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票科技乡村振兴“肉铺子”智慧畜牧发展任重而道远!

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中指出“推动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畜牧业助力‘农业强’的重大责任”。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超过30%,而201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27%。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0461.17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随着未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畜牧行业总产值将恢复增长,在2024年超过3.2万亿元。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其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从家庭副业逐步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和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赖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畜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突破畜禽养殖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畜禽健康养殖、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畜牧系统是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将为智慧畜牧系统提供底层技术和安全保障。

一、核心技术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粗放式传统畜牧养殖向知识型、技术型、现代化的智慧畜牧养殖转变,利用技术优势已成为驱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物联网技术为智慧畜牧业提供了数据基础

畜牧业物联网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监控网络,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畜禽个体生长状况、养殖环境等信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数据异构、实时在线数据传送,为智慧畜牧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为开展智能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2.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是畜牧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重要手段

畜牧数据具有多源、异构、跨平台、跨系统的典型大数据特征,采用传统技术手段处理这类数据非常困难,独立分散的养殖户更无法提供相应算力。云计算为畜牧大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多模态特征的知识表示和建模、面向领域的深度知识发现与预测、特定领域特征普适机理凝练的知识融合等。

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畜牧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包含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等多项核心技术,可以多方位融入和应用到畜牧生产与管理过程中,改造传统饲养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二、现状及趋势

1.养殖环境监测技术进展迅速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畜禽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是智慧养殖的首要要求。随着传感器、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传感器获得环境参数,将之传输到云端,并在手机、PDA(掌上电脑)、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进行显示,已成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普遍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如何科学有效地加以利用,进一步指导畜牧生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现代身份标识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

个体身份标识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是实现行为监测、精准饲喂及疫病防控、食品溯源的前提,是实现畜禽智能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中,常见的畜禽标识技术手段包括喷号、剪耳、耳标和项圈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姿态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向畜牧业延伸,为智慧畜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使得生物个体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生命状态的跟踪预警变得更加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已在我国畜禽身份标识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集成在耳标、项圈中,更有研究者探索研究微型的植入式RFID芯片,以期通过更加快捷的手段实时获取畜禽的身份信息。虽然以上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但在畜牧养殖业中仍然存在维护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现实推广问题,导致目前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研发更为廉价、操作更方便的新一代智能化个体身份标识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面向个体的精准饲喂技术前景广阔

精准饲喂主要是面向猪、牛、羊等中大型牲畜的精准化养殖,主要包括饲喂站、自动称重、自动分群和饲料余量监测等设施仪器。智能化精确饲喂技术将营养知识与养殖技术相结合,通过科学运算方法根据牲畜个体生理信息准确计算精准饲料需求量,通过指令调动饲喂器来进行饲料的投喂,从而实现了根据个体体况进行个性化定时定量精准饲喂,动态满足牲畜不同阶段营养需求。该类技术是基于牲畜的个体识别、多维数据分析、智能化控制的集成应用,虽然饲养设备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动物福利及行为监测刚刚起步

动物福利关乎到动物的健康养殖和畜牧业安全生产,也直接影响畜产品的品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食品安全。如智能监测技术已经用于放牧牛羊福利研究中,包括音频分析、视觉检测、行为监测、行为特征识别、卫星定位和无人机巡航等关键技术。准确高效地监测畜禽个体行为,有利于分析其生理、健康和福利状况,是实现自动化健康养殖和肉品溯源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主要以产量提高为重,而对动物福利和高品质安全生产的重视有待提高,对于福利化养殖技术及评价体系尚处于研究阶段。

5.以畜牧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需求紧迫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畜牧业智能装备研发,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智慧畜牧的前提是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继续优化养殖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面对智慧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新型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力度,加强集成创新养殖场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畜禽健康监测系统、养殖机器人、畜产品收割加工机器人、自动化粪污处理系统等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推动智慧畜牧实现跨越式发展。

2.制定智慧畜牧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各种架构和技术的畜牧养殖物联网、数据中心相继建立,在解决信息化的同时,也导致各类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问题突出,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挖掘畜牧数据的潜在价值。而行业标准可以引领技术进步、规范畜牧行业健康发展。

3.研制畜牧专用芯片,解决智慧畜牧核心技术“卡脖子”隐忧

以植入式RFID芯片、畜牧专用处理器等的研发为核心,研制动物体温监测及环境温湿度、光照度、特殊气体监测用传感器、低功耗RFID芯片,攻克低功耗植入式体温监测传感芯片,实现畜牧养殖环境监测典型传感器的国产化替代,解决智慧畜牧核心技术“卡脖子”隐忧,为牲畜健康监测提供智能化手段。

4.打造“云+端”的立体智慧畜牧云平台,全面推进智慧畜牧升级发展

四、牛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牛票

牛票是内蒙古牛票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心项目。牛票项目是由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牵头,以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首批试点,充分运用产业供应链管理理论,以牛票作为项目运行载体,打破产业界限、区域界限、企业界限,对肉牛供应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肉牛产业供应链各节点、产业协会和战略联盟之间的伙伴关系,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整个产业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效益,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化。

目前已形成以集团公司总部(通辽)为管理和统筹核心,内蒙古玛拉沁艾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合作社)示范基地,内蒙古牛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科技技术支持,内蒙古牛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市场与销售主营,首牛(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跨域产业发展资源开拓、村城联动的多维立体的组织结构体系。

