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分析 文章摘要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猪肉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之一。在经历了一波超级猪周期后,目前我国猪肉价格已回落至较低水平...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猪肉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之一。在经历了一波超级猪周期后,目前我国猪肉价格已回落至较低水平,未来随着猪肉价格回升和行业集中度提高,部分企业有望迎来业绩再次爆发。

1.名词解释

二元种猪(二元母猪):两种品种杂交而成的母猪品种。

三元种猪(三元母猪):三种品种杂交而成的母猪品种。

2.行业简介

说到猪肉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它是我们餐桌中时常必备的食材之一,同时我国人均猪肉消费也排名世界第一。

生猪养殖就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过程,为人们实现猪肉供应的行业。

猪肉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猪肉需求量持续增加,2014年国内猪肉消费达到5865万吨。随后,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禽肉和牛羊肉等可替代产品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饮食结构不断优化,猪肉消费量有所回落。截至2020年底,全国猪肉消费量已逼近4000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下降至18.20kg,猪肉消费占全部肉类消费品的比重从2013年的69%降至2020年的53%.

2.1发展历程

2.1.1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主要经历过以下四个阶段:

计划经济阶段(1949-1984):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物资相对短缺,主要农副产品均由国家统筹统销。生产方面也多为农村小规模散养,效率较低。虽然猪肉是居民绝对肉食消费品,但是人均消费量依然处于很低水平。

市场化初期阶段(1985-1997):1985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生猪养殖开始步入市场化运行阶段,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猪养殖规模提升迅速。但由此也导致行业极度分散。

优化转型阶段(1998-2004):随着多年积累,我国生猪产量已达到一定规模,1998年开始,生猪养殖逐渐从量向质转变,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行业不断整合集中。在此阶段,一些规模性的生猪养殖企业开始逐渐成形。

现代化发展阶段(2005至今):2005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开始进行现代化转型,对于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环保技术等要求不断提升。在此期间,虽然行业依然较为分散,但龙头企业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对于中低产能加速出清。

2.1.2猪周期回顾

提到生猪养殖行业,不能不了解猪周期。

其底层逻辑是:猪肉价格上涨→农户发现养猪赚钱便增加母猪补栏量→4个月及10个月后仔猪数量和育肥猪数量显著增加→由于猪肉供给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农户出现亏损→农户收缩生产,减少母猪补栏量→仔猪减少、育肥猪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2006-2009:2007年夏季全国爆发高致病性蓝耳病,使得母猪流产、死胎概率提高、仔猪供应减少,再加上瘦肉精、注水肉、甲型H1N1流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本轮历时3年左右的猪周期。

2010-2014:猪瘟和蓝耳病等疾病原因,使得生猪产量下滑,推动猪肉价格上涨。随后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开启冻猪肉收储工作,对猪肉价格短期上涨提供了一定支撑。但由于打击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实施,又使得猪肉价格再次下降。

2014-2018:2014年开始我国实施环保禁养政策,导致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生猪出栏量开始下降。再加上2015年猪丹毒疫情的影响,将猪肉价格推上高点。不过同样由于环保政策的落实,使得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得到了更好发展机遇,随后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推动市场回归常态。

2018年至今:非洲猪瘟是本轮猪周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猪瘟造成母猪、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从根本上影响猪价走势。猪瘟爆发初期,居民对猪肉安全存在顾虑,猪肉消费缩减,猪肉价格随之下降。随后养殖户开始大幅缩减生猪产量,致使市场猪肉严重短缺,猪肉价格迅速提升到历史高点,一度达到40元/公斤左右。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大量企业及个人布局生猪养殖市场,能繁母猪数量急剧增长,进而导致猪仔数量迅速攀升,最终导致猪肉市场供给量过高、猪肉价格大幅下滑。

本轮猪周期生猪养殖行业主要造成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二元母猪取代三元母猪。三元母猪指三种品种杂交而成的母猪品种,二元母猪则是由两种品种杂交而成。三元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但二元母猪则在繁殖性能上有优势。

第二,行业集中度提高。由于大型猪企有着更加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对抗非洲猪瘟时相较于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而言有着更强的抵御能力。同时在本轮猪周期的后期阶段,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度低于成本价,大量中小企业随之破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2发展现状

2.2.1猪肉价格拐点将近

通常情况下,市场对猪肉的整体需求量相对稳定,因此造成猪肉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供给。根据历次猪周期可以发现,生猪出栏量高位时,意味着供给量大,猪肉价格通常在低位。当生猪出栏量低位时,意味着供给量小,猪肉价格通常在高位。

