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出台全省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锻造千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近日,汕尾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这是全省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汕尾海水养殖产量达到60万吨,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汕尾是海洋大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比全省高出近4个百分点。今年9月,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在汕尾投运,有望打造“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风渔融合示范集群。

从具体内容来看,《规划》分为谋划陆海接力的空间格局、着力构建特色化全产业链、推动高效联动区域分工、完善安全高效支撑体系、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深化互利开放区域合作等九个章节。

在谋划陆海接力的空间格局方面,《规划》划示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养殖适宜区2332平方千米,其中,海况较温和、区位条件较好的深远海养殖适宜区规划有22片深远海养殖区,总用海面积约743.74平方千米,构建“一带两湾四区”(“一带”即陆海接力创新发展带;“两湾”为红海湾与碣石湾两大海湾;“四区”为马宫岸港岛海联动发展区、红海湾生态文旅海岸发展区、碣石湾渔工旅联合发展区、甲子角全链融合发展区等四个片区)的总体发展格局,通过推动陆基、渔港、海岛、近海和深远海生产要素联动发展,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资源配置。

原标题:《汕尾出台全省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锻造千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THE END
1.《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远海养殖设施为做好广东省深远海养殖设施设备补助的发放工作,加快海上养殖转型升级,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工作实际,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制定了《广东省深远海养殖设施设备补助实施方案》(粤农农规〔2024〕12号)(以下简称《方案》),从2024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有效期5年。 http://qgsnfzzx.org.cn/show-281785.html
2.“粤字号”海洋牧场平台技术引领全国广东广州养殖渔业波浪能刚刚出台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就指出,要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做精做好现代渔业种业,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促进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6UO0TA05566RSQ.html
3.“海上风电+海洋养殖”如何融合发展?浅析几种融合发展模式与关键通过海洋工程、渔业装备和海上风电等多领域技术的跨界融合,创新利用深远海海域的收益共享机制,因地制宜利用沿海风电场间的空置海域建设适应的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打造海上风渔融合发展共建融合新模式。开展深远海渔业养殖与海上风机融合布局设计与综合评价研究,推动海上风电与深远海渔业养殖的融合发展;基于现有风电场,开展风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7625.html
4.“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2020 年度指南发布 12 个任务方向,均为应用示范任务,重点聚焦内陆水域、黄渤海、东海、南海、远洋等典型水域, 集成应用高效健康养殖、资源生态养护、渔场精准探测、水产品绿色加工等技术,创建深远海智能养殖、远洋新资源开发、高值化全效加工等新模式并开展应用示范,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养护渔业生物资源、提升水产品品质http://www.czzht.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39519
5.重点专项“开放海域和远海岛礁养殖智能装备与增殖模式”2项大型智能化网箱和工程化围栏养殖是突破开放海域高海况环境条件制约、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两种重要模式。项目组通过有效组织和产学研协同实施,快速推进项目核心任务的实施,在开放海域大型化养殖设施与装备研制、陆海接力养殖模式构建及智能化养殖示范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起智能装备与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形成http://www.ysfri.ac.cn/info/1845/36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