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渔用常见消毒剂

不论是何种水产用消毒剂,其作用基本相同:即通过消毒剂的氧化或其它化学反应破坏或结合病原体生化结构、成分,使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杀菌、抗菌或抑菌作用。

二、消毒剂的作用特点

水产用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无选择性杀灭,即无论是细菌、病毒、寄生虫在足够的浓度或剂量下都被杀灭。二是只能作用于水生生物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其体内,对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无法杀灭,所以很难治愈疾病。三是当消毒剂浓度较高或剂量较大时,对水生生物也会产生副作用,主要是对动物体表及鱼鳃部位造成损伤,极易诱发幼芽感染或寄生虫病,所以,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

三、消毒剂与抗生素的比较

四、水产用消毒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消毒剂有以下几大类,醛类(主要包括戊二醛),卤素类(主要包括含氯石灰,高碘酸钠溶液,聚维酮碘溶液,复合碘溶液,蛋氨酸碘溶液,碘附(Ⅰ),次氯酸钠溶液,复合亚氯酸钠粉,溴氯海因粉,三氯异氰尿酸粉),季铵盐类(主要有苯扎溴铵,苯扎溴铵-戊二醛)以及过氧化物(过硫酸氢钾),它们的具体介绍如下:

(一)醛类

包括浓戊二醛(戊二醛含量20%),稀戊二醛(戊二醛含量5%,10%)。

【药理作用】

戊二醛的碱性水溶液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巯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微生物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的功能发生改变而死亡,当pH为7.5~8.5时,杀菌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适应症】

用于水体消毒,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

用水稀释300倍~500倍,全池均匀泼洒。

治疗每立方水体40mg(以戊二醛计),即每亩·米水体使用浓戊二醛约130mL,稀戊二醛以此类推。每2天~3天1次,连用2次~3次。预防15天一次(剂量同治疗量)。

【注意事项】

(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避免接触皮肤和粘膜;(3)水质较清的瘦水塘慎用;(4)勿与强碱类物质混用;(5)使用后注意池塘增氧。

(二)卤素类

包括含氯石灰(水产用),高碘酸钠溶液(水产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复合碘溶液(水产用),蛋氨酸碘溶液,碘附(Ⅰ),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复合亚氯酸钠粉,溴氯海因粉(水产用),三氯异氰脲酸粉(水产用)。

1.含氯石灰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含氯石灰,次氯酸钙与碳酸钙等的复合物。

用于水体或养殖器具的消毒,防治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

带水清塘时,每立方米水体20g;治疗细菌性疾病时,用水稀释1000倍~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水体使用本品1.0g~1.5g(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667g~1000g),病情严重时一天1次,连用2次。

(1)不得使用金属器具;(2)缺氧、浮头前后严禁使用;(3)水质较瘦、透明度高于30cm时,剂量减半;(4)苗种慎用。

2.高碘酸钠溶液(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高碘酸钠,国标渔药含量规格为1%、5%、10%。

本品具有消毒防腐作用,能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性基团,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能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杀菌力与浓度成正比,对机体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也与浓度成正比。

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杀菌;可用于防治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的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

使用时用300倍~500倍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每立方水体15mg~20mg(以高碘酸钠计)。以10%的含量举例,每亩·米水体的用量为100g~130g,5%与1%含量的用法依次类推。每2日~3日一次,连用2次~3次,预防15天一次(剂量同治疗量)。

(1)对皮肤有刺激性;(2)勿用金属容器盛装;(3)勿与强碱类物质及含汞类药物混用;(4)软体动物、鲑等冷水性鱼类慎用。

3.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

本品通过不断释放游离碘,破坏菌体新陈代谢,而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活。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药物,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具有消毒作用。

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可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出血、烂鳃、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

使用时将本品用水稀释300倍~500倍,全池均匀泼洒。治疗一次量每立方水体4.5mg~7.5mg(以有效碘计),即规格为10%的聚维酮碘,每亩·米的用量为300mL~500mL,隔日一次,连用2次~3次。预防7天一次(剂量同治疗量)。

