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发展现状行业壁垒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其中种猪生产、销售的目的是育种、扩繁,包括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和父母代种猪;仔猪指出生不久的小猪,可以用于继续育肥、育种或者直接出售;商品猪指以提供猪肉为目的销售的育肥猪。

猪种分类表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营模式主要有“自繁自养”、紧密型“公司+农户”以及松散型“公司+农户”三种。其中,规模化养殖企业通常采用前两种模式。

生猪养殖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为养殖活动提供服务和原材料的企业,包括兽医兽药企业、饲料原料企业等;中游主要是生猪养殖企业;下游主要为屠宰和加工企业。

生猪养殖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1)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猪饲料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经历了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猪饲料行业逐步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阶段,行业兼并整合的速度加快,大批规模小、实力薄弱、技术落后的猪饲料企业被市场淘汰。目前,行业内优势企业包括新希望、双胞胎等。我国猪饲料行业发展带动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为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生猪养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我国生猪屠宰加工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整合升级空间巨大,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占比较低,行业内龙头企业有双汇、雨润、龙大食品等。生猪经过屠宰加工环节进入最终的消费环节,产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等渠道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消费内需的调控政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市场空间巨大,下游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生猪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纵观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历程,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大致经历了计划发展时期、恢复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和现代化转型升级时期五个阶段。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为规范和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提高我国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农产品供给,中共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都对畜牧业的发展方针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做出了重要部署。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可见,生猪稳产保供关系国计民生,稳定生猪生产、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国家政策层面已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5-2023年中国“一号文件”主要政策内容分析

1)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析

受2018年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严重受损,2019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均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分别为3.1和5.44亿头。为保障生猪供给,2019年来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4.53和7亿头。

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我国的种猪繁育工作还停留在国外引种阶段,不能完全实现自主创新,导致我国原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种猪是生猪养殖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猪育种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截止至2022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7%,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

2)生猪养殖行业产值规模分析

我国为生猪养殖大国,2022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产值为15048亿元,但是与美国等生猪养殖大国相比,我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虽然近年来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经营比重仍然较高。

3)生猪价格分析

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量下降,生猪价格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涨幅较大,为20.35元/千克;2020年,虽然我国生猪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因此整体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年均价进一步提高,为34.02元/千克;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全年均价降至20.20元/千克;2022年,行业产能全面恢复,年内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全年均价为19.01元/千克。

1)国家政策支持

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的供应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家在规模养殖、区域发展、设施用地、信贷扶持等各个方面出台诸多政策扶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障猪肉供应,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2)猪肉消费量基数巨大

我国人口大国的地位和长久以来猪肉的消费习惯决定了我国猪肉消费基数巨大。我国现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市场,2022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达60%,市场规模巨大。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者对包括猪肉在内的动物蛋白需求量的增加。

3)科技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物联网、智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养殖场通过集成电子识别并对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方式,实现了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通过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通过饲料-兽药-养殖-屠宰生产经营数据直联直报,构建“一场一码、一畜一标”动态数据库,实现了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畜禽产品质量的全程追溯。

1)重大疫情的威胁

生猪生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疫病的威胁。生猪养殖企业若爆发大规模疫情,将直接给企业的生产带来损害。如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此后疫情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蔓延,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2)食品安全问题

3)土地资源的稀缺

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适合的畜禽养殖用地支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远离城市的农村纷纷被划分为城郊区,可供畜禽养殖利用的土地愈发紧张,从而制约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扩张。此外,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土地成本也在增加。

4)猪肉市场价格变动风险

近十年来,我国猪肉价格经历了多轮价格周期,价格波动性特征明显。猪肉价格波动对猪肉养殖行业内企业毛利率和净利润影响较大,对企业盈利稳定性造成影响。2022年10月下旬以来,由于前期一些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猪肉产量还在增加,供需矛盾加剧,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据国内头部猪肉养殖企业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企业净利润均处于大幅度亏损状态。

1、资金壁垒

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建立种猪繁育体系花费高、工程建设投资大、生产设备价格高、对环保布局和防疫体系要求较高等特点。行业新进入者为形成竞争优势必须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建场房,并建立种猪繁育体系,产品营销体系以及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生猪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因此,规模化生猪养殖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目前,生猪养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缺乏专门技术人员的散养农户很难在养殖细节中全面实现生猪饲养的最大化效益。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在疫病防控、育种技术、营养技术、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药物残留控制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管理积累,能够实现高效的综合成本控制及生猪品质的保障,进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规模化养殖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3、人才壁垒

伴随着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生产模式需配备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人才和行业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为保证企业技术的落实与积累,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全面的技术培训体系,规模化大型养殖企业在人才积累和培育方面较散养户和小型养殖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4、环保壁垒

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及监管措施的加强,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环保准入门槛也逐步提高。规模小、环保设施薄弱的养殖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

1、区域竞争格局

从区域竞争来看,河南省是生猪养殖大省,生猪养殖在品种、管理、技术、规模化程度上迅速发展,2022年生猪存栏量为4260.52万头,占全国总存栏量的比重为9.41%,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省和湖南省也是生猪养殖大省,2022年生猪存栏量分别为4158.6和4116.2万头,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9.19%和9.10%。

