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雅栀●柳玉鹏本报驻澳大利亚、新加坡特约记者达乔任重
中国解禁,“效果立竿见影”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澳大利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澳洲岩龙虾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多种全球畅销的海龙虾品种中,澳洲岩龙虾的出肉率相当高,其虾肉占总重量的35%,虾尾肉占33%。同时,澳洲岩龙虾还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粗生易养、便于运输”的特性让它成为澳大利亚最具商业价值的渔业捕捞产品之一。动辄千元才能品尝到的“澳龙”长期以来是中国进口高端海产品的代表,相比之下,波士顿龙虾每斤价格多在200元左右。
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报道,中国常见的“澳龙”品种为西澳岩龙虾和南澳岩龙虾。在2020年末中国对澳大利亚活体岩龙虾采取进口限制前,澳大利亚97.7%的岩龙虾出口到中国,每年出口量超过1600吨。201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龙虾出口额达到7亿澳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报道称,中国对澳实施贸易限制后,主要从新西兰进口岩龙虾,占总市场份额的近40%,其次是墨西哥和美国,分别占20%和16%。
“禁令解除对于‘澳龙’生产商和中国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结果,这款最有价值的海产品将重新出现在2025年的中国农历新年菜单上。”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表示,恢复对中国出口预计将给“澳龙”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地区渔业社区提供就业保障。当下,不少澳大利亚的海产出口商迫切希望能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前将龙虾启运,赶上美食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
澳大利亚龙虾捕捞和出口行业的人士均对赶上这一波中国的“节日红利”倍感兴奋。澳大利亚“海鲜资源”网站报道称,澳大利亚龙虾捕捞组织“杰拉尔顿渔民合作社”的首席执行官马克·安德森表示,协会成员已准备好满足中国新年的需求。
《环球时报》记者在国内某美食点评平台上发现,目前国内许多海鲜餐厅推出的龙虾菜品大多注明是选用产自北美的波士顿龙虾。记者注意到刚刚解除禁令的“澳龙”刺身出现在一家海鲜餐厅的推荐菜单上,致电该餐厅后获悉是很久以前推出的菜品,自活澳岩龙虾被禁止进口后几乎没有消费者点过,因此这道菜被遗忘在推荐菜单里。
内陆海产成“社交爆款”
“马上过年了,家里囤了一些甘肃南美对虾,想尝尝咱们的‘土特产’什么味道。”家住西安的胡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问及他是否认为国产产品能够完全替代进口海鲜时,他表示:“心理上还是会觉得产地不同,口感上仍有细微差别。”
《环球时报》记者从重庆一家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企业了解到,公司目前引入的是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品种,在宣传时也会明确表示与澳大利亚海产龙虾有所区别,目前其市售价格在每斤80元至100元左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家松研究员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海域也有不少品种龙虾产出,但仅凭我国产出的龙虾难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同时受季节和海域条件所限,无法应对常年四季的国内市场消费。
张家松表示,内陆地区养殖海产品不仅是国内的一大产品特色,也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当前在不少内陆地区,海产品的供应受运输条件制约仍不能满足需求。“以对虾为例,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对虾生产国,占全球一半的产量。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进口国,2023年的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全球2/3以上的对虾都在中国了,但是即便如此,在内陆地区想吃个活虾,依然不一定能随时买到,我们的海产品产能和市场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张家松告诉记者,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分布有广大的盐碱地。每年春天,农民在种地前需要把地上渗出来的盐碱洗掉,留下大量的盐碱水,而后者正是内陆海产养殖的关键资源。“通过科技手段,在荒地上用盐碱水养虾的成本在每斤10元左右,而养殖户可以卖到每斤25-40元,这一方面对当地人的收入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在解决国内对于海产品的供需矛盾。”
越南龙虾、俄罗斯螃蟹端上中国餐桌
在澳大利亚龙虾“缺席”中国市场的3年多里,不少东盟国家借此机会“抢占”市场。香港《南华早报》此前引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赵锡军的分析称,目前国内水产养殖业无法生产足够的龙虾等海产品来满足需求,而越南海产更便宜,增加进口是解决需求缺口的直接方法。
报道称,在2024年的前9个月,中国从越南进口的龙虾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倍。有分析人士表示,与澳大利亚和北美等较远的出口源相比,越南向中国运输龙虾的成本较低。胡志明市专业服务公司InCorp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阮表示,越南龙虾在一天之内便可送到中国的餐厅里,不少中国消费者非常看重海产的新鲜程度。
据越通社报道,今年前9个月,中国从越南龙虾进口总额达2.0587亿美元。9月份,中国从越南龙虾进口量环比增长133.9%,同比增长2336%。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消费者长期保持着对高品质海鲜的渴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邻近的地理位置使越南龙虾频频“打卡”中国市场。
同样瞄准中国进口海鲜市场的还有马来西亚。据《南华早报》报道,马来西亚打算在位于加里曼丹岛的沙巴州建立一个海鲜航空物流中转站,以增加对中国的海产品出口。沙巴州的渔业产量约占马来西亚全国渔业总产量的25%,沙巴渔业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内地购入价值近1.74亿林吉特(约合2.84亿元人民币)的海鲜产品,而中国香港同年购买了价值4360万林吉特的海鲜产品。报道援引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的话称,马来西亚政府正在致力于升级另外两个航空货运枢纽——吉隆坡国际机场及槟城国际机场以满足马来拉亚海产品对中国出口量的持续上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上半年,在对华螃蟹出口国排名当中,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出口额,俄罗斯都处于前列。据俄新社12月24日报道,预计今年俄罗斯对中国的螃蟹供应量将增至创纪录水平。今年11月,俄罗斯对中国的螃蟹出口达1.487亿美元。在过去的11个月内,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螃蟹价值达到9.9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9.54亿美元。
俄罗斯蟹业集团副总经理尤利娅·尤罗娃此前表示,2023年,俄罗斯对华鲜活海蟹出口已经创历史纪录。预计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活蟹出口比2023年增加7%-10%。2024年上半年,集团向中国出口了5600吨活蟹,同比增长46%,预计今年的出口量增长或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