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详解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水处理,主要处理水体中的废弃物,包括由于投喂饵料而引起的残饵、未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和代谢排泄物等,养殖鲑鳟鱼类,饲料中的13%蛋白质、8%的脂肪、40%的碳水化合物、17%的有机质、50%灰粉和23%的干物质被鱼类作为代谢物排入水中,既有可溶性物质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也有固体物和悬浮物,有些物质的积累会对养殖鱼类产生生理影响和毒性作用。因此,从养殖水体中去除或转化这些养殖废弃物,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质量,对工厂化养殖鱼类的健康、快速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要点-1

一、养殖品种的选择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一种高投入的养殖模式,相对来讲投资风险较大。在选择养殖品种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考虑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养殖生产的高效益。要选择名贵、市场价格高的品种,使养殖高成本得到高的效益,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一般商品价格应不低于25元/kg。

2、养殖名贵鱼类中技术要求较高、一般条件不能养殖的品种,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3、利用水质可控的条件,养殖名贵品种的亲鱼,调整繁殖季节,进行空挡季节的苗种生产。

4、进行冬季的苗种阶段养殖,缩短商品鱼生产周期。

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要点-2

二、饵料要求及投饵

1饵料要求

工厂化水产养殖饲料营养要全,要考虑循环使用水体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素。要用高效颗粒饲料,饵料系数一般应在1~1.2左右,减少鱼类排泄带来的水处理问题。要使用生产两个月以内的新鲜饲料,尽量减少饲料变质带来的营养疾病,任何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于工厂化养殖生产。

饲料形状应该完整,循环流水养殖中的任何不适口碎料都将被水流冲走,成为水质的污染源,增加水处理的负担。

2投饵

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要点-3

三、疾病的预防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不能有疾病发生,避免全军覆没的损失。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要选择健康没有疾病历史的鱼放入养殖池。

2、在入池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

3、在处理系统设置消毒杀菌设备。

4、在养殖过程中注意环境变化对鱼类的胁迫压力。包括各种水质的干扰波动、水温的变化等。胁迫压力大,将使鱼类的抗疾病能力降低。

5、注意投饵的科学性,避免鱼类过食现象,鱼类过食也增加鱼类负担,容易生病。

6、使用专用工具,并经常消毒。

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要点-4

四、系统管理

整个系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保证系统各个部分的正常运转,重点是监测系统水质的变化情况。

系统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2、要经常检查养殖池水位是否固定不变,如有减少应检查管路是否被污物堵塞。水体交换量的减少同样会引起缺氧。

3、要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保持NaCL含量在0.02-0.2%范围内。缓解亚硝酸盐的毒性和渗透压力。

4、注意养殖鱼类产生的脱味现象,在循环式养殖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在鱼类上市之前换上新水,降低温度、停喂几天到几个星期,就可以消除。

5、在一轮生产结束后,重新开始新一轮养殖前,要检修各种设备和管路,对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

6、要注意养殖鱼类的分级饲养,一般20-30天要进行一次分级,把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鱼放入同池养殖。

一、悬浮物的处理-1

1、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及其特性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投喂而引起。在一次性过流养殖水体试验中,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5~50mg/L左右。在饲料系数0.9~1.0情况下,鱼体每增重1kg就会产生150~200g悬浮物。

因此,作为循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速的。这些基础实验数据是进行悬浮物处理的基本参数。

养殖水体中鱼类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情况下,大部分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养殖水体中,悬浮物有64%是小于30μm的颗粒。

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浮状态。

从养殖水体中去除30μm以下的悬浮物,一直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的积累,使水体浑浊,影响养殖鱼类鳃体的过滤和皮肤的呼吸,增加鱼类胁迫压力,恶化水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是非常必要的。

2悬浮物处理技术

(1)固定式过滤床

固定过滤床一般由鹅卵石、粗砂和细砂三层过滤组成。根据其工作水流的不同可分为喷水式滤床和压力式滤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过滤方式,具有过滤效果好的特点,可过滤90%左右的悬浮颗。其应用难度在于设备庞大、效率低、反冲困难。

(2)滤网过滤

滤网过滤主要是细筛网进行悬浮物的过滤,其中液力驱动旋转式过滤转筒是一项新技术,用网目为60μm的筛网,可过滤36~67%的悬浮物。其中改变其结构设计,增加过滤面积,减少尺寸和反冲用水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3)浮式滤床浮式滤床应用比水比重小的塑料球作为过滤介质,浮球直径为3mm左右,可过滤100%的30μm以上79%的30μm以下的悬浮物颗粒获得很好过滤效果。但是,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具有结块的特性,为了防止反冲时堵塞和较好的过流量,浮球生物滤器需要频繁的反冲。为了改善其应用效果,必须进一步研究防止堵塞的结构和方法。

