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莎车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乡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与畜牧养殖。乌达力克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依托企业大力发展兔子养殖,带动村民致富,巩固脱贫成效,引领村民增收。
8月31日,在乌达力克镇琼艾日克村的莎车疆小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兔笼中,雪白的小兔子憨态可掬、膘肥体壮,十分可爱。它们有的在觅食、饮水,有的扭动着肥胖身躯在槽前吃饲料,有的安静躲在角落打盹,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触摸。每天清晨,员工阿娜尔古丽·尼牙孜麦麦提都会仔细查看待产种兔情况,每当看到新生小兔子,她都笑得合不拢嘴。
“公司成立后,我便在这里工作,主要负责卫生和给兔子喂饲料。养兔技术要求高,我每天早上都要进行健康观察,检查母兔有无奶水、食盒饲料是否发霉,整个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她说。
这位“90后”村民阿娜尔古丽·尼牙孜麦麦提在偶然机会中了解到肉兔养殖市场前景良好,掌握门道后便来到该养殖基地工作,不仅熟悉了肉兔养殖技术,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同时照顾老人和孩子,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
乌达力克镇琼艾日克村村民阿娜尔古丽·尼牙孜麦麦提说:“这里离家近,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每月能拿到2500元工资。”
莎车疆小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兔养殖基地拥有一万多只种兔,采用机械化饲料生产加工以及新型自动化笼具、智能环控系统、自动给水系统、自动清粪设备等,实现全智能化环境控制,让每只小兔子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畜禽养殖,技术关键。在种兔养殖市场前景向好的形势下,莎车县乌达力克镇琼艾日克村充分考虑员工技术短板问题,聘请专业技术员,引导农户学技术,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让他们鼓起“钱袋子”,踏上“致富路”。
喀什第六中学驻莎车县乌达力克镇琼艾日克村工作队队员阿布力米提江说:“目前,我村采用‘基地+农户+市场’模式,鼓励村民加入种兔养殖业。发展种兔养殖不仅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还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今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将全力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莎车县致力于打造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带动模式,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突出一乡一业,做大做强养殖产业,把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点,深化政策引导,发挥特色养殖业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特色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
乌达力克镇党委书记牛兴成说:“我镇除发展传统养殖产业外,还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积极引导群众养兔,拓展产业路子,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养殖户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不断壮大特色养殖品种和规模,让特色养殖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