生猪出栏量与猪肉价格大致同步,而能繁母猪存栏作为生猪的产能,同行领先猪价10-12个月

(母猪妊娠约4个月,仔猪育肥至出栏约6个月),因此观察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可以大致判断未来猪肉价格走势:

猪肉价格与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负关系。

数据显示,20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达到高位4564万头,推算10个月后即2022年4月猪价达到低位。

2022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268万头,较高点已减少6.5%.由此可以看出,2022年4月后,猪肉价格有望实现企稳并逐渐抬升。

2.2.2行业集中度较低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中小场户占比较大,规模化养殖普及度依然较低。而由于生产过于分散,缺乏合理有效的统一管理,也是猪周期容易发生的一大原因。

3.行业分析

3.1竞争格局

3.1.1市场整体格局

3.1.2A股上市公司情况

根据申万三级分类,归属于生猪养殖细分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有十余只,其营收规模如下:

但由于部分企业不仅做生猪养殖,在饲料、禽类养殖方面都有着较大营收。以新希望为例,猪产业占公司营收不足20%.

3.2产业链

生猪养殖行业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3.2.1上游

上游以提供养猪饲料和进行动物保健为主。

3.2.2中游

3.2.3下游

3.3发展趋势

3.3.1行业加速聚集

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成本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此外,大型企业凭借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能够更好的抵御猪周期。

从数据来看,我国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占比逐年提高,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会延续。

3.3.2全产业链发展

同样为了降低成本和抵御猪周期,生猪养殖企业还会进一步向上游和下游进行延伸,使自己发展为全产业链企业。

3.3.3智能化养殖

为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实现精准育肥管理,更多智能化技术将会运用到生猪养殖行业当中。

比如运用智能饲喂、智能环控、养猪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实现更为干净、高效的安全生产。以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猪病预测模型,实现疫病实时监测与有效控制。

4.财务特点

4.1盈利能力

ROE是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从数据来看,自2012年起生猪养殖行业加权ROE有着明显的周期性。

回顾前文中的猪周期内容,2016年猪肉价格处于较高水平,随后在2018年降至底部,2019年开始猪肉价格又逐渐回升,2020年上涨到历史高点。而这种猪肉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了生猪养殖企业的ROE水平,自2012年以来,ROE最低的2014年和2018年都对应着猪肉价格底部,ROE最高的2016年和2020年都对应着猪肉价格顶部。

4.2成长能力

4.2.1营业收入

自2012年至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营收规模相对平稳,整体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在2019年起的超级猪周期影响下,营收规模显著提升,2019年同比增长23.61%、2020年同比增长46.48%.

4.2.2归母净利润

在猪周期的影响下,生猪养殖行业净利润也有着较大波动。在2014年至2016年和2018年至2020年的肉价上涨期间内,行业归母净利润呈现较快增长。但在2016年至2018年的肉价下行期间内,行业归母净利润则随之滑落。

4.3现金流量

4.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生猪养殖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有着跟净利润类似的波动规律,2015-2016、2019-2020年期间,公司利润增厚,赚取的现金也更加充裕。2017-2018年随着利润下滑,公司所获得的现金也随之减少。

4.3.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通常指一年以上)的购建及其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当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小于0时,说明在积极的进行投资扩张,并为此支付了大量资金。

由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目前正处于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阶段,因此行业整体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2020年,当猪肉价格到达历史顶部时,由于有着更加丰厚的利润和充足的资金,行业扩张力度空前。而这也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为2021年开始的猪肉价格持续下滑,甚至一度跌破成本价埋下了隐患。

4.3.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可以用来观察企业资本及债务的规模和构成所发生的变化,当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于0时,说明通过借债或出让股权所筹集的资金较多,当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小于0时,说明在大量还债或派发分红回报股东。

为了支撑持续的投资扩张,融资必不可少,除2016年以外,生猪养殖行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正数,且2020年涨幅巨大。

4.4运营能力

4.4.1上游: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4.4.2上游:预付账款周转天数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可以大致理解为,企业资金被上游企业无偿占用。

2019年之前,生猪养殖行业预付账款周转天数稳中有降,整体来说表现不错。2019年之后有所提升,尤其是2020年由于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而增加原材料购买,导致预付账款周转天数明显增加。

