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肉牛品质和产量,保障牛肉产品的安全供应,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肉牛养殖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旨在推动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稳定基础产能,并改善肉牛品种结构。
二、具体补贴政策
四川省
省级: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对实施人工授精并符合品种要求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
雅安市:对2025年12月31日前创建的肉牛(含牦牛)部级标准化养殖场、省级标准化养殖场分别按20万元/个、10万元/个进行补贴。对2025年12月31日前新建或改扩建投产的规模化养牛场,按200元/平方米提供一次性建设补贴。
内江市资中县:对从市外一次性新引进10头及以上母牛用于繁殖的,对产犊后的每头母牛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正常饲养母牛进行繁殖的,每成功繁殖1胎活犊牛,给予该头母牛1000元补助;对每年度累计出栏100头及以上肉牛的养殖场(户),按每出栏1头肉牛给予300元补助。
陕西省
稳定基础产能:在肉牛养殖大县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对每头产犊母牛补助不超过1500元。按照每头肉牛补助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对设计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户)根据实际存栏给予一次性补助,每场(户)不超过100万元。支持创建国家级牛核心育种场,对新通过审定的国家级育种场一次性补助不超过100万元。推广使用牛优质冻精,支持肉牛养殖场(户)开展纯种扩繁和级进改良,使用每支冻精补助不超过10元。
保障饲草料供给:青贮玉米生产与收储每亩补助不超过180元;高产优质苜蓿种植每亩补助不超过600元。
提升主体经营能力:支持肉牛奶牛养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改造,对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升级养殖设施装备,降低养殖成本予以补助,每个主体补助不超过20万元。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户繁企育补贴:鼓励“户繁企育”合作养殖模式,即盟内养殖户繁育犊牛并向盟内育肥场(合作社、企业)交售,育肥场回收犊牛育肥。养殖户向育肥场(合作社、企业)交售达到标准的犊牛,每头奖励500元。
肉牛育肥补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肉牛育肥,建立盟内育肥企业目录档案和激励机制。盟内肉牛育肥场(合作社、企业)将育肥牛销售给盟内加工企业的给予补贴,年育肥出栏数量不同补贴标准不同,最高奖励1500元/头,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