(1)水体缺氧时禁用;(2)勿用金属容器盛装;(3)勿与强碱类物质及重金属物质混用;(4)冷水性鱼类慎用;(5)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4.复合碘溶液(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碘,磷酸。

由于碘取代共价氢的能力强,它通过与O-H、N-H、C-H、S-H基团的作用影响微生物的存活:蛋白质、酶、核酸发生致死性结构变化;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呼吸酶活性丧失;不饱和脂肪酸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膜的流动性下降;芽孢发生肿胀、变形、凹隐或局部破损;壳质层与皮质层屏障通透,导致吡啶二羧酸、DNA、RNA等的漏出;菌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

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如用于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蟹类细菌性肠炎病、烂肢病、水肿病、肝坏死病,缢蛏弧菌病,鳗鲡赤鳍病的防治。

全池泼洒有效碘含量为1.8%~2%的含量规格,每立方水体本品0.1mL(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66.7mL)。

5.蛋氨酸碘溶液

主要成分:蛋氨酸碘、碘。

本品为蛋氨酸碘与碘的络合物。在水中释放游离的分子碘而起杀微生物作用,通过碘化或氧化菌体蛋白的活性基团,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导致细菌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而起到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等。

【作用与用途】

消毒。用于水体和对虾体表消毒,预防对虾白斑病。

虾池水体消毒:一次量,每1000L水,本品60mL~100mL,稀释1000倍后全池泼洒。

勿与维生素C类强还原剂同时使用。

6.碘附(Ⅰ)

主要成份:碘。

本品可释放出碘分子(I2),氧化菌体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中的氨基酸结合而导致蛋白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促使病原体崩解死亡。

(1)用于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消毒及厩舍、饲喂器具、种蛋、饮水的消毒等。(2)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灭菌。防治鱼、虾、蟹、贝、鳖、蛙等水产动物的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

(1)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消毒0.5%~1%(以有效碘计),厩舍、器具、种蛋消毒0.015%~0.03%(以有效碘计),饮水消毒0.0015%~0.003%(以有效碘计)。(2)用水稀释3000倍~5000倍后全池泼洒一次量治疗每立方水体2.25mg~3.75mg(以有效碘计),一日2次,预防每立方水体2.25mg~3.75mg(以有效碘计),15天1次。

(1)对碘过敏的动物禁用;(2)勿与强碱性物质混用;(3)水体缺氧时禁用;(4)勿用金属容器盛装;(5)冷水性鱼类慎用;(6)水深超过2m的水体,按2m水深计算用药;(7)包装物应集中销毁。

7.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在低pH值时,在水中可以释放出次氯酸和新生态氧,次氯酸分子在水中很快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穿透细胞膜,破坏某些酶的活力,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新生态氧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使构成细菌的多种蛋白质变性,并抑制细菌的某些含巯基酶,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发生障碍。

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灭菌。防治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

用水稀释300倍~500倍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每立方水体0.05g~0.07g(以有效氯计)(即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670mL~930mL),每2天~3天一次,连用2次~3次,预防15天一次。

(1)次氯酸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在水温偏高、pH值较低、施肥前使用效果更好;(2)本品有腐蚀性,勿用金属器具盛装,会伤害皮肤;(3)养殖水体,水深超过2m时,按2m水深计算用药;(4)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8.复合亚氯酸钠粉

主要成份:亚氯酸钠、硫酸氢钠。

本品溶于水后可生成二氧化氯,通过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氧化分解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从而使微生物死亡。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用途】

用于厩舍、器具等消毒,防治鱼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取本品1包(100g),加水10L使溶解,静置3分钟~5分钟,即得到含二氧化氯500mg/L的溶液,加水稀释至使用浓度。以二氧化氯计,禽流感病毒:喷洒,每1L水80mg,一日1次,连用3日;口蹄疫病毒:喷洒,每1L水120mg,一日1次,连用3日;厩舍及器具消毒:喷洒、冲洗、浸泡,每1L水50mg~200mg。

