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论的读书笔记2篇

导语:《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

【篇一: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对具体来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是:

1)观察事物的外在特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

2)观察事物的内在特性:探寻事物内在特性,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特性的各个要素。

3)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

4)观察手段:从一切可以或得文字、影像、交流、思考中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记录。提取过程中,保持客观态度,忽略原作者所有带有推断性、结论性或感性化的描述。

5)观察事物内在联系:描述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

8)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反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摸索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

实践论的提出根本意图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

【篇二: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对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正如我们经常说我们可以凭借经验办事。的确如此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处理事物的经验我们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有时执着的一味的相信经验,而不会去变通的话,可能会把我们带入歧途,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甚者还可能犯错误。所以要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

《实践论》也对教条主义也进行了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不要把教条的东西神圣化,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教条的束缚,走创新的道路,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这样才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和促进事物的自我完善。

《实践论》中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具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只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发展中国和壮大中国。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理论武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实践中发展事物和认识事物。

THE END
1.《实践论》重点整理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毛泽东 《实践论》写作时间:《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作的演讲。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356629
2.实践论读书笔记.doc实践论读书笔记,页数:1字数:1571《实践论》读书笔记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代表著作《实践论》是充满哲学理论知识的不朽著作!首先在开头,作者引出马克思主义者对最近本实践活动的认识:“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http://www.queshao.com/docs/75712
3.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书评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纲】“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282】【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45222/
4.《实践论》读书笔记1937年为揭露党内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大做了题为《实践论》的演讲,如今多次拜读后,深感与伟人对话获益匪浅,特结合工作实践,作此短文。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和行的关系是千百年来先贤探索的宇宙命题。人的认识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现象、规律、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https://www.meipian.cn/2yv5g4dx
5.毛选第一卷《实践论》读书笔记《实践论》主要解决共产党员的“知行”问题——如何认识客观事物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毛泽东同志将晦涩难懂的哲学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共产党员、党外人士传达了最科学、精准的认识论及实践论。当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最科学的”也需要以理论的生命力或基于民主标准https://www.jianshu.com/p/1dcd7077c5c0
6.《毛选》读书笔记9:《实践论》成长1km《毛选》读书笔记9:《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一、《实践论》是一篇关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哲学论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168681.html
7.读书笔记《实践论》.ppt读书笔记:《实践论》 一毛泽东(1937年7月)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演讲者:李坚 目录 写作背景 二、中心思想 内容简介 四、历史地位 毛泽东《实践论》 《实践论》、《矛盾论》发表于70年前。70年来,中国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两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 https://www.taodocs.com/p-447590955.html
8.知行合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论读书笔记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 知和行的关系 1.人的认识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的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地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2.人的社会实践https://blog.csdn.net/lbj1260200629/article/details/82955548
9.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读后感(精选9篇)毛泽东那时读书可以说是“如饥似渴”。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体有这么四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从早年读过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直到列宁的《哲学笔记》节译本,还有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第二类是外国的哲学教科书和通俗读本,这主要是苏联的哲学教科书,如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fte1xim.html
10.研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心得体会8篇(全文)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7aww1u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