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着主要畜禽品种的生产发展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育肥猪价格平均每千克9.2元,低于成本2.8元;鸡蛋每千克均价5.5元,低于成本0.3元;合同肉鸡每千克均价7.5元,农户略有盈余,但肉鸡经纪人普遍亏损,生产发展受到影响。
融资难问题依然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难以解决担保问题,使用于畜牧业的银行贷款满足不了规模养殖发展的需要,严重抑制了畜禽养殖业的扩大再生产。
随时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时刻威胁着生产发展国内外动物疫情此起彼伏,时刻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产品安全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猪肉查出瘦肉精,鸭蛋含有苏丹红,牛奶和鸡蛋检测出三聚氰胺,接二连三的安全事件,不仅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
发展潜力
自然资源潜力丹东市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人居佳地,更造就了广袤的优质畜禽饲养空间。据测算,同样一只肉鸡,在相同的条件下,同等日龄出栏,在丹东市饲养就比省内其他城市高出250克。林下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可饲养200万只羊和50万头牛,容纳50万群的蜜蜂。畜禽遗传资源丰富,在全省第一批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名录中,丹东市的黑猪、绒山羊、中华蜜蜂、沿江牛及大骨鸡榜上有名,占据了半壁江山。
市场消费潜力从本地市场看,2008年,全市人均肉占有量为75.5千克,相当于全省人均88.4千克的85.4%;蛋占有量为41.5千克,相当于全省人均54.2千克的76.6%;奶占有量为10.4千克,相当于全省人均26.8千克的38.8%,市场潜力巨大。
加工增值潜力目前,全市绝大多数畜禽产品仅局限于屠宰分割或鲜活产品,加工增值很少。倘若大幅提高深加工能力,促使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养殖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能解决畜禽的销售问题,还可以通过加工获得增值。
发展对策
以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畜牧产业链条一是争取省以奖代补资金。按照《辽宁省2008~2010年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扶持龙头企业政策要求,丹东双增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加工建设项目、丹东耘垦牧业有限公司肉鸡屠宰加工建设项目,已经分别获得省政府一次性奖励资金500万元。今年,力争将东港成达亿只肉食鸡屠宰加工项目和双增万吨熟食加工项目列入扶持之列。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蛋粉、羊绒、蜂产品等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建设项目。三是做好双增猪肉、锦江山分割肉鸡、升泰及派波乳品、享吉和辽丹鲜蛋、万筠及青山湖蜂蜜、美比鹌鹑蛋等一批名牌产品的开发。四是依据农业部下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力争对宽甸中华蜂蜜、丹东黑猪等特色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登记。五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农民合作社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经营机制,促进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以畜产品安全为目标,积极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监测,保证应免疫动物免疫率达到100%。二是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更新应急物资,做好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有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加强动物检疫监管和监督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加工、运输、经营病死动物,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制假售假、违法添加使用违禁物质等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并追究监管责任人的责任。四是继续推进动物标志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实现生产、流通环节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五是建设市、县两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完善诊断、检验、监测仪器设备,确保通过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六是进一步加强市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监管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实现管理、监督和检验分离的新的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七是强化企业法人(养殖、经营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全面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八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增加无公害认证产品的数量和产量,强化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范围、生产过程与标志使用等证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