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整体上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文件对于育种和养殖产业都有超预期的表述,本文作简要分析。
一、加强育种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力度
育种方面,文件指出,要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中,也提及了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等。可以说,国家高层对于生物育种给予了极高重视。考虑到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也将种子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我们认为种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
回顾我国种业发展历史,2016年以前,我国种子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以3%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缓慢增长。2016
以后,我国主粮种子库存过剩,国家提出了以“调面积、减价格和减库存”为主的供给侧改革。近些年来,我国种子市场整体规模停滞在1200亿元左右,亟待突破。2018
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为1174亿元,其中7种重要农作物种子(玉米、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市值合计为836.85亿元;2019
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迎来拐点,结束2017、2018年的下滑,同比增长回正。2020
年,我国种子行业在玉米种子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在近期国家对于转基因育种以及积极的种业政策扶持下,我们预计,国家将加速作物批文发放,提振本土种品规模。
我国目前种业市场规模
放眼海外,21世纪以来,全球种子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197.52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597.1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格局
二、重视禽畜产业链安全,首提畜禽遗传改良
养殖方面,文件提及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而且还首次提及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我国生猪消费量及生产量在全球均位列第一。猪肉需求在我国较为刚性,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青睐猪肉,在我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占比保持在
62%左右,位列动物性蛋白消费品种之首。受非瘟影响,当前我国猪肉供给尚较紧张,推进科学养殖,畜禽种改良工作刻不容缓。
我国肉类消费占比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但正在逐步呈现出头部花趋势。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07年-2018年我国年出栏在100
头以下的散养户数量缩减了约一半,预计未来散养户仍将加速退出行业。相较美国头部猪企15%的市占率,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企业CR10仅
我国与美国生猪养殖市占率比较
综上所述,通过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我们观察到国家在粮食安全以及禽畜育种方面的态度。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在养殖以及种植业将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倾斜政策,产业链景气度及盈利能力均迎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