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区高峰期应急预案,本文共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本文原稿由网友“tjdong”提供。
西夏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建设部列入“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西夏陵景区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宁夏、银川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来西夏陵景区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逐年成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每年的“黄金周”和旅游旺季,参观人数更显旺盛。为了确保景区正常参观秩序和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景区接待特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区市旅游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游客是上帝”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景区。
二、组织领导
为了明确责任,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景区管理处成立“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管理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综合科、博物馆、旅游公司、艺术馆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指挥组,综合科科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旅游高峰期旅游客的疏导协调工作。办公室、财务科组成后勤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急救、安防等方面物品、设备的配备工作。
三、高峰期情况预测
正值“十一”黄金周10月3日上午10时,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而博物馆满负荷运转也超不过5000人次,大大超出博物馆当初设计接待能力。博物馆又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这样大批量涌入,势必会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二汽讲解员、保卫人员也无法工作,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文物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西夏艺术馆是游客参观的第二站,虽然疏通快,但最大接待量也不过1000人次。三号陵园遗址是游客参观的第三站,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其神道近千米,宽20米,陵园内建筑遗址显眼紧凑,且缓冲带宽阔,可容纳万人以上。
四、处置原则
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参观,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五、处置方法
协调指挥组组长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研究游客分流办法。
2.电瓶车做好游客接送工作。
3.艺术馆、三号陵园、博物馆做好游客的讲解接待工作,并实行交叉参观程序。
5.各部门所有人员停止手头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接待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做好高峰期游客的接待工作,一旦发生游客拥堵现象,必须快速反映,调整人员及时疏导。
2.注意工作方法,避免与游客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3.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听从指挥组,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景区旅游秩序和安全,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宁波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一)本预案适用于小长假、黄金周、佛教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客流应急控制。
(二)本预案所指高峰期是指大批游客进入景区,超过日最佳接待量或瞬时最大接待量,有可能影响景区旅游秩序或存在安全隐患。
(三)容量核定:根据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景区瞬时最佳承载量为2万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3万人;最大日承载量为4.5万人/日。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合力应急”的原则,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认真做好旅游高峰期游客接待工作,确保旅游高峰期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一)设立机构,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成立宁波九龙湖旅游度假区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指挥部,全面负责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
指挥长:徐红霞
副指挥长:沈菲君林锡英马永辉
成员:沃满风徐小萍周家伟傅信云潘佩君陈波珍毛健张青娟何国康
四、游客流量分级与应急预警响应
流量分为四级,分别对应预警准备状态和三级预警。当景区游客量达到最佳承载量为四级,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为三级(黄色)、90%为二级(橙色)、100%为一级(红色)。
五、高峰客流调控措施
(一)预测。游客接待量的预测和实时监测由智慧景区系统(浙江动态人口统计分析平台)统一采集、统计和分析。智慧景区项目尚未建设完成之前,采取人工和智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预测或实时监测数据达到景区最佳接待量,进入预警准备状态。
(二)预警
1.四级预警:景区游客量达到最佳承载量,进入准备状态,指挥部全体成员到岗到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调控措施:
①交警大队、景区保安队启动交通调控,通过周边道路管控、区内停车控制、景区景点人流调度等措施控制进入核心景区游客流量,错峰接待。
