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响水县野化驯养的10万亩斑节虾迎来了丰收季,引进海捕苗、采取立体式养殖的斑节虾健康、鲜活、肥美,吸引不少客商前来抢购,丰收的斑节虾“蹦”向了全国。
仲夏时节,响水县各大斑节虾养殖塘口,忙碌的人们伴着习习晚风,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在该县沿海养殖区内,养殖大户金铜明正忙着组织工人拉线收网,不出几分钟,体型硕大、色彩斑斓的鲜活斑节虾被一一装进筐内。
响水县沿海养殖区养殖工人乔登华:“一笼大约在20斤-30斤,多的时候,达到40斤左右。”
这边才收网,收购商的保鲜车已经开进塘头。靠着一池碧水和科学养殖,当地的养殖大户们在沿海养殖上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响水县沿海养殖区养殖大户金铜明:“平时把控水质,进行调水,正常改底,这一系列的措施,把品质做出来。”
福建厦门斑节虾收购商蔡国安:“主要(销售)城市是福建福州、厦门、浙江宁波、温州、杭州、上海、北京各大城市,一天销量大概有20000多斤,感觉响水的斑节虾全国各地吃的口感非常好。”
斑节虾,因其个体大,生长快,采收期短,堪称“对虾之魁”。深耕养殖10多年,响水县积累了深厚的斑节虾产业“家底”,从自主育苗到中期管理再到收获,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链。今年,该县在养殖技术上又取得了新突破,通过海捕苗的引进和野化训养,斑节虾实现了错峰上市,养殖收益明显提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响水三圩盐场副厂长李广亮:“我们采用了省海洋研究所为我们提供的虾、蟹、贝立体养殖模式和生态原位净化技术,预计春茬虾每亩单产在120斤左右,春茬虾的产量预计在160万斤左右,年产量预计可以达到240万斤左右,产值大约在1.5亿元左右。”
向海图强,建好“蓝色粮仓”。近年来,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响水县在三圩、灌东等盐场率先实行“退盐转养”,将盐池转成鱼塘、虾塘、海参塘,发展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4万亩左右,其中,斑节虾养殖面积约10万亩,已经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斑节虾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