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汕尾水产养殖发展对策

摘要: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中,水产养殖是重要的分支。但是水产养殖的过程受到了众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就是导致了水产养殖技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做到环境和技术的相互妥协。而汕尾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存在着长久的水产养殖产业,历史养殖经验丰富,有辉煌的水产养殖历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和社会发展相互匹配.同时水产养殖的地区化分歧严重。种种原因导致曾经的规模庞大的水产养殖产业也在不断的衰败。为了振兴汕尾地区水产养殖产业,提升水产养殖发展规模,现主要针对汕尾地区的水产养殖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作出简单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水产养殖;现代化;汕尾地区

汕尾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是广东的第二海洋大市,海淡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气候适宜,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条件。汕尾渔业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近二十年产量已经从全省第二跌到第六,汕尾水产养殖业存在方方面面发展困难。下面针对汕尾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浅谈发展对策。

一、汕尾市水产养殖产业状况。

从产业规模上看,2019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38.66万吨,产值66.73亿元,养殖总面积18407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3680公顷,主要养殖种类有石斑鱼、鲈鱼、对虾、青蟹、牡蛎、鲍鱼、江蓠等,养殖方式为陆基海水池塘、普通网箱、工厂化养殖、海区吊养、底播增养殖等;淡水养殖面积4727公顷,主要养殖种类有罗非鱼、四大家鱼、鲶鱼、鲈鱼、娃娃鱼(大鲵)等,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陆基工厂化养殖等为辅。全市有规模以上的海淡水养殖场有146家,50-200亩养殖场73家,共7.56万亩;200-500亩50家,共7.33万亩;500亩以上的有23家,共6.31万亩。从产业特点上看,全市水产养殖业基本上处于低产量、低产值的粗放型生产状态。目前,汕尾城区的马宫晨洲蚝、石斑鱼养殖、鱼-虾混养;陆丰市的碣石、桥冲的南美白对虾、青蟹养殖;海丰县的赤坑、大湖罗非鱼养殖;红海湾的高位池养虾、海水贝类增养;陆河的娃娃鱼(大鲵)养殖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或特色,构成了支撑当前汕尾水产产业发展的格局。

二、汕尾养殖渔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汕尾水产养殖业自我比较有所发展,但对比全省水产养殖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模与品种建设碰到的问题。一是缺乏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当前,汕尾水产养殖品种的区域产业布局与省内其它养殖渔业主产区比较缺乏特色与竞争优势,同质化发展严重。由于缺乏特色产业和产业配套,海水主要品种对虾、石斑鱼等;淡水主要品种四大家鱼、罗非鱼等,不论其规模和效益在广东均不占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优势。二是现有优势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配套不全,拉动产业发展的效益不显著。全市范围内的水产产业处于以第一产业的原初养殖生产为主的状态,缺乏良种生产企业,缺少精深加工企业。如作为汕尾水产养殖业大宗产业的海水虾、石斑鱼;淡水的四大家鱼、罗非鱼等,均缺少良种创制和精深加工的支撑。三是企业品牌战略意识不足,产品知名度不高。汕尾水產企业尤其是养殖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省内水产主产区比较差距较大,现有的品牌多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水平,绿色食品认证、省名优农产品认证等不多。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品牌效应带来的竞争的优势。

(二)高效生态养殖碰到的问题。一是环保标准对产业要求提高,产业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水产养殖产业环保标准的提升,对汕尾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二是过时产能设施闲置,亟待寻求产业出路。汕尾在过去十几年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基于海马、鲍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工厂化养殖设施。随着产业萧条,导致沿海部分工厂化鲍养殖(育苗)场、海马养殖场废弃,不少工厂化养殖设施闲置、荒废。造成了土地资源和设施的浪费。

三、汕尾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

一是要建设水产种苗基地。要加快水产养殖种业基础建设,学习“湛江对虾”、“茂名罗非鱼”的经验,选定一个适合汕尾特点的海水鱼品种,在全市推广,形成汕尾优势水产养殖产品[1]。