水产养殖水体消毒见表

(1)避免与强还原剂和酸接触。不能在金属容器中配制、存放;(2)本品易吸潮,用时方可打开包装,现用现配;(3)包装破损严禁贮运,勿与易燃物共贮、混运,勿受潮;包装用后集中销毁;(4)外消毒剂,严禁内服;(5)不可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6)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9.溴氯海因粉(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溴氯海因,1-溴-3-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

在水中能够不断的释放出Br-和Cl-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将菌体内的生物酶氧化分解而失效,起到杀菌作用。

用于养殖水体消毒,防治鱼、虾、蟹、鳖、贝、蛙等水产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的出血、烂鳃、腐皮、肠炎等疾病。

使用时用1000倍以上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治疗一次量每立方水体0.03g~0.04g(以溴氯海因计)即,以含量规格为50%的溴氯海因为例,每亩·米水体的用量40g~50g,其他含量规格的用量以此类推。为每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天。预防一次量每立方水体0.03g~0.04g(以溴氯海因计),每15天1次。

(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缺氧水体禁用;(3)水质较清,透明度高于30cm时,剂量酌减;(4)苗种剂量减半。

10.三氯异氰脲酸粉(水产用)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三氯异氰脲酸。

主用于鱼、虾细菌性疾病及鱼、虾水体消毒。

使用时用水稀释1000倍~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水体0.090g~0.135g(以有效氯计),以30%含量三氯异氰脲酸粉计算,每亩·米水体的用量为200g~300g。其他含量规格的用量以此类推。每日1次,连用1次~2次。

【不良反应】

按用法用量,未见不良反应。

(1)不得使用金属器具盛装;(2)缺氧、浮头前后严禁使用;(3)水质较瘦、透明度高于30cm时,剂量酌减;(4)苗种剂量减半;(5)无鳞鱼的溃烂、腐皮病慎用。

(三)季铵盐类

苯扎溴铵,苯扎溴铵-戊二醛溶液

1.苯扎溴铵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苯扎溴铵,溴化二甲基苄基烃铵。

苯扎溴铵通过所带的正电荷与微生物细胞膜上的带负电荷的基团生成电价键,电价键在细胞膜上产生应力,引发溶菌作用和细胞的死亡;还能透过细胞膜进入微生物体内,导致微生物代谢异常,致使细胞死亡。

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灭菌。防治鱼、虾、蟹、鳖、蛙等水产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

将本品用300倍~500倍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治疗一次量每立方水体用0.10g~0.15g(以有效成分计),即45%的含量的苯扎溴铵的每亩水体的用量为150mL~220mL,由于苯扎溴铵的密度比水小,故使用时不计算水深。每隔2天~3天用一次,连用2次~3次,预防15天一次(剂量同治疗量)。

(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禁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化物和过氧化物等混用;(3)软体动物、鲑等冷水性鱼类慎用;(4)水质较清的养殖水体慎用;(5)使用后注意池塘增氧;(6)包装物使用后集中销毁。

2.苯扎溴铵-戊二醛溶液

消毒。戊二醛为醛类消毒药,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和孢、真菌、病毒。苯扎溴铵为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季铵阳离子能主动吸附带负电荷的细菌和病毒并覆盖其表面,阻碍细菌代谢,导致膜的通透性改变,与戊二醛合用,具有增效作用。

用于水产养殖动物、养殖器具的消毒。

药浴:以戊二醛计,每立方水体0.15g,浸泡10分钟。全池泼洒,500g可用于5亩·米水体。

本品按推荐的用法与用量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1)勿与阴离子类活性剂及无机盐类消毒剂混用;(2)软体动物和鲑等冷水性鱼类慎用;(3)包装物使用后集中销毁。

(四)过硫酸氢钾

这里仅介绍50%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剂)

过硫酸氢钾有很强的氧化性,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在水中经链式反应,可连续持久地产生小分子自由基、次氯酸、新生态氧和活性氧衍生物,氧化和氯化病原体,使菌体蛋白质凝固,产生的OH自由基作用于DNA,RNA的磷酸二脂键,干扰病原体的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

主要用于养殖水体的消毒和病原微生物的抑制,同时具有一定的调节水质的功能。

根据水体情况,每亩·米水体使用100g~125g,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五、影响药物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水温