(4)自然沉淀处理自然沉淀技术是应用鱼池特殊结构或沉淀池,使悬浮物沉淀、集聚并不断排出,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可去除59%~90%悬浮物。其中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悬浮物的沉降流速,有资料表明,对于沉淀池处理,过流流速应低于4m3/min,适宜流速为1m3/min;单位面积的流量为1.0~2.7m3/m2h。自然沉淀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低流速限制了循环的流量,会减少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率。

(5)气泡浮选处理气泡浮选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气泡发生器持续不断的在水中释放气泡,使气泡形成象筛网一样的过滤屏幕,并利用气泡表面的张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产生微小气泡(直径为10~100μm),可有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气泡越小,效率越高。因此,研究产生微小气泡的发生装置,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关键。

二、氨氮处理技术-1

1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及其特性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是由于养殖鱼类的代谢、残饵和有机物的分解而引起。一次性过流试验表明,高密度流水养殖排水中的氨氮浓度一般为1.4mg/L左右。饲料质量的影响更是直接的,大约有40%饲料蛋白的氮被鲑鳟鱼类转化成氨氮(NH3和NH4+),在饵料系数为1.0的情况下,鲑鳟鱼类每增长1kg就会产生33gN。根据饲料蛋白的含量不同,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鱼类的氨氮排量,蛋白为超过40%时,氨氮(mg)=投饲量(g)×30;蛋白质在30%~40%时,氨氮(mg)=投饲量(g)×25,在蛋白低于30%时,氨氮(mg)=投饲量(g)×20。养殖鱼类排泄的氨氮中,大约有7~32%的总氮是包含在悬浮物中,大部分溶解于养殖水体中,分别以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的形式存在,并且随着pH值的变化而相互转化。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氨氮处理先进技术和有效方法,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重要课题。氨氮在养殖水体中的积累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其中非离子氨对鱼类毒性作用很大。工厂化养殖水体的氨氮总量一般不应超过1mg/L,非离子氨不应超过0.02mg/L(GB11601-2000)。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pH值的调节。

2氨氮处理技术

2.1空气吹脱

空气吹脱的原理是应用气液相平衡和介质传递亨利定律,在大量充气的条件下,减少了可溶气体的分压,溶解于水体中的氨NH3穿过界面,向空中转移,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空气吹脱的效率直接受到pH值的影响,在高pH值的条件下,氨氮大部分以非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形成溶于水的氨气:

HH4++OH-DNH4OH"H2O+NH3

在pH值为11时,空气吹脱可去除95%的氨氮,在正常养殖水体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空气吹脱应用的关键是pH值的调整,使处理过程既能提高处理的效率,又能适应养殖鱼类对水体pH值的要求。同时空气吹脱需要空气的流量大,在低温下水温易受影响。

2.2离子交换吸附

2.4臭氧氧化处理

臭氧作为消毒和去除悬浮物在水产养殖上获得广泛应用,其也有一定的氨氮氧化效果。研究表明臭氧的直接氧化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25.8%,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其氧化效率。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中加入催化剂,也可大幅度提高氧化效率,可去除50%左右的氨氮。

臭氧氧化氨氮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由于臭氧氧化氨氮可把氨氮中的氮直接转化为氮气,去除了水质恶化的营养源,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利用催化方法提高臭氧氧化氨氮的效率,应用于养殖水体的处理,是水产养殖水体氨氮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同时,臭氧具有消毒杀菌和沉淀悬浮物的作用,如果能提高其氧化氨氮的效率,臭氧在处理养殖水体上的综合利用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2.5电渗析处理

电渗析处理是极性电场技术和分子筛膜分离技术结合的处理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水体在电场的两极流动时,水中的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阴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阴离子集水槽,阳离子通过阳膜进入阳离子集水槽,从而可把水体中的离子氨去除。

由于水体中的氨氮在pH值为7的中性条件下,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0.55%,95%以上是离子氨,所以电渗析处理可获得好的处理效果。电渗析处理具有分离效率高、装置紧凑、自动化容易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和航天领域的水处理工程。结合工厂化水产养殖实际的养殖水体处理的电渗析设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研究的新领域。

