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为10%~25%,甚至更高。这取决于猪群的遗传、母猪营养、生产者的管理能力。导致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有很多,许多生产管理技术可以降低死亡。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说一下,仔猪突然死亡的原因,新生仔猪猝死是怎么回事?如何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
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断奶前仔猪因特殊原因而导致的死亡
一、仔猪突然死亡的原因,新生仔猪猝死是怎么回事?
对初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在生后的头三天。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甚至高达80%)的断奶前死亡发生在这关键的三天里。如果在生后前几个小时对仔猪进行适当的护理,我们就能救活许多后来可能会死亡的仔猪。
受寒冷的、挨饿的或出生时虚弱的仔猪比健康仔猪更容易被母猪压死。许多生产者发现猪被压死,就把它作为压死猪记录。而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仔猪虚弱、受冻或是因饥饿而死。
要准确记录导致圈舍中每头仔猪死亡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断奶前仔猪因特殊原因而导致的死亡。
1、挤压
挤压占所有断奶前死亡的28%一46%。虽然这个数字不能反映死亡的原因,它却告诉我们许多仔猪不能从母猪身下及时逃走。下面的做法可以帮助降低因挤压致死仔猪的数量:保持仔猪的环境温暖、干燥,帮助它们生后尽快吃上奶。这可使仔猪更强壮,使它们有能力避免被母猪压死。
照顾分娩母猪,如果个别母猪在分娩时烦躁不安,要把所有仔猪圈在有加热灯的育仔室或育仔箱内,直到分娩结束。
挤压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和出生后的第一天。分娩时记录每头母猪的表现,这可提醒你在下次分娩时注意这头母猪潜在的问题。
初生重低(初生重低于0.90公斤)的仔猪生存机会较低
2、仔猪虚弱
3、饥饿
在产圈中因饥饿死亡的损失占所有断奶前死亡数的21%。许多因素导致个别仔猪饥饿。初生重低(初生重低于0.90公斤)的仔猪生存机会较低。
因为在有限的能量储备消耗之前,它们不能和体重大、强壮的同伴竞争乳房周围的空间。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遇到寒冷的气候时,仔猪将在3天内死亡。较大的仔猪也会因饥饿而死亡。出生7天左右的仔猪饥饿取决于母猪。仔猪发育较快时,一部分母猪不能分泌足够的奶以满足全窝仔猪增长的需要。
4、疾病
指出仔猪死亡中约19%是由疾病而引起的。在这类死亡中,痢疾和其他消化障碍通常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疾病不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过,也有一些时候,疾病是导致一窝乃至全群仔猪死亡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这种疾病爆发的潜在危险,为青年仔猪提供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非常重要。
仔猪突然死亡的病例很多,病因也不相同。发生突然死亡时猪的体重大小、病程早晚也不尽相同。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没有食欲,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涕,体温达40℃-42℃
引起仔猪突然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
产房仔猪的口蹄疫:通常因为母猪感染口蹄疫,小猪吃奶而感染,小猪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母猪可见口鼻、乳房、蹄叉部水泡。
对策:要提前做好母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
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营养好和体壮的仔猪多发,突然发病死亡。有的会出现先腹泻后便秘,眼睑肿胀,四肢划水等神经症状。
对策:注意断奶前后饲喂量的控制,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宜太高。
急性链球菌:急性链球菌常伴随脑炎症状,有时未见任何症状而忽然死亡。
有时会出现:没有食欲,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涕,体温达40℃-42℃,有时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耳、腹、四肢出现紫斑,故又称败血型链球菌。急性时1天死亡,一般2到4天就会死亡。
对策:此病防不胜防,建议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平时加强猪舍消毒。
白肌病:此病一般发生于15-25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仔猪往往身体健壮而突然发病。一般不发烧,吃食减少,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懒散,常突然死亡。发生白肌病的原因是日粮中缺乏硒。
对策:注意母猪日粮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
腹泻重时,病猪少吃或不吃奶,精神差,排粪失禁,脱水消瘦
猪痢疾:仔猪50-80日龄易发,无明显季节性,一般未显症状突然死亡。解剖可见结、盲肠粘膜肿胀、充血和出血,肠腔充满粘液,有麸皮样伪膜。慢性病猪后期会排出血色粪便。
对策:痢菌净注射有效果,注意提前搞好药物预防。
仔猪急性黄痢:以1-3日龄较为多见,较急性的仔猪于生后数小时看不到症状突然死亡。慢性发病仔猪排黄色稀粪,内含凝乳小片。腹泻重时,病猪少吃或不吃奶,精神差,排粪失禁,脱水消瘦,后倒地昏迷死亡。
对策:在产后要给小猪灌服或者用盐酸黄连素(小檗碱)拌料,预防细菌性疾病。
5、寒冷如前面所说,仔猪容易寒冷,因为刚生下时身体是湿的、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身体的温度控制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当环境温度低于34℃时,仔猪会受冷刺激。
当使用250瓦灯泡,高度低于45厘米时,灯下的温度太高,仔猪会不适应。灯的高度高于45厘米时,起不到多大作用。要将灯泡挂在距地面45厘米处,使环境温度达到34℃。
为使仔猪皮肤水分蒸发与能量储备下降最低,可采用出生后擦干仔猪身上水分的方法,当仔猪通过战栗获得热量时,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量储备会很快耗尽。用毛巾擦干初生仔猪身上的水分,可以刺激仔猪,提高它们的运动能力。
杜仲提取物-杜仲叶提取物
为仔猪提供温暖、防风的补饲区也是保证仔猪小环境的有效方法。补饲区为仔猪提供温暖、干燥的休息场所并保护仔猪免受笨重母猪的伤害。仔猪补饲区应有固定的地面。
二、如何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用什么药给仔猪保健?
1、加强仔猪管理:增喂脂肪。在母猪分娩前10~15天,补喂脂肪给母猪可以增加仔猪体内能量贮存,提高仔猪初生重,降低死亡率。擦干仔猪体。仔猪出生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体表羊水,以防因蒸发羊水而消耗仔猪热能。
仔猪保暖。在护仔栏里铺垫干草或刨花等,在上方安装1~2盏150瓦加热灯。仔猪代哺法。将刚出生的仔猪按强弱分群,分别轮流由母猪哺乳,以保证弱猪也能吃到初乳。早期补饲。仔猪5~7日龄时,可撒些乳猪料让其闻、拱、咬,引诱其采食。10日龄后,逐渐增加喂料。
仔猪饮水要充足。出生后3天的仔猪因母猪的奶较稠,很难满足水的需要,所以必须供给仔猪足够的清洁饮水,以免仔猪找不到水,去喝污水或尿液引起下痢。
加强接产工作。仔猪出生后就要及时保温、断脐带、剪牙、断尾、吃初乳、固定乳头。在新生仔猪开奶前,需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兑水将母猪乳头洗净,并挤通乳汁后让仔猪吸吮,使仔猪很快获得母源抗体。
2、中药保健方案:中药杜仲叶提取物在动物防病治病、替代抗生素、降低死亡率、提高动物肉质及改善风味、降低饲料成本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高品质无抗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乳仔猪:用于小猪保健,可减少腹泻,减少发病,促进生长。保育猪:用于保育猪保健,可减少断奶对保育猪的应激,增强保育猪免疫力,提高保育猪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