在正常温度条件下,随着水温的升高,药物的使用效果会提高反之亦然。

(二)病原菌浓度

病原菌浓度越大,药物的使用效果越低,通常情况下,在无法得知病原菌浓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连续使用药物来提高药效。

(三)水质环境因子

不同的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受水环境影响不同,有些消毒剂使用效果受水环境影响较大,有些基本无影响。水体中的有机质对具有氧化作用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及碘制剂)效果影响明显。含氯消毒剂及苯扎溴铵均有一定的杀藻能力,而碘制剂的使用效果基本不受水体浮游藻类的影响。

六、提高用药效果的措施

(一)根据池塘水质条件和养殖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水质过肥可以选择杀藻能力较强的氯制剂和苯扎溴铵消毒,而冷水鱼的养殖则不适宜使用碘制剂消毒。

(二)根据水质情况及水生动物情况选择合理的剂量

当水生动物疾病严重,水质较肥,且该消毒剂对水生动物有效浓度高时,可以使用时在消毒剂使用剂量范围内的适当提高剂量。

(三)分次交替使用

不同种类对病原菌的杀灭效果不同,交替使用对病原菌的控制效果会好一些。

(四)注意使用方法

消毒剂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操作,碘制剂遇光不稳定,应避开在强光下操作。二氧化氯更不适宜在高温下操作。消毒剂在施用时应贴近水面泼洒,减少药液与空气的接触。

THE END
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控制对策第三,忽视了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监管不严、鱼药使用不合理、生产研究不到位等,均会造成水环境污染。因此,只有加强水产养殖污水管理,才能减轻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盲目使用化学药品。杀菌剂、寄生虫剂、藻类除草剂、杀真菌剂、激素、麻醉药等均是常见的化学药品。在给水生生物使用药物时,应结合实际情况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9/22/32730899_1134511433.shtml
2.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水质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药物、消毒剂等物质会随着养殖废水和残饵的排放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这些物质不仅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还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产生威胁。 水体富营养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投饵和废水排放会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含量增加,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447112
3.论文研究尽管水占地球表面的70%,但水产养殖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可行。 它要求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管理一套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 寻找合适的水产养殖场所正在成为该部门发展中日益严重的问题,因为在建立场所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存在适当的环境特征并保持良好的水质。 此外,必须明确确定水产养殖对沿海和内陆资源的影响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663544/12447612
4.浅谈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浅谈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水产养殖,渔业水域环境,对策探讨,水产养殖是解决对江河海洋自然水产对人类需求供应不足的有效方法。因此,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https://wap.cnki.net/qikan-SWJJ201405011.html
5.水产养殖环境(精选十篇)关键词: 水产养殖;污染;理化因子;药剂激素;生态环境 海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的改变和底泥环境污染的恶化。一般海水网箱养殖场多选在沿海半封闭的内湾,风浪小,水流较缓,有利于网箱、浮筏的架设,但这种半封闭的地理特征,使得湾内外海水交换速率缓慢,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如残剩饵料、排泄废物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ybifa3.html
6.昌黎县龙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筏式扇贝养殖用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单位名称:昌黎县龙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辽宁飞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四、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东部塔子口海域,为已建成筏式扇贝养殖项目,用海面积492.28hm2(包括5宗已确权开放式养殖用海地块),养殖筏采用木质http://www.qhd.gov.cn/article/293/130826.html
7.水产养殖环境胁迫对鱼类表观遗传的影响研究进展.PDF文档全文免费第33卷第2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Vol.33No.2 20 18 年 4 月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Apr .20 18 - - - DOI:10.16535/ j.cnki.dlhyxb.2018.02.021 文章编号:2095 1388(2018)02 0270 13 水产养殖环境胁迫对鱼类表观遗传的影响研究进展 1 1、2 1、2 1 1 1 杨震飞 ? 刘波 ? 戈贤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05/5233341224002023.shtm
8.农村养殖调研报告(精选9篇)近年来,XX市畜牧水产养殖方式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逐步转变,规模养殖场建设发展较快,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户)不断涌现,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以及饲料兽药残留物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控制规模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刻不容缓。 https://mip.oh100.com/a/201702/47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