2、企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涨、防疫要求的大幅提升,散户养殖模式的自身经济性以及产出效率与规模养殖模式的差距将逐渐拉大,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散户的出清。行业内领先企业凭借资金、成本、技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生猪出栏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市场份额约15.34%,较2021年行业出栏排名前五的合计市场份额增长了6.12个百分点。

2022年生猪养殖行业出栏排名前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规模化、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大规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提升生猪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提升企业的疫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实施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养殖,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因此,企业大规模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将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2)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促进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

3)绿色生态养殖促进行业资源深度整合

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已处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环境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态养殖也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任务之一,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可有效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实现了行业发展与环保双赢。生猪养殖企业需不断通过将原料、饲料、养殖、猪场管理、防疫保健、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集合,将绿色生态养殖概念融合进各生产环节,不断加强技术和高品质产品的输出,进而形成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安全的循环发展格局。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金钱滚滚来揭秘2022年最挣钱的养殖之道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新时代,人们对于财富和稳定的生活越来越有追求。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再是唯一获取财富的手段,而是逐渐向着更多创新的方式发展。其中,养殖业因为其低风险、高回报、可持续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下2022年那些最具赚钱潜力的养殖项目。 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61216.html
2.向“智”发力向“新”图强我国畜牧水产养殖装备逐步走向智能化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当下,我国畜牧业加快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加快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畜牧水产养殖装备正逐步走向智能化绿色化。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畜牧水产设施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呈现稳定加快发展态势。2022年,全国畜牧养殖机械拥有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212274900120744&wfr=spider&for=pc
3.未来牧场2022年以后牛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牧场2022年以后牛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循环农业的兴起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绿色循环农业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养殖牛也将融入这一趋势,采用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牛粪将被转化为有机肥料,而不再是简单排放或焚烧。同时,生态种植园与现代牧场相结合,将https://www.cns1n5uue.cn/sheng-zhu-pin-zhong/272159.html
4.政策导向下的2022年中国肉牛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在2022年,中国政府对农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到种植业,也包括了畜牧业。在畜牧业中,尤其是对肉牛生产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裂和过剩产能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减税降费、补贴农户等,以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然而,对于肉牛这一部分,它们https://www.wc9x6nqj.cn/qin-lei-yang-zhi-bai-ke/571043.html
5.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走势分析农业养殖业发展趋势简介为何关注2022年肉牛存栏量? 在探讨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关注这一数据。对于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来说,尤其是畜牧业,存栏数量直接关系到产能、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因此,了解和分析每年的存栏情况对于制定未来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随着居民收入https://www.jhdy839iwu.cn/sheng-zhu-yang-zhi-zi-xun/505461.html
6.2022年以后养殖牛的前景草原新篇章:2022年后牛业发展趋势探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2022年以后养殖牛的前景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传统上,畜牧业一直是农业中的一大支柱,但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短缺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性追求的增长,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养殖模式。 https://www.yebtzbalg.cn/ke-pu-dong-tai/399049.html
7.2022年中国肉牛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农牧业发展趋势供需关系变化疫情简介2022年中国肉牛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为什么2022年肉牛价格会出现波动? 在回顾2022年的农牧业发展趋势时,我们发现这一年对肉牛行业的影响颇为显著。首先,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导致了全球经济活动的放缓,这直接反映在了农业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上。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肉牛生产者和养殖户面临着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以及供应链https://www.8rxpphi2.cn/yang-zhi-zi-xun/610026.html
8.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前景规划建议报告2022第二章 中国农业产业细分市场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 现代种植业发展分析一、 中国种植业发展规模分析(一)种植业种植面积(二)种植业产量二、 中国现代种植主要模式分析三、 中国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一)规模化大田种植业(二)现代设施园艺业(三)现代林果业与特种养殖业结合第二节 现代养殖业发展分析一、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67610.html
9.2022年兔产业生产概况2023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总结了2022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3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 1 2022 年兔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2022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能源和粮食市场波动等因素冲击,但国内经济仍然表现出韧性十足、稳中向好的势头。兔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56693&moduleid=21
10.了解2022年最赚钱养殖行业市场趋势与机会分析了解2022年最赚钱养殖行业市场趋势与机会分析 在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养殖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日益完善,多种养殖方式和产品不断涌现。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植物养殖都有可能成为高收益项目。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选择正确的养殖项目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深入https://www.dhgn9oxo5.cn/niu-yang-yang-zhi-ji-shu/421962.html
11.牧原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据行业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的十家企业合计出栏14,192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为20.28%,较2021年有所提升。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相比其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427/c646802589.shtml
12.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二)创新发展数字农业和科技农业 1.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 2.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 3.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1.提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培育发展农村商贸业 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4.培育乡村新经济新业态 5.高水平建设农业全产业链 https://xczx.csu.edu.cn/info/1017/1128.htm
13.公司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巨大能量——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一、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发展总览 截至2022年8月31日,在我国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下,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增长至4893家,其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为3148家、1180家、459家、106家,市值总规模达87万亿元。 A股今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34.47万亿元,同比增长9.31%;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6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013252849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