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我们要真抓实干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简化识别程序,确保及时发现。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精准施策,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等苗头性问题,及早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把促进脱贫人口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总体稳定。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完善社会帮扶大格局,汇聚起强大合力。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广服务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完善社会资金向农业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农民创业创新融资支持制度、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效益。继续大力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化和效能化水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开展种业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加快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王建兵,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