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不用害怕空心村现象,因为劳动力回流是未来的趋势所在农村发展

城市化进程步步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愿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纷纷选择追逐梦想。

渐渐地,农民前往城市者如过江之鲫,已经形成一种趋势。

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随着而来。农村劳动力短缺,老弱妇孺却难以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农村经济发展愈加缓慢。

大量农民看不到希望,源源不断向外输出,留在农村的人却少之又少,如此这般,恶性循环。这便是众人忧心的“农村空心化”。

面对空心化的严峻形势,温铁军教授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不用害怕空心村现象,因为劳动力回流是未来的趋势所在”。

空心弊端,积羽沉舟

空心村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对劳动力与房屋的影响。

大量的青壮年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离开农村,前往沿海等大城市务工。是以,农村中大多剩下老人与小孩,人口老龄化与留守儿童现象显著。

耕地无人耕种,大量闲置房屋相继出现,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面对日益严峻的“空心村”现象,部分人表现了深深的担忧。在他们看来,如果空心村继续发展下去,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没有青壮年,农村便没有劳动力,耕地荒芜,基础设施建设无人可用,因此失去了生产力。

尽管农村尚有留守老人,但因为身体与年龄限制,他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耕作,将失去经济发展的源泉。

空心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极有可能成为街头的地痞流氓,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压力。

事实上,空心村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如今已经初现端倪。由于农村地处偏僻,缺少医院、商店,缺失完备的基础设施,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名世代居住在农村的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示了自己即将离开的不舍:“明年我也要搬走了,原来在这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我们都老了干不动了,我们刚从医院输液回来。女儿不放心我们单独在家,让我们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

现如今,走出农村的青壮年生活愈来愈好,拥有足够的能力,将老人与孩子带离农村。如果这一趋势继续持续下去,在不久的将来,空心村将会彻底发展为一座“空城”。

劳动力回流,发展之源

空心村带来的一系列困境,让专家们心急如焚。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们提出了大量的意见。

有人坚持继续扩大城市化,将农村发展为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

有人则认为,应该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威胁,振兴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农村空心村现象,社会上持两种完全不同意见的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固执已见。面对众人的担忧,经济学家专家温铁军却表现地十分淡定。

是以,在农村与农业问题上,温铁军教授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令众人意外的是,对于空心村的未来,温铁军秉持着乐观的态度。

“不用害怕空心村现象,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温铁军何出此言?

首先,资本的内在驱动力。对此,温铁军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沿海和城市郊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庞大的资本密集,而资本是一个具有组织作用的要素。

也就是说,当资本涌向沿海地区,劳动力也自内地向沿海方向聚集。从人口、资本角度分析,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通俗来讲,资本在哪里,劳动力与人才便在哪里。

自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以,大量的农村选择前往沿海地区务工,也就是“趋向资本”的凸显。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与农村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国家为了吸引投资与人才,实现振兴乡村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创业者如果在此建立商业版图,可以最大程度地压缩资本。

是以,大量的投资者开始选择在农村投资设厂,进而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部分劳动者被吸引,农村也开始出现人才回流的现象。

与农村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经营瓶颈期。

大量的沿海企业因为资金、技术等限制,利润下降,最终不得不关闭工厂。如此,沿海便出现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

对于尚在农村的青壮年而言,与其外出找不到工作,不如留在熟悉的家乡,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留在农村的青壮年不用与家人分离,亲自完成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责任,有利于社会和谐。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说:“劳动力回流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事实证明,温铁军教授的一系列猜测,绝非空穴来风。早在几年之前,便有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2020年后,空心化农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才回归趋势。

“不用害怕空心村现象,社会的变迁自然而然地就会解决这个问题”,温铁军如是说。

现如今,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者相继涌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大城市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竞争激烈,曾经选择前往城市的农民,渐渐变得疲惫不堪。

他们在家乡修建民宿,开发农家乐,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整个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

农村去空心化的实现,也从侧面揭示出:乡村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强势崛起。

市民下乡,全新血液

除了原本的农民回归外,农村还迎来了新身份的“市民”。

按照温铁军教授的理念,此乃“市民下乡”。所谓的市民,即生活在城市的“中产阶级”。相较于农民,他们稍显富有,然而与富人相比,市民又稍显逊色。

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温铁军说道:“这是城乡融合现象引起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新改变,城市中的中产阶级怀抱着机会资本。”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产阶级原本具有极大的优势。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会将投资目光,转向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农村?