2.三级(黄色)及以上预警:景区游客数量达到三级及以上预警响应时,启动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由指挥部发布相应等级预警启动指令,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内容:通过预警渠道发布“九龙湖风景区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80%,请广大游客合理安排游览行程”信息。同时,通过景区短信平台,由指挥部向各班组发布预警信息。
①及时发布景区游客流量信息,供游客参考。
③人工引导,在各景点增设引导人员值守,进行客流疏导,合理设计引导游客排队等候的方式和途径。
(三)应急处置
2.交通拥堵的应急处置。因运力不足,当游客积压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积极采取措施,增配车辆,增设等待提示牌,引导游客在游客中心休息,并提供茶水、影片观看等服务,缓解游客急躁情绪。
六、组织和实施
(一)预案启动。当入园人数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的80%,由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二)预案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班组根据指挥部发布的预警等级,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
(三)预案终止。指挥部在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适时宣布终止预案。
七、分析总结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及时进行工作总结,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景区高峰期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游客安全和旅游秩序稳定,提升景区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区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是贯彻实施《旅游法》的重要任务,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实际行动,是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指挥部各成员要进一步强化对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程,各成员要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确保各环节通畅,形成强大合力。
(三)严格程序、规范实施。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牵涉面广、群众性强,各成员要严肃工作纪律,严守工作程序,严格按规则制度操作实施。
(四)细化方案、狠抓落实。指挥部各成员和各班组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报指挥部备案,并根据指挥部发布的信息,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及时启动相应等级预案,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
20xx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的应急预案为给人民群众在春运(20xx年1月28日至3月8日)期间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确保我镇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道
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有序、规范高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综合施策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强化路面整治养护,全力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道路运输秩序。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为加强对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xx(党委副书记,镇长)xx副指挥长:xx(人大副主席、分管交通)xx成员:全镇干部、镇级单位负责人、各村(居)书记、主任、交通协管员、劝导员。
职责:负责春运《应急预案》的启动、指挥、协调,督促各村、各企事业单位执行《应急预案》的工作情况。
指挥部下设三个救援队:
救援一队队长:xx(人大副主席、分管交通)xx成员:xx(安办主任)xx(派出所所长)xx(派出所民警)xx职责:及时赶赴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并负责保护好现场和周边的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配合公安交警勘验现场,指挥旅客向指定场所疏散,以缓解交通要道的压力,负责疏散地的治安和卫生保洁工作。及时疏通道路,保障道路通畅。
救援二队队长:xx(党委委员,分管安全)xx成员:xx(卫生院院长)xx(安办工作人员)xx(交管站)xx职责:营救受伤人员,严禁肇事逃逸,调配公路应急运力,紧急疏运滞留旅客,以缓解道路运输压力。协助所在地村委会做好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和宣传解释工作。并组织劳力配合有关的进行道路维修、抢险整治工作。
三、预案启动
四、工作目标
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创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xx镇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一、安全应急预案指导方针是: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情况和报告
2、出发救援
安全应急分队队长以最快速度通知各位队员。所有应急分队队员不论人在何处,无论白天黑夜,必须立即携带通讯、照明等应急装备(工具)赶到指定地点,在应急领导小组值班领导和队长带领下,火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
⑴情况报告
⑵抢救伤员
应急队员利用携带的担架、急救箱,尽快将伤员(患者)抬(搀扶)至安全地段,由受过医疗救护专业训练的队员进行基本情况检查并进行精神安抚。根据伤员(患者)情况,或送山下景区游客中心休息康复,对重伤员(患者)直接送下花园区医院诊治。
⑶保护现场
设立警戒范围,安排人员在现场警戒、守候(在搜救伤员和紧急排险时,对现场原始状态应作好标记标号),等待有关部门来勘察现场。
⑷疏导游客尽快撤离危险地段。
⑸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4、信息汇总
应急处置信息中心设在集团办公室
