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四川文明网公布8月“好人榜单”,遂宁市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吴艳上榜,荣获诚实守信类四川好人。
这并不是吴艳第一次获奖。去年12月,她受邀到北京交流乡村振兴战略领头雁计划项目并由国务院参事推荐为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委员,为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奉献巾帼力量。再往前,“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她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在乡村振兴基层一线扎根沃土逐梦伟大时代、不负崇高理想的新农人赞歌,实现了从下岗职工到年销售收入5360余万元的农场老板的“涅槃”。
揣着5万元下岗职工再回农村“拼”
2005年,国有企业改制,吴艳从一名国企员工变成了一名下岗女工。下岗了,今后生活怎么办?干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反复在脑海里浮现,吴艳整夜睡不着觉。
吴艳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农村的贫穷与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她的童年生活充满苦涩与忧伤。然而年轻的吴艳却充满着青春能量,她靠勤奋学习走出贫穷的小村庄,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江油市一家国营棉纺厂工作。
平静的生活重新被打破。思索很久后,自认“小时养过鸡,也算有经验”的吴艳考虑:“要不,我回老家去养野鸡?”2005年,26岁的吴艳在全家所有亲友的反对声中,顶着压力,带着5万元钱来到大英县象山镇,租下场地创办鑫燕野鸡养殖场。
开办之初,养殖场基础差、生活条件跟城里更是没法比,没有自来水、天然气;创业资金短缺、技术经验不足、养殖场人手不够……但是她并没有被苦难吓倒。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拜师学艺,摸索出科学养殖的方法,使野鸡存活率大大提高。
在创业之初的前两年,她每次从象山养鸡场到16公里左右的大英县城推销或者办事,她都风雨无阻地骑自行车往返。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两条狗追咬,慌乱中从自行车上摔倒下来,这些场景让吴艳至今都记忆犹新。困难很多,但她没有退缩,依然勇敢前行在创业路上。
创业三连败抵押电器兑现承诺
吴艳最开始是用普通母鸡和电热毯进行了两次孵化,但由于野鸡蛋的孵化有所不同,全都失败了。
有了两次的失败教训之后,吴艳决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孵蛋设备。可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未凑齐买设备的费用,最后她想到了下岗工人贴息贷款。由于企业所在地和自己的户口所在地不同,跑了半年,她的贷款也未批下来。后来,还是在大英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吴艳终于领到了2万元的贷款。“拿到贷款,我立即就买了孵化机,重新开始孵化鸡苗。”吴艳说道。
2006年底,吴艳的野鸡成功孵化出来,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第一批野鸡成熟,然而市场并不买单,吴艳的产品卖不出去。于是她买了三张桌子,自己找了个地方现场煮起了产品,让亲朋好友前来品尝。通过这样口口相传,吴艳渐渐打开了市场。
2007年,“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年底,她接到了九寨沟一位客户15万的大订单。带着创业的喜悦,吴艳和合作社的农民们一起为订单做起了准备。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5·12地震再次让她滑到了创业的谷底。“受地震影响,客户取消了订单,原本不够的产品反而成了滞销产品,我只能自己垫资把农民手中的产品全部收购回来。”吴艳说,由于资金困难,在最艰难的时候,她把自家稍微值点钱的电器都抵押给了农户。
2018年底,合作社销售收入5360余万元;今年年初,合作社的野鸡又在中央电视台“露了脸”,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总额达26万元的订单。尽管交出的成绩很喜人,吴艳依然时刻提醒着自己,要记住当年创业的艰辛,“路才会走地更长更稳。”
变身创业导师辐射带动6564户人创业就业
“如果没有儿时想要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想法,就没有现在的我。”吴艳说,现在她的梦想不仅仅是自己摆脱贫穷,而是要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农村人致富,帮助更多的创业青年获得成功。
近年来,在吴艳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野鸡的队伍中。他们从合作社买回鸡苗,把野鸡养大后再卖给合作社销往外地。吴艳也乐于为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他们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户586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8年吴艳的销售额达到5360余万元。
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吴艳用脚走完了四川省21个市州去为农村创业者做公益巡诊辅导以及上创业公开课,把自己创业中的经验教训和积累的各种资源无私奉献给广大农村创业者。尤其是她克服高原反应、冒着危险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贫困地区农村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她还多次利用寒暑假带着30多个从未离开过乡村的留守儿童到成都去感受都市生活,游学增长见识,并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逐梦田野,挥洒青春,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相信吴艳的未来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