具体公司层面可以看到,2020年各家公司的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通过年报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扩大经营而导致原材料采购预付款增加。

4.4.3行业本身: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

2012年至2020年,生猪养殖行业存货周转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销售情况存在一定不足。

4.4.4下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自2015年起,生猪养殖行业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断下滑,2020年已降至2.16天,说明销售回款速度越来越快。

4.4.5下游: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向购货方预收的订金或者部分货款,相当于无偿占用下游客户资金。

2012年至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基本在3-4天左右,2020年降至1.57天主要是该年营收出现大幅增长。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0/{期末.营业收入/[(期末.预收账款+期初.预收账款)/2]},前文已经分析过2020年由于猪肉价格到达历史高点,使得行业营收迅速增长,推动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下降。

4.5成本分析

4.5.1毛利率

毛利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越低说明主营业务成本越高。

生猪养殖行业毛利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猪肉价格上行阶段,毛利率随之升高,猪肉价格下行阶段,毛利率随之降低。

4.5.2三项费用率

三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率越低表明费用方面成本控制越好。

生猪养殖行业三项费用率自不断增长,2018年起已超过7%,说明在费用支出方面越来越多。

4.6安全分析

4.6.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企业的整体负债水平,2016年起,生猪养殖行业负债水平明显增加,到2002年已达到48.30%.

4.6.2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同样是因为猪周期的影响,现金比率随之产生波动,近10年来最低水平为2014年的19.79%,最高水平出现在2020年的32.89%.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温氏股份现金比率长期在10%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公司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短期债务偿还存在一定隐患。

5.风险与结论

5.1风险提示

通常情况下生猪养殖行业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

第一,疾病风险。正如前文中所说,蓝耳病、非洲猪瘟等动物疾病都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不但会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打乱行业企业发展规划。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养殖行业集中度不高,因此难以有效落实全面的疾病防控措施。

第二,饲料价格上涨风险。由于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企业成本的比重较高,因此如果玉米等饲料产品价格出现意料之外的大幅上涨,会大大提高公司经营成本进而降低公司利润,甚至造成一定亏损。

5.2结论

生猪养殖行业由于供需关系不平衡有着很强的周期性,2018年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经历了一波"超级猪周期",目前生猪价格已回落至历史较低位置,随着行业产能逐步出清,2022年下半年之后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并逐渐上升。

另外从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但目前我国集中度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环保监管的日益严格以及疫情对养殖要求的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大量生猪养殖散户逐渐退出,头部企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THE END
1.供应端政策调控之际猪肉股还会否带来惊喜?一文看懂猪周期及背后的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格局 孟维肖在9月17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上半年主要上市公司出栏量合计为5528万头,同比增长49.5%。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傲农生物、巨星农牧、华统股份和新五丰出栏量的同比增速较快,但正邦科技、唐人神生猪出栏量分别同比下降30.8%、0.8%。 https://m.cls.cn/detail/1140162
2.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年度策略:三条主线把握2025年农业投资本轮周期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底部或为 23Q2,我们预计动保板块景气反转将至。 推陈出新或是行业竞争加剧的破局关键,建议关注科前生物。近几年,在生猪养殖集中度 不断提升、尤其 2021 年~2023 年多数养殖企业盈利总体承压,叠加农业农村部于 2020 年 发文称拟计划在 2025 年前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采强免疫苗、市场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72c692d41cacdc62df62b5530.html
3.牧原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一)行业发展状况、发展机遇与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1、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较低 猪肉是中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主要品种,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60.05%,行业市场规模达万亿级。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处于规模化养殖与大量散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427/c646802589.shtml
4.中国种猪产业的未来展望与挑战(二)企业竞争格局 在种猪行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现状各有特点。大型上市公司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于一体的猪肉产业链。通过大规模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肉质测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猪遗传评估,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一致https://www.yangzhu360.com/guonei/20241108/839060.html
5.2024年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八、生猪养殖屠宰行业成功突围策略 28 (一)、寻找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28 (二)、生猪养殖屠宰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28 (三)、从生猪养殖屠宰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28 (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29 (五)、电子商务提升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广告效果 29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6/8133123007006021.shtm
6.20242024-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摘要 2第一章行业概览 2一、生猪养殖屠宰行业现状 2二、行业产业链结构解析 3三、近年行业发展趋势 4第二章市场规模与增长 4一、生猪养殖市场规模 5二、屠宰市场规模 5三、近年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6第三章竞争格局分析 6一、主要生猪养殖企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42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