每次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参与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作总结(总结内容主要有:事故发生原因、预防事故对策、应急救援措施的成功与不足,整改措施等),以利不断修订完善本预案。
为快捷、有序、高效地展开抢险工作,努力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公园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防汛抗洪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为依据,以落实责任制为总抓手,围绕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分解任务、明确程序的思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具体职责任务,熟悉掌握基本套路,超前做好各项保障,以敢打硬仗、恶仗的战斗姿态,全力抢险救灾,严防死守关隘,切实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坚决杜绝亡人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大云山管理处成立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防汛抢险指挥部(下简称大云山管理处防指),由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周水果任指挥,党组成员、副主任谢移兵任常务副指挥长,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岳华、成卫军为副指挥长,派出所,各股室,分场、景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防汛抢险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管理处生产股,管理处生产股股长彭先红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落实指挥部的重大决策,协调部署抗洪抢险等工作。各分场、景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以便上下对接、统一领导,全面做好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抗洪抢险工作。
三、工作原则
防汛抢险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①预防为主、防抢结合;
②条块互动、以块为主;
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④分级管理、统一领导;
⑤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四、职责分工
防汛抢险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股室、各分场按照景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对照各自的职责任务,积极主动抓好工作落实。具体职责明确如下:
1、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周水果对公园的防汛抢险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谢移兵具体抓工作,具体负责整个公园防汛抢险工作的调度和指挥。
2、各股室、各分场、景区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辖区、本系统的防汛抢险工作;应指定第二责任人(A、B角),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第一责任人外出时,应向第二责任人做好交接工作。
3、各股室、分场、景区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自觉服从大云山管理处防指的调度和指挥,高标准完成上级临时赋予的各项任务。
4、抢险队伍:各分场组建20人以上的抢险突击队(森林防火扑火队员兼),党组成员、副主任谢移兵担任突击队队长。
5、林政股、派出所按照各自职能,重点做好治安维护和通信保障工作。
6、办公室具体负责指挥部成员的生活保障、宣传报道、接待接访和车辆保障;主汛期间,固定一大一小车辆为防汛专用车。
7、生产股负责做好灾区损失的评估登记、恢复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8、工会负责做好灾区的生活供给、救灾物质发放、和灾后重建、医疗救护等工作。
9、其它各有关股室,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防汛抢险工作,或完成管理处防指临时赋予的其它任务。
五、汛前准备
2、各股室、分场、景区要依据自身防汛实际,参照往年防汛物质器材储备情况,备齐备足各类物资器材。
3、各股室、分场、景区要按照责任制要求,细化具体防汛抢险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水库塘坝、河道桥涵、文物古迹等重要设施,必须逐一明确责任承包人,并搞好上下对接,签订好责任承包书,务求做到责任主体唯一。
4、园属各股室、分场、景区要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防山洪地质灾害等方面准备出发,细化具体遭遇特大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时的应急对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抢险救灾方案。要采取防汛“明白纸”的形式,事先明确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区域,力求超前积极安排,遇险能够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六、预案实施
1、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暴雨(降雨量50-100毫米)时:
(1)管理处防指应及时把预测信息、防范要求通知各成员单位,督促各股室、分场、景区认真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2)各各股室、分场、景区要尽快收拢人员,盘点物质器材储备,适情加强水库、塘坝、桥涵等重点部位的物质调度,积极做好备战抢险的一切准备。
(3)加强汛期值班监测,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与景区防指的通信联系,每日(早、中、晚)三次调度上报有关情况。
(4)接到出险命令,各股室、分场、景区要按照管理处防指明确的抢险任务,迅速启动各自应急预案,快速进入指定区域展开工作,并注意加强与管理处防指的通信联系,及时调度上报有关情况,按照管理处防指下达的指令,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
(1)景区防指应立即把预测信息、防范要求通知各成员单位,督促各股室、分场、景区先行细化48小时内的应急措施,每时调度上报一次雨情、水情,发生险情必须立即上报,果断予以先行处置。
