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①:2023—2024年河南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今日刊发第一篇《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①:2023—2024年河南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23年河南社会发展形势及特点分析

2023年,河南锚定“两个确保”目标,全力推进高水平社会建设,使得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稳定恢复,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民生福祉和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向好,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2023年,河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社会秩序运行稳定,经济发展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呈现。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13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

2.消费市场恢复态势持续,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河南先后出台了促进消费12条、促进文旅消费8条等一系列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地举办了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了全省消费市场的持续恢复。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58.60亿元,增长5.2%,,民众的消费在汽车等出行类、住宿餐饮等生活类、文旅等休闲性消费领域反弹强劲,全省消费市场的回暖态势持续呈现;前7个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而6月份、7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0.8%,居民消费品的市场价格存在小幅波动,但在总体上保持平稳状态。

3.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任务艰巨。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河南就业总量压力、就业难度依然很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繁重。2023年,河南出台了“优化调整稳就业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12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促进并重、需求引领与优化供给并举,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5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82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0.26万人。从任务完成量上看,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已超时序进度,促进了全年就业大局态势保持稳定。同时,面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呈现的“两高一低”(总量规模创新高,青年调查失业率保持高位,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形势,河南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高规格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着力强化政策供给,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毕业生就业的举措,精准高效做好就业服务保障。

4.教育事业发展改革持续深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23年河南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接续推进了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普惠发展”为中心原则推进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推动了全省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优质;突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以优化教育布局破解“城镇挤、乡村弱”难题。二是统筹推进了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在高校数量规模上,河南2023年新增了9所高校,其中,公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5所;在高校类型空白填补上,推动3所艺术类院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高校结构布局上,拟由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建校基础设立河南体育学院,依托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设置河南戏剧学院,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

5.基本民生建设接续推进,群众生活福祉不断增强。2023年年初,河南照例发布了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力求从解决民众最现实的需求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23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2.6亿元,增长1.4%,其中科技、就业补助、农村综合改革支出分别增长30.7%、22.3%、18.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民生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6.优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治理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河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迈出了新步伐,进一步增强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治理基础。在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方面,河南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治理效能。在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方面,河南出台了《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构建与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相适应的数字治理新格局。在推进网络综合治理方面,河南深入开展了“净网2023”专项行动,清理了一批网上违法信息、关停了一批违法网站栏目、查处了一批网络违法案件,有力推动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健全,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二、2023年河南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2023年,河南面临的国内外发展大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承受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不断增多,多领域新旧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给河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与风险。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消费复苏不及预期。2023年,河南的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前行,主要经济指标波动明显,经济回升基础有待稳固。河南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矛盾与困难逐渐显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短板问题也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的稳定高质量快速发展。2023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增速在31个省级行政区里排名第26,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四。

2.全省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但是省域内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始终存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022年河南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5%,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内排名第23位。在中部六省中,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6,名义增速排名第6。同时,城乡之间和地市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旧突出。

3.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外流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河南多个城市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同时,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少儿人口持续减少。此外,河南人口外流趋势日益凸显,近十年河南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4.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经济恢复对就业的支撑有限。河南整体就业基数较大,就业承压明显。2023年河南高校毕业生87万人,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农村待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等困难群体均在40万人左右,加上“两后生”和退役军人、登记失业青年以及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群体,全省岗位需求在230万人左右。此外,受限于经济的缓慢恢复,就业岗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企业岗位供给明显减少,政策性岗位拓展难度增大,创业活跃度相对偏低。

5.“后普及教育时代”河南义务教育“减负”面临困境,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亟待破题。双减政策难以打消教育顾虑,却引致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加重了家庭的教育成本与学生的学习负担;双减政策的推行难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法全覆盖,这也让教育公平难以有效保障;硬性普职分流会过早加剧教育竞争,让双减政策的效果被削弱。

三、2024年河南社会发展态势和政策建议

展望2024年,河南应主动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谋篇布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2.认清数字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字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新领域。河南要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树立人本导向的数字化治理理念,制定完善数字化治理的制度规则,健全数据融合共享的治理机制,强化数字化治理的基础支撑,构建形成科学、高效、协同、共享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3.全面把握人口发展进入的新增长阶段,努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对人口负增长“拐点”的到来,河南必须客观认识和足够重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应对,加快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完善落实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围绕妇幼健康、托育、教育、养老等人口发展重要方面,优化配置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城镇、县城对人口的吸纳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河南要立足省情,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在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上持续发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创新提质,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综合性改革,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以高质量的教育赋能现代化河南建设。

(内容提供: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课题组,本篇由潘艳艳整理)

THE END
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召开为扎实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4月9日上午,我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406会议室召开,校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院学工书记、兼职任课教师代表参加集体备课会。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红就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作用,提升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丰富形https://www.usx.edu.cn/info/1711/45233.htm
2.形势与政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图书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10-2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购买: 图书目录 前辅文 专题一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专题二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 专题三 政策加力形成合力 经济运行总体回升——2023年经济形势展望及经济政策解http://www.hep.com.cn/book/show/29316c21-f410-40b2-b276-55f2bbc7178f
3.党委书记徐英辉主持召开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5月15日下午,党委书记徐英辉在综合楼805会议室主持召开《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二级学院(研究院)党政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徐英辉指出,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http://www.crgkxl.com/bxzxinfo/R6320.htm
4.形势与政策课程2023-2024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学习课程 2.1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2.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3 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2.4 全面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2.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6 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7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原则立场 2.8 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fd6cf91fdc0303f43aab4f
5.交通双碳主题汇总(20231225更新)建立韧性大湾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WWF 2024-5 建设自然城市——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佳实践案例报告 ICLEI 2024 少有人走的路:扩大积极出行以获取经济和气候效益(英) 世界银行 2023-11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与气候适应专题政策研究报告 环发合作委员会 2024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44780569
6.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4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突破了传统宏观政策理论的缺陷,更适用于作为宏观政策评价的理论依据。本报告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操作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并为2024年宏观政策提出建议。 一、宏观经济形势研判https://m.gmw.cn/2024-02/04/content_37131365.htm
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2、2023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对()等新兴市场同比分别增长7%和10.5%,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A、欧洲B、拉美C、非洲D、俄罗斯 3、近期,一些国家的政客又炮制“去风险”的政治说辞,试图以“去风险”之名打造升级版的()政策。 https://www.wjx.cn/xz/24221675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