二是要着眼深海网箱养殖。汕尾海岸线居全省第二位,海域面积占全省的14%,特别是适合深海网箱发展的40米以浅海域0.53万平方公里,占海域面积的22%。近年来已经在沿海一带形成可以支撑网箱养殖的加工、流通等产业基础。要制定沿海网箱发展规划,可以以江牡、菜屿、金屿、金厢等海域为支点,布局沿海深海网箱产业带[2]。

三是要推动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条发展。可以在海丰的赤坑、大湖、梅栊、城区的马宫、捷胜、陆丰的桥冲、碣石等地建设千亩的上规模养殖基地,在城区构建加工、流通产业中心,形成罗非鱼、四大家鱼、石斑鱼、对虾、牡蛎等支柱水产养殖产业,推动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条转型升级,扩大渔业产能,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鱼袋子”建设[3]。

参考文献

[1]黄小林[1,2],李涛[1,2],林黑着[1,2],等.网箱养殖黄斑篮子鱼胚胎发育观察[J].南方水产科学,2018,14(002):96-101.

[2]段青玲,刘怡然,张璐,等.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8,49(06):8-23.

[3]董双林.多维视角下的新时代水产养殖业发展[J].水产学报,2019,43(001):105-115.

作者简介:张丽敏,1978年5月出生,女,汉族,广东省汕尾市,水产养殖助理工程师,本科,水产养殖和水生物病毒防治。

THE END
1.水产扩大养殖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水产养殖的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确保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水产养殖企业进行合理规模的养殖,避免过度扩张和资源浪费;二是加强水体保护与治理,优化和提高养殖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来节约用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推广环保型养殖模式。通过https://www.ynlf.gov.cn/info/1042/80627.htm
2.水产养殖因病害损失高达500个亿!如何用五养技术体系攻克瓶颈?在过去的数十年,水产养殖是世界农业发展最快的领域,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养殖产量约占全球的60%。我国虽是水产大国,但不是水产强国,水产业仍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1、高密度养殖下,对抗胁迫的要求愈加高 集约化、工厂化养殖,高密度胁迫下对动保、饲料的要求更高。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912004
3.2024年水产养殖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建议 二、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出路 三、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四、水产养殖市场经营策略 第四节 中国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之策 一、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四大重点 二、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七大着眼点 四、提高水产养https://www.cir.cn/R_JiaDianJiaJu/65/ShuiChanYangZhi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4.中国渔业:政策演变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海渔业资源利用过度与市场需求剧增之间的矛盾,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再次提上日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正式确立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标志着中国渔业“以养为主”政策的正式确定,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此后10多年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新产量标准,19http://www.fmiri.ac.cn/info/1016/20293.htm
5.加百列丨浅谈大水面水产养殖的几个误区及对策大水面养殖痛点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水资源管理的加强,鱼价的逐年上涨,效益的不断增加,养殖水面越来越紧俏,当前,大水面显得尤为珍贵,大水面已经成为越来越紧俏且越来越稀缺的有限资源。 在我国,大水面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其次才是充分利用搞水产养殖业。我国尚属于淡水贫乏的国家,人畜饮水很多地区形势已https://blog.csdn.net/gbl2012/article/details/86225183
6.渔业发展对策(通用6篇)渔业发展对策(通用6篇) 篇1:渔业发展对策 信阳市转变渔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 到2010年底,河南全省水产养殖水面达259898公顷,~2001年增加83466公顷、增长47.3%,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9.4万吨,LL2OO1年增3168.5万吨、增长221.7%,水产行 业总产值达162.3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o16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6in851r.html
7.县渔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县渔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县是我国渔业大县,海水增养殖业是我县支柱产业,但近年来,我县的渔业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除了外部的市场环境因素外,还有许多我们内部自身的原因。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近期对我县有关部门、镇及https://www.wm114.cn/wen/230/459098.html
8.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二)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71104104715_55473.html
9.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国内渔业三、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协调各地区渔业经济发展 各地区渔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各地区的渔业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之举。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我国渔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各地区的渔业经验交流,共同研究在渔业资源紧缺和环境亟需保护的情况下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http://www.yc6318.cn/sgrz/aritcle19658.html
10.生物安保保障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生物安保保障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对策277.1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挑战287.2市场接受度与推广难题297.3政策执行力度与监管机制307.4对策建议与措施31八、展望与建议328.1生物安保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趋势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675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