(2)管理处防指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吃住在值班室,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协调调度防汛部署;分管水库塘坝、河道桥涵的主责人,要昼夜24小时扎在观测室,亲自督查排除隐患,核查物质器材准备情况,务求做到万无一失。
(3)各股室、分场、景区要立即收拢人员,适情调整补充物质器材,全员进入临战状态。督促各分场、景区要酌情搞好动员发动,督促下游存有遇险隐患的群众,切实做好撤离前的各项准备。
(4)加强对水库塘坝、河道桥涵的'巡查督查,及时发现和整治潜在隐患;水库塘坝要严格按照汛限水位运行,必要时可报请县防指同意,酌情泄洪腾出部分库容。凡超过汛限水位,可能溢洪的水库塘坝,要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5)出现险情、灾情时,各股室、分场、景区要按照管理处防统一指挥调度。
(6)机关有关股室要组织人员深入一线,协同受灾单;
七、善后工作
3、各股室、分场、景区要按照大云山管理处防指的统一部署,认真疏理调查评估受灾损失,研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方面的工作,拿出专题报告供领导决策。
4、大云山管理处防指要全面收集掌握情况,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如实汇报工作得失,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写出专题报告。
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政汛〔20xx〕1号)和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文件(通政汛办〔20xx〕1号)精神,为做好我局汛期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办公驻地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度汛,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防汛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全局防汛应急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防为主、抢防结合的原则,坚持专业处置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措施落实,强化为民务实意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汛期园林绿化行业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汛期内,本区园林绿化部门对暴雨、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响应和险情、灾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防汛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二)工作机构
局所属各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在局防汛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成立防汛应急分队。
四、防汛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负责贯彻落实市、区政府和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汛期工作的安排部署;负责全区园林绿化行业防汛工作和本局防汛工作的领导指挥、沟通协调、应急处置及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开展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管理及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工作;负责做好善后工作;负责全区园林绿化行业受灾林木、树木采伐清理手续办理备案工作。承办区应急委和区防汛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总指挥职责
刘卉同志负责局防汛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工作,统一指挥全区园林绿化系统防汛应急工作。
(二)常务副指挥职责
杨文成同志负责防汛办公室全面工作,全局防汛应急现场指挥调度工作,抢险突击队日常建设和指挥工作。
(三)副指挥职责
李书勇同志负责西海子公园、城镇绿化服务中心、运河文化广场、花卉产业服务中心的防汛工作;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王春喜同志负责林业碳汇服务中心防汛工作;协调各乡镇做好平原造林地块的防汛和受灾统计工作;宋庄镇、永顺镇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王建军同志负责大运河森林公园的防汛工作;汛期倒伏、折断树木清除手续的办理工作;张湾镇、潞城镇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张宝常同志负责林业工作总站、种苗站的防汛工作;全区林业产业的防汛和受灾损失统计工作;漷县镇、西集镇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陈永梅同志负责检查各类人员职责落实情况;台湖镇、梨园镇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高秉权同志负责森林公安处的防汛工作;汛期林地绿地的执法巡查工作;永乐店镇、于家务乡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刘玉梅同志负责灾后林木、树木采伐清理备案工作;受灾树木清理手续办理;马桥镇辖区内园林绿化行业应急处置工作。
张守辉同志负责林木资源储备中心的防汛工作。
王庆海同志负责检查站防汛工作;综合办公楼抢险分队的日常建设和指挥工作。
杨世龙同志负责林保站的防汛工作;灾后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办公室主要职责
1、办公室主任职责
负责办公室的全面工作,根据指挥部的决定,组织、协调防汛应急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2、办公室副主任职责
董艳芹同志负责汛期预警工作;信息传递和后勤保障工作;汛期宣传报道工作。
胡文莉同志负责汛期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的调配工作;汛期汛情、水情的情况反馈工作;受灾损失情况综合汇总工作;园林绿化系统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组织结构及工作职责图见附表2-1、附表2-2)
五、防汛应急队伍建设及职责
(一)局成立百人应急抢险突击队。主要职责:在局防汛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对全区责任区域内因暴雨、大风、雷电等突发的自然灾害造成林木险情进行及时救援。应急抢险突击队政委由董本新同志担任,队长由杨文成同志担任。应急抢险突击队下设三个组,分别为综合组、突击组和机动组(人员名单及责任分工见附表3、附表4)。
六、防汛应急响应
(一)防汛工作重点
1、重点做好所属大运河森林公园、西海子公园、减河生态公园等公园景区及管辖范围内绿地和道路两侧树木的防汛工作。一旦发生灾情险情,在局系统内自救的基础上,开展相互救援。