由于电渗析处理中的分离膜有很强的选择性,容易受悬浮物的堵塞和有机物的污染,需要频繁的清洗,容易损坏,增加成本。因此,研究高强度膜材料是发展的趋势。

三、有害气体的处理

1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及性质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鱼类代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虽然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影响水质。其与水的结合反应为:

CO2+H2O=H2CO3

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话碳。因此,采取措施使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就可及时去除养殖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不仅如此,水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也是非常有害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20mg/L时,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气体压力反应,表现为向水面或增氧设备集中,摄饲明显减少。

2二氧化碳去除技术

(1)机械设备去除

利用增氧机或暴气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上下交换的水流,使水体充分与大气接触,达到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

(2)水力设计去除

在设计过程中,回水管和回水槽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使水流在回水过程中充分暴露在大气中,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

(3)充气去除

在水流通过的水道上设置微气泡释放装置,利用气泡相互积累的特性,使散布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气泡结合,由气泡把二氧化碳带上水面,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pH的调节

1pH降低的原因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由于鱼类代谢产生的大量氨氮为硝化细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生存条件,使得整个系统的管路、设施包括养殖池表面都产生了生物膜。硝化细菌的生长过程中,在消耗氨氮的同时,也产生酸性物质,从而降低了水体的碱度。特别是在有生物处理设备的条件下,pH值降低的就更加明显。在pH为7.5的水体,封闭运转三天,pH就会降到6左右。同时,二氧化碳去除不及时彻底,也是pH值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pH过低,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而且会抑制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使生物处理失去作用。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pH低于7时就会停止生长和繁殖,失去转化氨氮的作用。因此,适时监测和调空pH值是非常必要的。

2pH的调整方法

(1)化学调节

在应用生物处理的系统中,pH的调节只能采用化学调节的办法,可在水体加入Ca(OH)2和NaOH的办法调节。所加药量一般为投食率的17-20%。

(2)臭氧杀菌控制

在不使用生物处理的系统,pH的调节可采用在水中释放适量臭氧的办法,利用臭氧杀死系统各个部分附着的生物,避免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一般在臭氧含量在0.1mg/L,就可以有效杀微生物。

(3)利用反硝化作用

在系统中设置反硝化设备,使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性物质平衡硝化过程的酸性物质。不过,由于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水产养殖系统很难利用。

工厂化养殖的自动监测与控制工厂化养殖的自动监测与控制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是封闭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保证条件。由于养殖密度大,水质变化快,水质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造成生产损失。自动监测和控制参数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溶解氧、浊度、盐度、pH、电导率、氨氮和硝酸盐等,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些参数,把水质控制在养殖要求的范围内。

2、仪表和传感器的选择

仪表和传感器选择的原则是实用、准确、耐用、经济。在此基础上,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对环境的适应情况,要选择适应温度范围大、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二是要考虑精度要求,根据水质指标控制的要求,要选择比控制精度精确一位的传感器和仪表。

例如:溶解氧应该控制在5mg/L以

3、执行部分

系统的执行部分是控制水质的执行元件,主要包括水泵、电磁阀、增氧设备、pH值调节设备等。其中控制最多的是电磁阀。当监测水质显示浊度过高时,主机输出端控制的电磁阀将进行排污、反冲、补水等系列动作,使悬浮物的含量降低,符合养殖要求。当监测水质pH<7时,主机输出端控制的pH调节设备将把调节pH的物资加入养殖水体,以保证水体的碱度。

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必须控制的水质指标,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调控办法,应根据监测显示的数值情况进行适时的人工调节,以免使养殖水质失去控制,引起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氨氮浓度和亚硝酸盐的控制等均没有办法在运行过程中调节,只能在设计时把处理能力放大,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

4、系统软件的开发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没有系统软件的开发,整个监测和控制系统将无法完成。一般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操系统作为开发平台,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利用其图形功能,易学易用。系统软件一般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模块、系统参数设定模块、控制参数设定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帮助模块。其流程图为:

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力学设计系统的水力学设计主要包括循环水泵流量、扬程和动力确定。1、流量的确定循环流量的确定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考虑养殖对象对养殖水体的交换量的要求;二是要考虑水处理设备对水体交换量的要求。养殖对象不同,对水体交换量的要求也不同。对于高耗氧的鲑鳟鱼类和鲟鱼类一般不低于1次/小时。

3、循环水泵消耗的动力

根据前述的设计计算所得到的流量、扬程可以确定循环所消耗的动力为:

N=γ·Q·H0(W)

其中:

