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要闻

中国居民餐桌上的牛羊肉美味正越来越多。保障牛羊肉稳定供给,离不开饲草产业的大力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等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6方面举措,推动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根据《意见》,到2030年,全国饲草产业将迎来“三增”,即产业增长、种业水平增长、质量效益增长,为增强草食畜产品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优质饲草缺口还较大

饲草产业在中国整体起步较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介绍,上个世纪,中国草食家畜饲养方式相对粗放,牧区主要依靠天然草原放牧,农区主要依靠秸秆等农副资源饲养,饲草产业支撑保障能力弱,成为制约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最突出短板。

如何有效推动饲草产业发展,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能力?一系列政策近年加快推出。2022年,针对全国饲草产业发展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提出了14项重点工作举措,并明确到2025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达到9800万吨。

但挑战仍在。专家分析,近年来,中国居民对牛羊肉和奶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而国内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饲草特别是优质饲草供给不足。初步测算,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供需缺口仍然较大。

饲草的供应还影响着粮食。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在饲料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富裕表示,中国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国,也是饲料粮需求第一大国。2022年,全国饲用粮食消费量约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8%,超过口粮消费近15个百分点。促进饲料粮减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增加饲草供应,推动实现化草为粮。

“总体看,我国饲草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尚不完善,技术装备支撑能力还不强,配套政策保障体系还有欠缺,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黄保续说,亟须加快发展饲草产业,为增加草畜产品供应打牢基础。

让盐碱地种上优质草

怎样进一步拓展饲草生产空间?挖掘合适土地资源的种草潜力是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饲草生产不能与粮争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合理开发利用适宜种草的土地资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何振艳认为,除了目前的耕地之外,全国还有11.7亿亩边际土地,其中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达到5亿亩。充分利用这些盐碱地发展牧草业,是填补中国优质饲草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

围绕盐碱地种草,不少地方近年积极行动。“我们这片盐碱地如今种上了苜蓿,一年能收四五茬。”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纳茉农场负责人刘德成介绍,苜蓿有着“牧草之王”的称号,再生性强、营养丰富,很多畜禽都喜欢吃。农场选种的苜蓿品种耐旱耐盐碱,特别适宜黄骅的土壤和气候,现在每亩地年平均收入接近2000元。

“黄骅近年积极推动苜蓿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品牌,目前已在羊二庄镇、旧城镇等乡镇发展了多个苜蓿集中种植区域。”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饲草工作站站长于合兴介绍。数据显示,目前,黄骅市苜蓿种植面积超20万亩,2023年产量17余万吨,苜蓿产业实现产值近4亿元,草农户均增收3万余元。

三部门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拓展饲草生产空间,到2030年全国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35亿亩,产量达到1.3亿吨,牛羊优质饲草需求保障率达到85%。其中,积极发展盐碱地种草是一项重要措施。《意见》明确将“以种适地”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积极探索不同盐碱区治理和利用模式。分类推进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在适宜地区通过粮饲轮作、种草改盐等方式,强化种地适配,稳步扩大苜蓿、饲用燕麦、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品种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推进羊草、冰草、披碱草、鸭茅、狼尾草、田菁等品种种植,推动盐碱地种草面积明显增加。

“拓展饲草生产空间,除了积极利用中重度盐碱地发展饲草种植,还应有效利用草地资源,科学划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推进划区轮牧,充分挖掘农闲田、撂荒地、滩地、果园隙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种草潜力。”黄保续说。

育出好种子,长出好饲草

俗语说“苗好七分收”,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还需在种子上下功夫。

各地也在加快寻求草种突破。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表示,四川省农科院草业学科团队等科研队伍重视遗传资源收集和饲草品种选育。截至目前,累计收集评价饲用高粱、高丹草等资源万余份,创制种质资源3500余份。

随着系列措施落地,饲草种子自给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介绍,2023年,全国草种子总进口同比减少3%。在用种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土草种的崛起之势。

有了好种子,产业链发展也得跟上。《意见》明确,到2030年,饲草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饲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我们将大力培育饲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饲草优势产区集中,推进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支持培育壮大草畜合作社、饲草生产企业、饲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养殖企业与饲草生产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加快提升饲草产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黄保续说。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肉羊人工授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稳产保供”两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推动畜禽养殖扩规增容。 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501/t20250115_8706177.htm
2.国务院新闻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795万吨,比上年增加346万吨,增长2.0%。秋收进展我的问题关于房地产的,您能不能进一步说一下当前房地产行业的情况,根据最新的数据,“5·17”新政以来,房地产行业有没有改善?最近又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https://www.yndrc.com/blog/artcontent?articleId=11131
3.地位与影响力范文12篇(全文)畜牧业、农业、商业、工业各种产业形态先后出现,带给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改变。而今,庞大的信息需求使得信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电子通讯和互联网(三)政策因素 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产业”为政策对象的产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t9h8aol.html
4.每日热点0911世卫组织最新统计:2023年全球超4000人死于霍乱 两成痴呆症病例或与视力受损有关 天津启动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综合防控行动 四川开展健康传播微电影交流活动 国家医保局:新生儿落地即参保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共济 海南台风过后生蚝、椰子捡不完?不建议食用 央视曝光“毒纸巾”,比抹布还脏用多了还致癌,别再整箱往家扛了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4699
5.丨新希望:用新质生产力启动传统农牧业发展“新引擎”总台央视记者 孙超: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对于农牧和食品行业来说,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农业和食品业是消费的必需品,国家在拉动消费上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周期波动比较大,但是我们仍然满怀信心。信心来源于14亿消费者的巨大的需求,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77774.html
6.藏猪产业发展情况(通用6篇)加工企业是产业化运转的“龙头”,搞好加工企业建设,发挥它在产业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是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引进、培育、兴办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由于我州的藏猪产业是靠千家万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信息不灵,很难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加快藏猪产业发展,必须要靠龙头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2ik4ffs.html
7.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语:Republic of Uzbekistan),全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是中亚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等毗邻,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首都塔什干,乌兹别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为通用语言[1]。 公元https://baike.sogou.com/v42749.htm
8.谋新求变——我校副校长刘永斌做客央视财经频道此次刘永斌研究员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不仅体现了我校对国家农业科技领域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持续关注,展示了相关学科专业实力,也为社会各界关心行业进步的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科技不断创新突破的支撑下,我国肉羊肉牛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民众的美好生活贡献更多力量。https://www.imu.edu.cn/info/1031/12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