2、在区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区域性救灾抢险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由应急抢险突击队完成。
3、协助乡镇、街道、有林单位做好绿地、林地及果园防汛救灾的行业技术指导工作。
(二)分级响应
(2)黄色预警:接到预警信息后,局防汛应急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应急办公室主任杨文成同志进入防汛办公室,根据区要求适时进入应急视频会议室指挥。及时向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刘卉同志和常务副指挥董本新同志汇报,同时将汛情信息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各副指挥和组员。常务副指挥杨文成做好防汛救灾的组织和部署工作,做好防汛抢险物资调运准备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情况。其他副指挥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责任范围内的防汛救灾部署工作。抢险突击队和各抢险分队人员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工作,在原单位待命,接到通知后一小时到达指定位置。公园景区做好游客安全避险工作,必要时关闭景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及时做好游客疏散工作。基层生产性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全时在位,组织人员进行巡查,随时掌握情况,做好防范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动态。面向全区服务职能的科室、场站做好汛情通报工作并与乡镇、养护单位等及时沟通协调,提前防范,将动态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及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3)橙色预警:接到预警后,局防汛指挥部全体成员全部上岗到位,总指挥进入综合楼应急视频会议室亲自指挥调度。常务副指挥董本新协助总指挥指挥调度并做好防汛物资调配和后勤保障工作。常务副指挥杨文成及副指挥根据职责分工到一线巡查、督促,检查各项防汛工作落实情况。防汛突击队综合组人员到综合楼,突击组在绿化队,机动组在各自单位集结,做好执行任务准备。各抢险分队在各自单位集结开展检查、防护工作。园林绿化在建工程停止施工,关闭公园、旅游景区。综合楼后勤人员全部到岗值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灾后统计及灾后恢复指导
七、应急保障
(一)人员保障
各抢险分队人员必须定岗定位,汛期随时做好应急准备,根据不同预警到达指定位置。各抢险队伍平时要加强演练,提高应急素质。灾情发生时要听从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接到指令立即投入抢险工作。抢险队员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注意保护自身安全,若遇特殊情况逐级报告。
(二)物资保障
根据全局防汛工作需要,抢险突击队和各抢险分队要准备充足的抢险物资(详见附表4和附表6),防汛指挥部根据灾情、险情变化及时调配抢险物资,保障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三)车辆保障
抢险突击队车辆保障:综合组、突击组的车辆保障由局办公室、城镇绿化服务中心、林木资源储备中心负责;机动组车辆保障由涉及到的各单位负责,要求保障车辆2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
八、监督督办
九、信息报送
为能够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预防、应急与救援行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成立西充县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家甫
副组长:李雄、陶晋
成员:何小松、谢小冰、赵琴、文俊杰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旅行社督导组、景区督导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组,具体负责汛期安全工作的落实。
三、组织成员与责任分工
(一)综合协调组
成员:李雄、谢小冰
工作职责:
1、根据县防汛领导小组的通知和汛期工作动态,视情发布防汛工作预警信息和启动防汛工作预案,召集工作调度会;
2、编写有关工作信息,统一对外宣传报道;
3、负责领导小组工作调度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负责安排工作车辆和加班工作用餐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旅行社督查组
成员:陶晋、谢小冰
1、重点做好旅行社防汛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合理配置旅游线路。
2、督导旅行社做好防雷、防风、防雨暴的物资准备和人员组织工作。及时检查维护避雷装置,预防雷击,制定防汛工作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有力措施,堵塞漏洞确保防汛安全。
3、负责汛期旅游县场秩序监督检查,受理各类旅游咨询和投诉案件,及时处理因汛情产生的旅游纠纷,维护旅游县场秩序。
4、督导辖区内旅行社做好汛期安全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5、检查督导旅行社在汛期到来时,要求旅行社负责人要随时掌握团队行程,不组织团队到沿海一线,特别是滨海步行道、栈桥、海水浴场等沿海地带游览。对因汛情需要调整行程计划的,要做好游客的说服工作,避免产生纠纷投诉。提醒在外的导游和司机,做好团队车辆的行车安全工作,遇有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不要强行出发。要绕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泻洪地带、陡峭山路等危险地段,灵活机动地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游客安全。
(三)景区督查组
成员:赵琴、何海英
1、检查督导重点旅游区(点)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备齐防汛物资,完善防汛应急预案。
2、指导景区制订预防和应急避险方案,警惕突发性暴雨、山洪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组
成员:文俊杰、苟诗
1、负责网上信息通知的发布;
2、负责网上各类文件上传下达,汇总各景区、旅行社的情况,及时向县防汛领导小组、应急办等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损害情况,每天将开展工作情况汇总后及时上报市旅游局信息组报送。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负起责任,密切沟通,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主动性。开展以五查(查预案、查组织、查物资、查通信、查值班)为主要内容的督导检查,发现薄弱环节,立即责令整改。
