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养殖蓬勃发展渔业发展迎来新空间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持宜渔则渔,向海洋要食物,联合其他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全方位全环节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循序渐进建设好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深远海养殖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沿海各地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和2.4倍。

设施装备水平快速提升。重力式网箱实现在20米水深的湾口开放海域稳定养殖,是目前深远海养殖最主要、最成熟的养殖模式。桁架类网箱开发出全潜式、半潜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种类型,养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其中,“德海1号”经历17级台风的考验,网箱结构安全性能过硬;“振渔1号”首创转笼式设计,可翻晒网衣和清理附着物;“经海系列”搭载投饲系统、赶鱼装置和巡检机器人等装备,初步实现智能化养殖;“深蓝1号”首创在离岸12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养殖鱼类。“国信1号”养殖工船可游弋养殖,首创“船载舱养”养殖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配套养殖技术持续完善。针对深远海养殖,沿海各地结合实际研发了一批适养新品种,浙江选育出大黄鱼“甬岱1号”、“东海1号”,福建选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海南选育出金鲳“晨海1号”,广东选育出龙虎杂交斑。大西洋鲑、许氏平鮋、军曹鱼等高值品种选育也在加快推进。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山东在青岛、烟台、日照等地布设深远海养殖渔场,建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福建在连江定海湾培育形成桁架类网箱集群,“仿野生”大黄鱼售价显著提高。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在珠海枕箱岛海域形成深远海养殖集聚区。海南在乐东龙栖湾海域将深远海养殖与休闲型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政策支持保障不断增强。海南、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对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给予1000万元至1.5亿元补助。福建连江率先开展深远海养殖设施确权登记,颁发全国首例深远海养殖装备“身份证”。广东建立海水网箱风灾指数保险,将风力指数作为触发赔付依据。山东日照推出“海洋牧场巨灾保险”,2022年台风“梅花”过境时企业获赔104万元赔付金。海南出台支持渔业用海政策文件,传统渔民每户50亩以下的海域免缴海域使用金。

THE END
1.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西部水产养殖第一省发力设施渔业丨奋力谱写近日,《2023年四川渔业经济统计概况》公布,有一组数据颇为亮眼:当年,全省设施渔业数量达3942个,养殖产量1.84万吨,养殖容量123.53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9.26%、31.34%、30.7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http://www.i0834.cn/cms/a/126045925/content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活水产“跃”上百姓餐桌榆中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活水产“跃”上百姓餐桌 榆中县现代设施渔业奏响丰收乐章 11月下旬,记者在位于榆中县青城镇建亭村的五良养殖场陆基圆池养殖基地,见到一幕“鱼儿岸上养”的场景。“今年养殖的3000多尾金鳟将于明年7月份上市。”五良养殖场负责人张远斯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养殖场还建起了加州鲈鱼内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91555761780779&wfr=spider&for=pc
3.我市积极推动渔业绿色发展2024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积极促进渔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推动渔业经济绿色、健康、高效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三门峡市2024年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印发《三门峡市2024年禁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A0NzM4Ng==&mid=2247539300&idx=3&sn=c2bc61d2381a71d67e40879fbfde09d6&chksm=fdb09d091d1e3db9283b5f19b0f2ffb57324ee7ea53343643b2c83d1afa33815d60f8d02292e&scene=27
4.博士笔记:云南省水产养殖业发展案例云南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主要生产方式为湖泊和河流捕捞,新中国成立前,云南渔业水产品产量为1 362 t;建国后,云南渔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养殖型逐渐向现代渔业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86年后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2020年云南水产品产量为64.4万t,养殖产量61.45万t,占水产品总量的95.42%,是捕捞产量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712116377
5.安顺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调查水产养殖区安顺市养殖基地而作为贵州旅游大市,安顺水产品年消费总量短期内或将超过5万吨,面对逐年增加的需求量和万余吨的产能缺口,推动生态渔业快速发展,安顺势在必行。 近年来,安顺依托优质资源,助力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增加到3个,新增引进贵州水投格林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在西秀区双海水库实施大水面人工增养殖项目,https://www.163.com/dy/article/IIHGRBI10553VMVZ.html
6.我国渔业:总产量7116万吨,持续领先股票频道我国渔业现代化加速,2023 年水产品总产量 7116 万吨,养捕比提升,多种养殖模式发展。 【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水产品总产量连续 35 年世界居首】数据表明,2023 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 7116 万吨,连续 35 年位列世界第一。近年我国水产品坚持“以养为主”,深远海、工厂化等设施渔业发展迅猛。在海洋,我国已建https://stock.hexun.com/2024-11-21/21569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