味气体;含氮化合物被转化生成氨、H2S、乙烯醇、二甲基硫醚(DMS)、三甲胺等,呈现腐败洋葱臭味、蛋臭味或鱼臭味等;碳水化合物则被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醇类及CO2等,略带酸臭味。例如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作为水产品低温贮藏条件下常见的腐败微生物,易黏附于养殖水体中残留有机质表面而形成生物被膜,其代谢过程产生H2S、氨以及胺类化合物等。

2)微生物介导的硫酸盐还原。海水、土壤岩层和高硫燃煤地区的雨水及地下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并溶解进入水体后。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硫酸盐(SO42)还原为H2S的一类特殊的厌氧菌群被统称为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Bacteria,SRB),如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脱硫单胞菌属(Desulfomonas)、脱硫叶菌属(Desulfobulbus)和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等。通常采用硫酸钡比浊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还原率推算H2S含量。

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硫循环研究进展

硫循环作为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常与碳循环、氮循环和金属循环耦合。微生物驱动的硫循环主要包括同化和异化硫酸盐还原、硫还原、硫氧化、硫歧化、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产生、DMSP去甲基化和裂解及DMS转化。硫循环可通过硫酸盐还原耦合有机质矿化、甲烷氧化、厌氧氨氧化、铁还原和硫氧化耦合固碳、硝酸盐还原连接碳循环、氮循环和金属元素循环,多种微生物参与这些耦合过程(图1)。

图1碳氮硫循环耦合示意图(XiaoliYu,2023)

图2H2S甲基化形成DMS示意图(张玉忠等,2023)

在DMS的生产与降解过程中,浮游植物利用同化硫酸盐还原获得的硫,合成DMSP(DMS的主要前体物质)贮存在细胞内;由于藻类细胞衰老死亡,或由于浮游动物捕食细胞内DMSP被释放到海水中;然后,微生物利用细胞内DMSP裂解酶将水体中溶解态DMSP转化为DMS(图3)。

图3养殖水体硫化氢的产生与降解示意图

DMSP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硫化物之一,常以内盐形式存在于海洋浮游植物、海藻以及其它陆生及水生维管植物中,每年海洋中的藻类和细菌约能产生80亿吨DMSP。在DMS/DMSP循环中,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微生物而言,DMSP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压调节剂,当DMSP被释放到环境中时,它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碳源和硫源)以及信号分子。因此,DMSP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生态功能。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能降解DMS的细菌种类,主要属于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Schaferetal.,2010)。

THE END
1.水产养殖中的解毒产品你真的知道怎么用吗?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品使用占比较大的可谓是解毒产品,鱼不爱吃食的时候要解毒,池塘藻类异样时候要解毒,水体各项指标超标的时候还要解毒,但是很多养殖从业者在解毒操作的时候,并不清楚到底要解什么毒,池塘里的毒素有很多种,如果不能了解水体中毒素是什么,也就不清楚解毒产品的真正作用机理。就会导致养殖从业者在解毒产品http://ruiyangsw.com/m/view.php?aid=73
2.赤潮赤潮对渔业和养殖业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赤潮生物分泌液或死亡分解后产生的粘液,附着在鱼虾贝类鳃上使它们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https://coast.hhu.edu.cn/_t152/2020/0512/c2585a203488/page.htm
3.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和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和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和透明度、水色等理化因子来表明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59131.html
4.水产养殖技术论文摘要: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水产品病虫害,并改善水产品养殖水体的质量,常常会向水体中投放一些渔药,不但可以起到杀虫杀菌之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养殖的产量。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数量和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7dvy0zc.html
5.水族益生菌臭?鱼缸中有霉味怎么处理益生菌作用1、有效降低BOD、COD及TSS含量,提高沉淀池内固体沉降能力;从而有效改良水质、促进残饵及其它飘浮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调控养殖池微生物生态结构 2、净化水质,促进残饵及漂浮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等有害物质,增加水https://www.xingfunancun.com/15495.html
6.益生菌在锦鲤养殖过程中起到的两大作用养鱼先养水,但是锦鲤吃的多,排泄就越多,水质就越难养好,水质没有养好就会波及锦鲤的成长!水质恶化成为导致锦鲤存活率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养殖过程中残余的饵料、锦鲤的排泄物等有机物的累积产生了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滋生大量病原菌,会污染环境。 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水情和鱼情,就能综合判断:鱼池硬件配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b923b0dc-9842-11ec-ba79-04d9f5394155/
7.中毒调查范文12篇(全文)该厂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者和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普遍缺乏,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稳定剂、发泡剂、PVC胶水、稀释剂等化学组成及MSDS均不了解。该项目未进行过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劳动者未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2011-01-25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厂进行职业卫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l086p0n.html
8.养殖过程中硫化物的控制(3)复合微生物制剂:这类产品通常是以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其功能更侧重于降低池塘的有机污染负荷,从而预防硫化氢的积累。 (4)生物氧化剂(PondDtox) 精养对虾过程中池塘准备,养殖早期(20-30天左右),养殖中后期(60-70天左右)是控制硫化物三个关键阶段,必要时采取生物强化措施,选用针http://m.yc6318.cn/hwz/aritcle10712.html
9.畜牧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哪些气体和危害?畜牧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哪些气体和危害? 行业背景: 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三甲AN、硫化氢、甲硫chun、甲硫MI、二甲二硫、二硫化碳、BEN乙烯和臭气浓度,以上九种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都非常重大。恶臭气体使人呼吸不畅,呕吐,烦躁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3083840.html
10.新手养鱼的6个步骤,轻松养出好状态!如此反复 7 – 8 次后,二者水质已基本相同,再将容器放入缸中,让鱼自己有出容器,如此大功告成!注意若在冬季,静置过程中最好容器也让它漂浮在缸中,以保证温度逐步接近,因为若室温较低,5 分钟足以把水晾凉。 2、隔离饲养 刚买回来的鱼最好不要直接放入饲养缸中,而应先放入隔离容器中先饲养一段时间,否则https://www.pmshe.com/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