为了向大众普及这一问题,温铁军教授以“美元泡沫”为例。

在温铁军看来,不论是国际上的美元还是国内的房地产,都存在着虚假繁荣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泡沫”。

尽管近几年来这些泡沫带给投资者巨大的吸引力,但随着市场规律的推进,泡沫终究有破碎的一天,也就是“经济危机”。

掌控资本的富人懂得趋利避害,遭受的经济损失十分有限,经济力量不足的穷人,同样不会受到巨大影响。真正元气大伤的,便是位于中段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大部分的资产为股票与房地产,对他们而言,这始终是虚幻的资本。

是以,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将虚幻资本转化为实体经济,增强抗压性。

然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难以找到发展机会,便将目光转移至农村。为了实现自己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开始投资农村的土地与住房。

待未来农村发展之际,中产阶级便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如此,无形之中,中产阶级也给农村带来了资本,促进其发展。

“在未来的乡村人口结构中也许会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来自于市民下乡的融合人口”,温铁军如是说。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融合”现象。中产阶级前往农村后,农村开始接受众多新鲜血液,农民们的眼界逐渐开阔,摆脱了原本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

待前来农村“开疆拓土”的市民逐渐老去,农村仅剩退休干部、企业职员等“知识分子”,农村风貌也被彻底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与中产阶级城市居民,是相互帮助、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存在着外在吸引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城市病”相继出现,光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居民叫苦不迭。

与此同时,农村依旧维持原状,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较慢,成为众多城市居民的心向往之。

为了追寻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们计划选择前往农村定居。然而农村拥有大量闲置土地,面积广大,价格低廉,成为众人的不二选择。

脚踏实地,展望未来

总而言之,在温铁军看来,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未来将得到缓解,空心村有望向“实心村”靠拢。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助力有哪些?

“工业化时代的利益聚集很难一时发生改变,需要落实生态时代新的价值观,重点要解决国家大政方针调整的问题,期间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西方经验”,温铁军如是说。

显而易见,尽管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农村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目前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地方政府的积蓄十分有限,因此只能“负债”。

空心村想要成为实心村,需要摆脱所有积弊,而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说:“要想振兴乡村经济,除了村民回乡、市民下乡之外,还需要各地市政府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来鼓励回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就业等”。

然而面对一片光明的前景,一些未雨绸缪的人,却再次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目前城市的部分产业已经面临着“用工荒”的难题,如果农村实心化发展至一定程度,是否会导致城市的空心化?

专家的解释,无疑给众人的疑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资源流动永不停止。

尽管如今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农村间流动,但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全部资源都将转移至农村。

资源向农村倾斜,只是农村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模式,并不会因为细微的因素,就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淖。

未来的某一天,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终将实现,那时城市与乡村将是联系紧密的“整体”,不可分割,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是以,人才回流成为趋势、农村发展前景广阔的如今,乡村振兴并不意味着城市的没落,而城市繁荣必将带动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THE END
1.未来5年农村发展趋势,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容摘要:农产品电商与农资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将得到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将发挥较大的作用;移动端持续发力,随着手机的普及,为解决农村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带来契机;农业众筹、预售成农产品电商重大业态,众筹包含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顾客提供个性服务,是新农业革新的有力手段。一、未来5年农村发展趋势未来5年农https://m.10jqka.com.cn/20230411/c646304131.shtml
2.未来的发展趋势挺明显的。基本上就两条路。一以后农村发展将会是重未来的发展趋势挺明显的。 基本上就两条路。 一、以后农村发展将会是重头戏,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了。现在城市里面的发展基本上都到了瓶颈,各个大城市的收入再往上增加,都已经很难了,但是农村不同,现在的农村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只要给一些资助,就能拉动很大一批人。很多人觉得现在农村人很少了,其实现在的农村https://xueqiu.com/2435624354/300315772
3.未来农村房子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年房价走势如何未来农村房子发展趋势是什么 这些年房价走势如何 [摘要]以前的那些年代,如果有哪个家庭能在城里买房子,那肯定是大家饭后茶余讨论的话题,但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在城里买房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相反了长期在城里居住的人反而比较向往农村的生活,因为现在的农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ttps://zhishi.fang.com/xf/qg_976270.html
4.乡村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展望报告二、中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1、中国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规划解读 1)《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2)《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 3)《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 4)《“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5)《“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5280494&efid=SU0L0lYSCwUx9QzuNMogWg
5.农村如何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根据去年农业农村部数据,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已经远高于国际平均400公斤的水平,实现了口粮安全的绝对保障。但与此同时,未来农业发展也面临来自生产、消费和市场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比如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水土资源的约束和环境污染、以及小农与大市场不匹配等困境。 https://www.yicai.com/news/101273432.html
6.农村电商的崛起与发展趋势.docx25现有政策对农村电商的支持与影响 25未来政策走向预测 27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8第八章:农村电商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30农村电商面临的主要挑战 30提升农村电商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农村电商的未来发展策略 32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34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总结 34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预测 36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212466.html
7.01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与农机具作业控制、北斗作业监测等功能相融合是发展趋势,农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与农机具作业控制、北斗作业监测等功能相融合,通过多机物联和协同作业,使得智能农机不仅能独立完成耕作、播种、施肥和收获等作业,还能让种子、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提高,减少环境污染,节本增效,未来增长潜力https://www.capiac.org.cn/index.php?s=news&c=show&id=1329
8.2023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概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产经企业2023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概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核心提示:2023年我国羊肉价格下行趋势明显,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但肉羊产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活力。预计2024年,我国羊肉产量将小幅增加,市场需求仍将继续上升。但我国肉羊产业仍存在生产组织不健全,羊制品加工标准不统一以及品牌影响力较弱、溢价效应不明显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2/681205.html
9.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沧州推介项目(三)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依法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监督;2022年出台的《疫苗生产流通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体系,实现疫苗全过程信息可https://www.e-fair.cn/info.html?id=169762437731811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