(二)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及时向本县区的旅游企业发出预警指令,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督查所属旅游企业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三)加强值班和信息上报,确保联络畅通。加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掌握汛期动态,发现重要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
一、总则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制订本预案。
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合作联动、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处置有力。
3、适用范围
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经测算景区日承载量500人次,瞬时承载量200人次。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旬邑县博物馆游客最大承载量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海罡
副组长:杨晓建
成员:全体职工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我馆最大承载量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当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在情况扩大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组长外出时,替代组长的为按顺序的副组长。
(3)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并在上级指挥、指导、协助下,配合有关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三、具体要求
旅游旺季,游客相对集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积极做好旅游的安全护卫工作,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旬邑旅游品牌。
1、提高安全意识,全力以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着装整齐、统一,佩戴工作证件,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充分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3、明确分工,各司其责,责任到人到岗到位,确保景区的游览安全。
景区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提高景区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旅游安全事故,做好旅游安全事故救护工作,实现旅游“安全、健康”,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景区旅游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组织体系:
针对各类突发偶发事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其它各高管层人员为副组长,各部门第一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综合部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对突发、偶发事件进行协调、指挥,为加强组织领导并明确分工,下设三个事故处置小组。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安全应急救援分队,由安保主管任队长,队员各部门抽调。
成员组成:
队长:
队员:
主要职责:
2、负责险情的排查;
一旦在景区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游客因滑跌、落水、疾病、食物中毒造成人员伤亡,以及遇险、迷途走失等报警求助紧急情况,各工作点(岗位)员工要迅速报告本部门主管(负责人),部门主管(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作紧急处置并迅即报告信息中心(办公室)和应急领导小组当日值班领导。对报告已明确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险情)和人员伤亡的,各级负责人迅速报告景区领导,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总公司及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详见流程图)。
(一)重特大交通事故处置流程图:
事故发生
启动预案
现场人员报告领导小组
综合协调组进入现场,同时报告市政府、交警队、120。(如发生火灾,则报告119)
公司主要领导赴现场指挥
应急救援分队进入现场
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协助交警指挥交通。
做好现场协调,安排救治伤员,通报情况,协助做好事故调查。
善后处置
总结分析
(二)对消防事故的处置程序
出现火情
组织现场人员扑救
扑救成功
应急救援分队现场扑救
应急救援分队协助120救助伤员
景区抢险应急预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
二、建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安全应急值班联系方式和安全应急救援分队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梁星(集团总经理)副组长:杨宏兵(景区经理)童光岩(景区总经理)
赵富军(集团安保部经理)成员:周志军(景区主管)童宁(景区安保部经理)
董志学(景区主管)
安全应急值班联系方式(24小时):安全应急救援分队组成人员:杨宏兵(安全应急救援队队长)
全体安全应急救援分队队员(共11人,附名单)
1、发生状况和报告
2、动身救援
安全应急分队队长以最快速度通知各位队员。全部应急分队队员不论人在何处,无论白天黑夜,必需马上携带通讯、照明等应急装备(工具)赶到指定地点,在应急领导小组值班领导和队长带领下,火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⑴状况报告
应急队员利用携带的担架、急救箱,尽快将伤员(患者)抬(搀扶)至安全地段,由受过医疗救护专业训练的队员进行基本状况检查并进行精神安抚。依据伤员(患者)状况,或送山下景区游客中心休息康复,对重伤员(患者)直接送Z区医院诊治。
设立警戒范围,支配人员在现场警戒、守候(在搜救伤员和紧急排险时,对现场原始状态应作好标记标号),等待有关部门来勘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