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探索创建示范试点坝区

本报讯(记者毕文君)日前,记者从黔南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黔南州重点围绕良田建设、良种壮苗、良法推广、良机运用、创新良制五个方面,探索推进示范试点坝区创建,分三年实施,到2026年完成创建100个以上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五良”集成融合坝区。

2023年9月,黔南州委、州政府将长顺县作为该州现代农业发展综合集成示范改革试点县,探路径、作示范。经过1年多的探索,通过“紧抓六条措施、总结五个要点”全力推进集成示范改革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据了解,长顺县已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典型样板。

在总结长顺综合集成示范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黔南州结合天然禀赋、生产条件、产业优势等因素,遵循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要载体,通过建立完善坝区联合体运行机制,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应用,强化提升坝区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订单化、规模化、绿色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原料保障供应基地,壮大一批粮油加工企业,培育一批职业化的种粮农民队伍,构建产业集群带动、企业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山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破解喀斯特山区土地“不好种、不愿种、种不好、效益差”等难题。

建好良田,夯实农业发展“耕”基。黔南州聚焦坝区等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6年,试点坝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5%以上,田间道路通达度达90%以上。良种壮苗,保障农业产业质效。从提升育种研发能力入手,力争到2026年,建立育种创新型基地3个以上。推广良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建立坝区技术包保服务体系,结合激励农技干部“创新创业行动”,建立试点坝区全覆盖的技术服务包保体系。应用良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强化农机设备更新升级,进一步用好购机补贴、以旧换新政策,重点聚焦水稻钵苗育秧、水稻栽插、油菜玉米机收、精量种肥直播等机械化短板环节,加快价格合理、轻便耐用等急需适宜山地小型机具引进推广。创新良制,促进产业联农带农。围绕落实订单化在坝区建立健全“政府+坝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坝区联合体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精准有效对接。

THE END
1.贵州1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已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 杨昌鼎 实习生 龙正好) 12月27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1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已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1166个乡镇中有721个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贵州积极抢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新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437839532702835&wfr=spider&for=pc
2.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深入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百宜镇500亩省级样板坝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距乌当城区仅半小时车程,地理位置优越。在坝区建设过程中,百宜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水果、绿色蔬菜等产业;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采取“院地”合作方式打造精品坝区,建设开放性的公共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探索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202633306225911974
3.贵州大方:守好500亩以上坝区产业革命突破口大方县兴隆乡果木村坝区。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方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部署要求,聚焦产业“八要素”,以500亩以上坝区为农村产业革命的主平台、主阵地、主抓手,聚焦优势产业,落实“一坝一策”,进一步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http://gz.people.com.cn/n2/2020/0301/c389124-33840687.html
4.《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政策解读行行查《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政策解读 《办法》第六条明确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储备区,明确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壤培肥等措施能够达到与划定的种植土地质量相当的相对分散的耕地、园地等三类土地应当划入储备种植土地。https://www.hanghangcha.com/cms/policy/detail/9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