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两会:代表委员之声(二)

杨调娥代表:加大扶贫力度扩宽致富渠道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脱贫攻坚的力度,我建议政府应当鼓励农村发展养殖业,扩宽农户致富渠道,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制定出台农村养殖补贴办法,不断提升农户养殖积极性。

崔坚委员:搬迁尧丰市场改善经营环境

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加上先期规划不足,位于城区鼓楼南大街的尧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施陈旧,建筑大棚、交易摊位杂乱拥挤,进出人员、车辆流量过大,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给鼓楼南大街部分路段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更制约了该市场的长远发展。

刘林翠代表:结合旅游产业传承非遗文化

我市是文化大市,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政府转型发展,加大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推广力度势在必行。

建议我市加大民间非物质文化发掘整合力度,在全市各地组织召开一些交流会、博览会等,通过评奖、收录、推广等方式,不断推动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进一步丰富我市的民间艺术文化生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有序。

此外,建议我市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全市各重点旅游景区开设民间文化体验室,丰富旅游观赏内容,推动我市旅游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孙延震委员: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产业化发展

经过多次农田地头调研,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在“田、林、水、路、技”五个环节比较薄弱,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例如,原有水库、水渠由于设计和建设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维修养护跟不上,导致灌溉系统退化、老化,无法将水送到田间地头,导致现阶段大多农田浇灌受阻。

为扎实有效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细化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农民收益;要科学规划设计,立足当地实际,加强综合利用,发挥好项目效益;要狠抓关键环节,加快建设进度,达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效果;严格资金项目管理,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建立长效机制,发挥长远效益;要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化发展,努力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当前,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渐增多。卫生是根,教育是本,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当从根本抓起,当从对娃娃的教育抓起。

建议我市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防止近视的教育工作,各学校要提倡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结构,坚持课间操,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此外,建议我市全面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将健康教育知识列入学校的必修课,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健康养生方式。

史志明委员:心梗救治率低构建急救体系

针对现状,市卫计委应促进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定和建设,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增加投入,保证院前急救车辆和人员充足;完善急救车辆的设备更新,保证院前传输患者信息,做到院前急救接到病人后相应医疗单位就能接受到患者的资料;打破现有院前急救的利益格局,建设独立型的院前急救体系,体现院前急救“就近、就急”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对胸痛救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分级诊疗,畅通医保渠道,使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利用新媒体、室外电子屏、电视以及现场讲座等形式普及民众胸痛急救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建设幸福临汾、健康临汾作贡献。

武丽英代表:修订津贴制度适应时代发展

目前,我市班主任津贴发放仍沿用的是1988年下发的《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中的标准,该制度已经与当下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了。

黎卓委员:创新服务方式扶持小微企业

我市为扶持小微企业的创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仍面临多重困扰。

同时适当减轻小微企业的社保支出和税费负担,加大税收、开办费、岗位、社会保险费的补贴力度。

高向阳代表:加强城市管理持续改造老城

去年,我市下大力气完成了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完工,重塑了“母亲街”,提升了我市的整体形象。然而,目前市区主干道上仍然有一些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建议政府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成立联合执法队,形成常态化的管理体制;关于老城区铝锅巷的改造问题,建议由政府出资,参照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采取货币还迁方式,打造一条集休闲、文化、美食于一体的特色街。

记者杨全郝海军张蕴强

王君宏委员:发展乡村旅游促推脱贫攻坚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和决胜期。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较,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攻坚具有独特优势。

THE END
1.农村养殖业致富(10)篇以上就是几种在农村养殖致富的简单介绍了。其实适合在农村养殖致富的项目是有很多的,主要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需求及环境等合理的选择好养殖项目,才能够扩大养殖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 . 天津饲料价格下降养殖业成本低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098M5xDz8R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是农业农村部培育和支持建设的全国唯一国家级农业生猪单品种大数据平台,该中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生猪产业数字监管平台———“容易管”,联动荣昌区21个基层畜牧服务中心,全面核查全区15000余户生猪养殖户、212名动物防疫和检疫人员、210个生猪贩运主体和16家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3.乡村振兴琳山村:小柑橘变大产业 “摇钱树”结“致富果” 近日,笔者走进广元市苍溪县月山乡琳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枝头上,一个个爱媛橙圆润饱满、长势喜人。琳山村平均海拔650米,全年光照充足,土质非常优良,是柑橘的适生区。据月山乡党委书记郭定贵介绍,近年来,该乡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建设行动https://www.sckjw.com.cn/xiangcunzhenxing
4.2023年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有哪些?农村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农业中,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分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对健康、绿色、安全的食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农村养殖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2023年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有哪些?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 一、2023年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3550.html
5.多地乡村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强村兴业“致富链”事实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如何拓展协作帮扶广度深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实现企业与农村、产业与农民互利共赢,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交流视频会要求,各地要与时俱进制定可感可及的阶段性目标,聚焦粮食产能提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https://m.gmw.cn/2023-11/06/content_1303561676.htm
6.种植养殖业“联姻”托起创业致富梦夏鹏生说,在农村创业有能力就要回报农村农民。为了实现绿色养殖、种植及多样化农业综合体制,他身先士卒,带着群众的期望去省里学习培训,把自己学到的内容和心得整理了两本,回来后先在自己的农田里做实验,并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取得成功后再向群众传授经验,带领群众共同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帮助农民共同致富。 http://m.zmdnews.cn/pcarticle/624717