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关乎我们的未来光明日报

陕西省西咸新区的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进行土壤的电动修复实验。新华社发

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抓紧麦收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姚晓楠摄/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科协27日发布

●10大前沿科学问题

●10大工程技术难题

●10大产业技术问题

这是中国科协连续第5年征集和发布重大科技问题难题,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引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此次征集重点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提交了649个问题难题,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参与度较往年又创新高。经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领域专家复选和终选预选、终选等环节,最终评选出30个重大问题难题。

为什么是它们?它们是什么?

前沿科学

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

权威解读: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健康。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前15至20年,患者脑内就开始发生病理变化,此时为治疗该病最佳时期。找到这一时期诊断的标志物并进行干预,是降低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最根本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认知科学学会)

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

权威解读:对于复杂问题的深度学习,使得人工智能模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透明,从而导致很多挑战性的问题,如模型不可信、不可控和不可靠,尤其是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差。在对人类社会问题造成重大影响时,亟须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过程有合理可信可靠的解释,以便提前预判与合法的控制,这是未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

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

权威解读:目前,我们很多地方存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新污染物治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加强我国的新污染物治理能力建设是当前重要的课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

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

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

权威解读:微观磨损不仅是微/纳机电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而且是纳米制造的共性基础问题。当前微观磨损研究注重材料磨损性能的表征,缺乏对原子级材料去除机理的深刻认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

权威解读: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是关系到城市整体发展效率和安全水平的科学问题,应提前谋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量化评价,将有助于提升综合交通应急保障技术水平,保障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国公路学会)

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权威解读: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随着对恒星级黑洞、超大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观测的日益丰富,传统的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论受到了挑战。宇宙中的黑洞究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探究这一问题有望孕育重大的科学机遇和突破。(中国天文学会)

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

权威解读:非常规铀资源中海水是重要和具应用前景的资源之一,但海水提铀技术仍面临着众多挑战,迫切需要研发新型高效提铀材料,创新工艺方法,加速推动实现海水提铀,为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核原料。(中国化工学会)

工程技术

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

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

权威解读:突破深远海养殖设施面临的瓶颈问题,符合我国渔业发展重大需求。发展深远海养殖对于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环境压力,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水产学会)

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权威解读:西北陕甘宁蒙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电化基地,矿山固废、废水、废气(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但目前处理方式存在规模小、成本高、地面存放难等问题,亟须寻找新途径(如深部咸水层、采空区等),实现矿山三废的特大量、低成本地质封存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同时可建立系统封存理论与耦合体系,有效降低三废处理成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

权威解读:心源性休克作为循环系统最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之一,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而且带来巨大医疗负担。创建心源性休克综合救治体系,有助于优化心源性休克临床诊疗路径,制定心源性休克精准化治疗策略,为我国心源性休克临床指南奠定基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

权威解读: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属于世界性难题,解决此问题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需求,有效地推进我国低碳环保经济发展模式,更可稳固我国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防范未来产业链风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

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

权威解读:该难题致力于构建强构造活动区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防控与结构性能保持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比如,川藏铁路隧道密集,该难题的解决,对构建西藏地区完善的铁路、公路网,推进藏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

权威解读:高温跨介质热/力/化学耦合问题是我国未来高速飞行器、深空探测器及先进动力系统等重要型号面临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该项研究有望在微观作用机制及跨尺度的耦合行为的基础理论和建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

权威解读:氦气是重要战略稀有气体资源,也是严重的“卡脖子”气体。我国氦气藏品位低、提取困难,发展面向贫氦天然气的低成本提氦技术对保障我国氦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突破点是开发多级微孔高性能天然气提氦离子膜材料。(中国化工学会)

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

权威解读:地球健康诊断、评估与识别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发挥遥感综合、动态、快速、大范围获取数据等优势,开展土地覆盖调查、土地利用精细识别、农田作物品种分类与病虫害监测、林地草地健康诊断;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湖泊水质污染研究;矿山生态恢复、森林采伐监测、草地退化监测;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植被“碳汇”精准评估、中等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检测、集镇聚落信息提取等各项“体检”项目。(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

