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蟋蟀做成大生意,热销国际市场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以蟋蟀的生活轨迹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如今,在聊城西站旁的蟋蟀养殖基地,实现了蟋蟀一年四季皆可养殖,其所带来的可观利润令人心动不已。8月7日,记者采访了聊城市新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存秀,听他讲述蟋蟀养殖诀窍。

文/片陶春燕闫修晨聊城报道

稿件视频策划统筹王尚磊

1只蟋蟀可产500只卵

45天就能成虫

椭圆形的身体、颜色鲜艳、表面油亮、斑纹醒目……带有这些特征的蟋蟀,被称作“双斑油葫芦”,这个品种的蟋蟀,不善于跳跃但易于管理,抗病性强、产卵率高,属于典型的“好养活”。

从虫卵孵化到成虫,蟋蟀的生长周期在45天左右,发育过程要经过七次蜕变,每一次蜕壳后,体形都会大很多。在养殖基地,从如同针尖般微小的细卵,到仿若蚂蚁般的低龄幼虫,再到个头充足的健康成虫,不同生长阶段的蟋蟀都被认真归类、细心养护着。

“1只蟋蟀可以产500只左右的卵,成活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王存秀称,蟋蟀养殖“没什么困难”,只要把温湿度掌握好,死亡率就很小。蟋蟀生长适合的温度是25℃到40℃,湿度是50%到70%。根据温湿度的不同,虫卵的孵化周期是4天到1周。

临近中午,工作人员拿来了新鲜的白菜叶子喂食蟋蟀。王存秀称,“双斑油葫芦”并不“挑食”,它的饲料到处可见,玉米面、麦麸、瓜果蔬菜等,都可以成为它的“口粮”。一袋不到一百块钱的面粉下脚料,可以供基地里的所有蟋蟀吃4天左右。“一次性喂养能撑一两天,不用定时喂,非常轻松。”

烘干后一吨卖7万元

市场前景广阔

短短月余光景,“双斑油葫芦”便从细小的卵长大成虫,而后便可被烘干销售。凭借其丰富的营养、环境友好型养殖方式以及多元化的应用潜力,养殖蟋蟀的这两年,王存秀已经看到了它极为广阔的市场。

当下,近300箱“双斑油葫芦”正在王存秀的养殖基地里努力成长,近乎密闭的高温环境里,并没有出现令人不适的异味。粪便无臭,不需要清理,也成为他选择养殖蟋蟀的重要原因。“这些蟋蟀的排泄物也可以作为肥料卖,一吨能卖一千多块钱。”王存秀说。

从事昆虫养殖16年

正在探索发展新模式

目前公司蟋蟀养殖面积7000多平方米,年产蟋蟀成虫烘干产品35万多公斤。除蟋蟀外,公司还养殖黑水虻等昆虫。公司昆虫蛋白年产值7000万元左右。

由于蟋蟀市场供不应求,近期,王存秀看中了位于东昌府区侯营镇一块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场地。此外,王存秀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老百姓去做一些有收入的产业。“单一的公司去做产量上不来,要带动一些老百姓去做,但得从根本上突破了技术问题之后才可以让养殖户养,不能把风险加到他们身上,现在养殖的方式、技术我们都已经掌握。”王存秀说。

灯光一照,大大小小的蟋蟀纷纷往阴暗处钻爬,它们并不喜光,却已进入国际市场,见过各种“世面”,闯出了一片光明前途。

THE END
1.[蟋蟀求购]江苏采购商(0709)面向全国采购蟋蟀4000斤手机询价,沟通更方便 采购详情 采购品种:蟋蟀 采购数量: 单次4000斤 期望货源地: 全国 收货地: 江苏省南京市 补充说明: 活体,干货都可以,直接报价就行了,要养殖的 更新时间: 1周以前 浏览次数: 207次 已下架 采购商信息 采购方:hn1320709 认证情况:企业认证实人认证 https://m.cnhnb.com/caigou/18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