N—所需要的功率,W;

γ—水的重度,N/m3;

Q—流量,m3/hr;

H0—扬程,m。

4、补水水泵

在工厂化循环养殖中,由于冲洗、调节水质等要求,需要一定的水源补充,一般每天补水量约为总水量的10%,因此,应该备有补水水源和水泵。

THE END
1.消毒大作战揭秘鹌鹑养殖场的净化奇迹消毒大作战揭秘鹌鹑养殖场的净化奇迹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里,鹌鹑不仅以其美丽的羽毛和迅捷的步伐赢得了人们的心,更多的是因为它们丰富多样的用途。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珍禽食物,鹌鹑被广泛认为是健康饮食中的理想选择。而且,它们的人工养殖还能够提供大量的经济效益。这一切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https://www.kbtob.com/xue-shu-jiao-liu/530442.html
2.养猪场使用消毒药物的注意事项守护降新增建设用地的心脏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养猪场中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各种消毒剂各具特色和作用机制,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仔细考量。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养猪场使用消毒药物的注意事项,为业界提供参考。 一、谨慎选用药剂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结构以及其生长周期等因素。例如,酚类和卤素类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553725.html
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案例——花鳗鲡(3)本试验中,通过水处理工艺实现了养殖用水的可循环利用,每天仅需3%的换水率就可以维持养殖生产正常进行,每生产1kg花鳗鲡耗水量约为18~25t,远远低于传统流水式养鱼生产1kg鱼耗水量约为360~60 0t的指标,这种模式完全符合“十一五”工厂化水产养殖规划提出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应向提高单产与效益,节水、节能的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518/13/29757931_654969755.shtml
4.工厂化养殖模式10篇(全文)产动物病病防治”实验教学应顺应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人才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修订“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顺应现代化工厂化养殖模式;以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教育培养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rtuq80g.html
5.一种水产养殖的养水方法与流程困扰工厂化养殖的细菌性疾病还有肠炎、白便、偷死等,感染途径多样或未知。为了提高成活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的水产养殖都会通过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达到目的,较为普遍的传统方法有cl2o消毒与石灰消毒,而这两种传统消毒方法有着较高的时间和配套成本,并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那么如何在规避上述问题便成为了顺产养殖发展https://www.xjishu.com/zhuanli/40/201710433759.html
6.工厂化养殖场建议设立实验室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工厂化养殖场建议设立实验室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932e2007ef4dd89b5c605d03355eae.html?fm=bdbdse5b5841c0572229f81db11aa0971a69d
7.室内工厂化养殖水产可行性方案.pptx循环水养殖技术 通过高效的水处理系统,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养殖效率。该技术利用生物滤器、机械滤器、消毒设备等处理养殖废水,去除其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同时增加溶氧,调节水温,使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养殖用水标准。 工厂化养殖技术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07/5324110200011103.shtm
8.动物养殖场防疫制度(精选十篇)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患有疫病或疑似疫病的动物, 应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同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控制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7 无害化处理制度 对规模养殖场的病、死畜禽的尸体和废弃物, 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和器具须按规定进行烧毁、深埋等无害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27oirf.html
9.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技术规范ICS 65.150 CCS B 52 DB61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 DB 6111/T 187—2022 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2022 - 05 - 05 发布 2022 - 06 - 01 实施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6111/T 187-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90ae6dbf30eded44e530b0d925c09466572fa8d8e00a2f84f1fd187e9964e90e
10.烟台臭氧发生器,工厂化养殖设备,饮用水消毒,水产养殖专用臭氧机烟台臭氧发生器,工厂化养殖设备,饮用水消毒,中水回用,烟台食品消毒设备-山东远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以烟台豪尔臭氧设备有限公司和烟台远图水处理有限公司为基础成立的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环保技术型企业。http://www.yto3.com/
11.审核评价检查组应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养殖基地环境、畜禽来源、饲料使用、饲养管理、消毒和疾病防治、畜禽出栏或产品收集、废弃物处理、包装和储运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核实。 (一)基本情况 1.核实申请人资质。现场审查核实申请人资质证明文件原件: http://www.greenfood.org/ywzn/lssp/shpj/202306/t20230609_7993834.htm
12.循环水系统:工业化水产养殖新时代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已经摆在面前。虽然我国目前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较30年前已有很大进步,但总体而言,科技含量较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尚处于劳动力密集型或准工厂化的养殖水平。设施渔业的水处理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沉淀-过滤-气浮-消毒阶段http://www.chinaeel.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