权威解读: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极大提升我国空间装备能力,同时可以引领空间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其重大突破点包括空间极大型天线机电热综合设计技术、航天器载荷平台一体化技术、超柔性空间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等。(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产业技术

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

权威解读:恶性肿瘤诊治是医疗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细胞治疗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前景。但因为细胞药物制备及质控困难,大大降低了其临床应用。细胞药物的制备和质控如何去中心化和自动化、封闭化,将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

权威解读:实现存算一体芯片突破,将极大推动工程化、产业化进程,提升产能规模,有效满足各行业算力需求,助力数智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可控,打造低碳高效绿能算力网络。(中国通信学会)

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

权威解读: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特别是燃煤、燃气机组等火电行业的碳减排任务艰巨,研究火电行业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支撑下的绿色发展,对我国未来的能源稳定、电力系统安全长效发展十分必要。(中国能源研究会)

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

权威解读:突破现有建筑业建造模式和能耗减量瓶颈,将为我国建筑业向工业化、低排放全面转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对我国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

权威解读: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方面,严重依赖于国外工业设计软件,缺少自主可控、性能优越的工业设计软件。存在“卡脖子”风险,使我国的工业发展在研发设计环节即受制于人,在向制造强国、工业强国发展过程中面临基础性瓶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

权威解读:该问题是限制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瓶颈,一旦突破将使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做到有的放矢、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和效果,节省人力物力、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生产方式的革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

权威解读:己二腈主要通过丁二烯氰化法合成,使用剧毒的氰化氢,并使用来自石油的丁二烯原料。我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采用该技术合成己二腈,会受制于原油行情。以非石油原料合成己二腈,能够突破资源限制,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会)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

权威解读:小麦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麦茎基腐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问题解决后,将为我国小麦丰产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

权威解读:该技术的实现,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填补国内对位芳纶高端产品的空白,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THE END
1.建筑业新技术推广应用.doc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校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共10大类,44大项,69个小项三、创建建设新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5011013.html
2.建筑工程技术的未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征程建筑工程技术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成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建筑领域出现了诸多创新的尝试。例如,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建筑施工时间,加快项目交付速度;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结构健康状况,为预防潜在问题提供保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jia-ge/434126.html
3.强基固本,久久为功!十大绿色智能建造基础性研究课题助力行业转型发展智能建造,是当前建筑业突破发展瓶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住建部正全力推进智能建造试点,这对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业态、新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长沙入选首批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市住建局以此为契机,启动绿色智能建造系列研究http://field.10jqka.com.cn/20231229/c653645195.shtml
4.王春雷所以将题目定为:大会展业——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这个题目很大,但我想侧重分享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大会展业的提出(其中,包括会展的本质以及美国会展业的构成) 2、美国的主要展览公司与项目运作 3、美国会展业的技术创新现状 4、美国会展业的研究咨询与教育培训 5、美国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正式分享之前,我想借此http://expo.ce.cn/zt/hztk/003/index.shtml
5.新点软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公司数字建筑业务覆盖建筑业全生命周期,助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期内,持续推进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的技术升级与推广,拓展CIM基础平台建设,铸就数字住建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优化工程数字化监管平台、智慧工地平台,促进各参与方的业务协同;利用大数据模型,提升造价云产品的数据服务能力,探索数据商业化运营。 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4041100037241.shtml
6.案例分享10大BIM应用案例日前,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将BIM纳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重点任务里。各地也陆续出台发布相关政策,以下分享几个极具特色的BIM代表案例。 一、BIM应用中国尊 中国尊,总建筑面积约42.7万平方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建成后将取代国贸三期成为北京第一高楼。该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内编号为Z15https://iiagd.com/xwzx/1755.html
7.技术追“新”发展逐“绿”——产业节能降耗成效观察“技术进步应支撑、推动重点行业与领域的低碳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在钢铁、建材、有色、炼油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及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相对成熟的技术应在“十四五”期间就开始推广应用,包括关键工艺流程的低碳化改造、企业和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系统节能改造、低碳和零碳建筑、新能源车等。http://www.xinhuanet.com/20240514/f42f53f154cc40e3903a4a367bdcf05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