作为扎根在中国“黄牛之乡”通辽的“土生土长”的牛票项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助力通辽地方政府对产业加强管理,规范肉牛市场经营,带动整个肉牛产业发展,在通辽市十四五发展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时期具备着代表示范性的带头作用。

(1)肉牛产业“保险+期货”实业养殖供应链+金融践行探索

肉牛产业稳产保供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牛票探索和正在践行肉牛产业链“保险+期货”模式,联合肉牛养殖户、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货市场价格(非现货市场价格)作为保险产品中的“价格指数”确定目标价格和赔付标准,更加精准反映未来市场预期,提高保险设计的精准度,有效保障肉牛养殖者收入稳定;同时,引入同在期货市场有相应产品的草料、饲料价格,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未来牛肉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养殖风险。该模式填补了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是对我国传统畜牧业保险的必要补充和有益探索。

(2)发展乡村振兴村播电商,培养“新农人”助农兴产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经济与销售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尤为凸显在直播电商的飞速兴起和发展。“农民有体面,小康才能全面”发展‘村播’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有力抓手。让农(牧)民成为专业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围绕“主播培训孵化,园区运营管理,地方线上线下活动举办”为核心业务展开工作。

2020年牛票旗下内蒙古牛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通辽当地发起通辽村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目前已先后与通辽市妇联、奈曼旗妇联携手在奈曼旗电商消费扶贫运营中心举办开展了“聚巾帼力量助脱贫攻坚”通辽市基层妇女电商实用技能培训班。

乡村振兴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是以培训+实践双结合,通过完善的主播培训孵化体系、丰富的活动策划组织经验、丰富的直播基地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媒体资源优势,可为地方确保实现年度培训主播人数不低于1000人,其中月入过万主播不低于50人,每年举办活动场次不少于3场,年度销售额不低于2000万元的任务指标。

(3)吸纳返乡大学生新兴人才就业

2020年返乡留乡农民工增多,各地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农村农业部预计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1010万、比上年增加160多万。牛票项目力争要实现将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存储、运输、销售、附加值服务等肉牛产业供应链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业务流程承接,打通供销通道,使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纳大量开括创新、高质量文化和技术型人才,在产业产能创新示范基地的打造,新技术应用,新市场手段的培训与探索等众多方面发挥作用,进而实现良性的助力地方返乡创业创新就业局面。

(4)跨域联动,双流导向,让优质食材产品走出去,产业助兴资源引进来

牛票项目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一)满足牛肉产品消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定制服务。

(二)将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存储、运输、销售、附加值服务等肉牛产业供应链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业务流程承接,打通供销通道,使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供应链所有链主共创价值,追求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肉牛产业供应链链主除了通辽市的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以外,还分布于其他各线城市,政府管制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各有不同,能够长远走到一起,必须以利益相连接,以便共享资源、共降成本,共抵风险,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三)通过组合手段及科技金融创新方式,打造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授信机制,倒装金融机构,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和结算问题,使活牛成为可确权资产、资产资本化。

THE END
1.农村适合搞什么养殖业丰收时刻探索农村最佳养殖业选择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农村作为传统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逐渐向多元化、特色化转型。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许多农户开始寻找新的养殖业方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新鲜健康的食品选项。那么,在众多养殖业中,哪些是农村最适合进行呢? 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421418.html
2.什么养殖项目目前最受欢迎在全球范围内,养殖业不仅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使得一些养殖项目逐渐走向主流,并且变得异常火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当前最火的养殖项目”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 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126796.html
3.老年人换环境能不能长寿?养老抽烟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年人,他原来生活在一个小区里,那个小区里的小人多,他很不喜欢那个小区。 一天上午,他来找我,然后对我说,他打算搬到农村居住。 我对他说:“我经常去农村,农村的环境确实不错,但是农村的交通条件和医疗条件差,我建议您不要搬到农村里居住。”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8FCDT00514A03Q.html
4.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来了!关于生猪养殖,着重发展这些!关于生猪养殖,着重发展这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农发〔20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https://www.yangzhu360.com/zhengce/20230222/548081.html
5.加快推进以冷水鱼产业为主的渔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好发挥渔业在发展县域经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佛坪县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加快推进以冷水鱼产业为主的渔业高质量发展。 https://www.ishaanxi.com/c/2023/1108/2994474.shtml
6.养殖业无息贷款农村养殖业贷款养殖业贷款农村养殖业贷款怎么申请: 1、在当地有固定的住所,且居住一年以上; 2、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住证明; 3、年满十八周岁,且年龄加贷款年限不超过65周岁; 4、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有一定规模的养殖设备和养殖场所,且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养殖经验; 6、无不良信用记录; 7、贷款机构要求满足的其他条http://loan.cngold.org/zt/yzywxdk.html
7.农村养殖创业好项目有哪些16篇(全文)还可养殖山地鸡、万源黑鸡等,营养价值高受顾客欢迎,销路才不会差。据了解,一只万源黑鸡的纯利润在10元左右,如果养上2万只,一年的收入就是20万元,甚是可观。农村发展养殖业要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种养殖技术,确保产业的效益,才能达到增收的效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p1g549a.html
8.中国饲料大王刘永好在1982:四兄弟脱下“公服”做个体齐心创业建重燃斗志,转战养殖饲料业 1982年,改革开放全面开启,农村经济开始起步,国家鼓励农村“专业户”发展。兄弟4人相继辞去公职“下海”创业,他们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了1000元人民币,作为创业初期的投入。 从养殖鹌鹑入手,兄弟4人成立了“育新良种场”,其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到1986年,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https://www.yicai.com/news/10002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